何子林团队成功完成高风险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一例 该病例冠状动脉左主干+三支严重病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9 08:19 3

摘要:2025年7月,北京市健宫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何子林主任团队完成非体外循环心脏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一例。该病例冠状动脉左主干+三支严重病变,月前出现胸闷、憋气,卧位时多见,坐起休息后可缓解。

2025年7月,北京市健宫医院心胸血管外科何子林主任团队完成非体外循环心脏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一例。该病例冠状动脉左主干+三支严重病变,月前出现胸闷、憋气,卧位时多见,坐起休息后可缓解。

间断胸闷、憋气1月

该病例情况如下:

性别:男

年龄:89岁

疾病信息:

冠状动脉左主干+三支严重病变(累及LM、LAD、LCX、RCA)

病情描述:

出现胸闷、憋气,卧位时多见,坐起休息后可缓解,无明显胸痛、头晕、意识障碍等表现,为求进一步诊治来院。

治疗过程:

- 因胸闷、憋气就诊,经门诊收治入院。

- 入院后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支冠脉严重病变。

- 虽每日静脉泵入硝酸甘油及尼卡地平,但心绞痛仍频繁发作。因其同时罹患多系统严重血管疾病(包括颈动脉、肾动脉、椎动脉狭窄及大脑前动脉闭塞等)与支气管哮喘,导致手术风险极高。

- 为改善其生存质量,医院组织手术麻醉科、ICU、脑病科、心血管病科等多学科会诊,并与其及家属充分沟通了手术的巨大风险。在知情了解后,仍坚持要求进行手术。

- 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主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具体包括:LIMA-LAD(1.5mm分流栓)、AO-SVG-PDA(1.75mm分流栓)、AO-SVG-OM(1.5mm分流栓)。

- 术中麻醉医师精准管理,保障循环稳定与器官灌注;手术团队操作熟练,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术后ICU监护到位,平稳度过危险期。返回病房后,及早给予营养支持及康复干预,恢复良好,现已出院。

科普:冠心病与心脏搭桥手术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本身需要血液供应,冠状动脉就是为心脏供血的重要血管。当这些血管内壁逐渐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血流减少,心脏肌肉就会缺血,引起一系列症状。

冠心病有哪些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感可能在体力活动或平躺时出现或加重,休息或坐起后缓解。有些人并没有明显胸痛,仅表现为气促或乏力。如果症状反复出现,应尽早就医。

如何诊断冠心病?

医生通常会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明确诊断。这是一种在X光下进行的检查,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清楚显示冠状动脉是否狭窄、堵塞,以及病变的位置和程度。

什么是心脏搭桥手术?

心脏搭桥手术,医学上称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严重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医生从患者自身其他部位(如胸壁或腿部)取一段血管,将其连接至冠状动脉堵塞段的两端,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另辟新路”,恢复心肌的正常供血。

根据患者血管情况,有时需要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条件下完成手术。术后血管桥可显著改善心脏血流。

手术后如何恢复?

手术结束后,患者通常需在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待情况稳定后转回普通病房。恢复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逐步恢复饮食和活动,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出院后仍需定期复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并按医嘱服药。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的心脏疾病,严重时需进行心脏搭桥手术恢复血流。通过现代医疗技术,很多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如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稿件类型:新闻

来源:北京市健宫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