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展示创业青年在从化“百千万工程” 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中的精彩奋斗故事,即日起,从化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青年在从化”系列报道,看返乡创业青年如何赋能“百千万工程”,带动乡村蝶变,彰显青年担当与区域发展成效,勾勒出从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
创业青年在从化
为展示创业青年在从化“百千万工程” 与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中的精彩奋斗故事,即日起,从化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创业青年在从化”系列报道,看返乡创业青年如何赋能“百千万工程”,带动乡村蝶变,彰显青年担当与区域发展成效,勾勒出从化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
从化新农人吴小丽化身乡村多面手,
带着乡村一起“富”的创业故事~
久居繁华都市的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田园梦,那是一片宁静、和谐、自然的净土。在广州最北山区,清晨的景象宁静又充满生机。在青山环抱的田园间,稻浪翻涌如绿绸。农人肩挑劳动工具走向田间地头,将岁月的耕耘写进这片土地……山上观云海,夜晚看萤火虫,打板栗、采摘百香果、种黑花生、品尝鹰嘴桃……通过新农人吴小丽的文字和镜头,从化吕田镇三村村的乡村生活,为千万颗疲惫的心灵带去了慰藉与安宁,让无数人在喧嚣的生活中寻得一片心灵的栖息地。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三村村,广州市人大代表、广东好人吴小丽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小桥人家乡村体验基地”。吴小丽大学毕业后,用十四年时间与丈夫扎根从化区吕田镇,共同携手打造开放式的田园综合体,经营稻田民宿、农家美食、亲子研学以及推广当地优质农产品。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恬静自然,安安静静扎根在田间,仿佛外界的喧嚣都消停在这里。
“餐厅服务员是我,民宿管家是我,活动方案策划是我,下地种田是我,打包发货是我,宣传还是我,自己出镜拍视频,给我们企业做代言。”立足实际身兼数职,吴小丽与千千万万的新农人一样,化身乡村发展的多面手,凭借着对乡村的热爱与执着,在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电商运营、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大展身手,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事实上,从化在广州最北,吕田又在从化最北,离广州市区最远,年轻人基本都出去工作,留下来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过去,当地没有产业发展,靠种植业为生。“交通、医疗都不方便,一到晚上黑黢黢的,路灯都不亮,快递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取。”吴小丽回忆起当时三村村落后的条件,决定要带领村民们发家致富。她带头成立黑花生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社长,发动3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并主动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指导,举办种植培训班,带动村民提高收入。“第一次试种,我播下了将近300斤的种子,希望有所收成。结果事与愿违,种子的出芽率很低,但我没有放弃,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改进育苗方法,先将种子泡水,等发芽后再播种,结果成活率达到90%以上,那年春天,我把希望和种子一同播下,终于在秋天迎来大丰收。”
“普通花生七八块一斤收,种黑花生却十五块一斤,不仅高了一倍,还不用自己出种子,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指导……”乡亲们互相奔走相告,“想赚钱,找小丽种花生去!”合作社种植的黑花生获得无公害认证,合作社也注册了“花轿子”商标,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其后这里出产的黑花生还获得“广东省一村一品”称号,很快便打开销路,知名度不断提升。如今,当地除了以种植黑花生为主,还逐步扩展为不同品类的瓜果蔬菜。看准风向,吴小丽带动当地农户玩转短视频,通过拍摄农产品来打通销路,农户种植的瓜果蔬菜能够就地销售,“通过一部手机就能将农产品卖出去了。”
拍摄短视频传播吕田风光,引来游人如织;创立“三村留守儿童之家”,让留守儿童找到心灵港湾……回乡创业十四年,有人曾问吴小丽,为何不厌倦枯燥乏味的农村生活?她微笑着说道:“农村广阔天地,只要撒播希望的种子,也能实现美好理想,我坚信:青年扎根乡村,也能大有作为,欢迎大家有空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来源:广州从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