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100多国代表的面,中国学者给以色列军官上了一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8 18:39 1

摘要:当以色列军官在香山论坛坚称“未滥杀平民”时,中国学者一句“联合国报告认定你们犯罪”瞬间引发热议。两人的激辩背后,是以色列在国际社会愈演愈烈的孤立困境,更是中国在中东问题上日益清晰的外交立场。

当以色列军官在香山论坛坚称“未滥杀平民”时,中国学者一句“联合国报告认定你们犯罪”瞬间引发热议。两人的激辩背后,是以色列在国际社会愈演愈烈的孤立困境,更是中国在中东问题上日益清晰的外交立场。

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的现场,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对话正在上演。

长江新闻号发布的视频显示,香山论坛现场,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名誉院长阎学通与以色列军官,当着100多国代表的面,展开了一场激辩。

以色列军官先是表示,所有的行动都没有针对平民,也会尽可能不伤害平民。

对此,阎学通直接援引联合国报告指出:“加沙遇害平民已超7万人,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

紧接着,他进一步提出,以色列若真想解决安全问题,就必须接受“两国方案”,与巴勒斯坦共同合作反恐,而非一味军事扩张。

这一场景迅速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传播开来。

许多人注意到,阎学通的发言不仅代表个人观点,更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高度契合——主张通过政治协商而非武力手段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支持联合国框架下的多边主义方案。

而以色列军官的回应,则暴露出其政府长期以来的矛盾行为:一方面声称“反恐是唯一目标”,另一方面却难以解释为何军事行动导致如此大规模的平民伤亡。

事实上,以色列近期在外交上的孤立态势愈发明显。

2025年以来,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相继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甚至传统盟友美国国内也出现越来越强烈的批评声音,联合国更是多次通过决议谴责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动。

而现在,联合国更是直接对以色列进行了定性,最新的调查报告明确定性以色列在加沙的所作所为,已经构成了对巴勒斯坦的“种族灭绝”,还列出了很多具体的罪状。

就连内塔尼亚胡本人都公开承认,正在遭受国际社会的“孤立”。

但离谱的是,内塔尼亚胡政府试图将这种孤立归咎于“中国的虚假宣传”,声称中国通过数字技术操纵国际舆论,使得以色列利益受损。

这种指控根本经不起推敲——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最大贸易伙伴,双边年贸易额远超伊朗等地区国家,中国并无动机主动破坏中以关系。

而且,中国始终支持两国方案,主张通过政治协商解决争端,这些国际社会有目共睹。

也正因如此,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试图将中国塑造为“反以宣传者”的指控显得格外苍白。

分析指出,内塔尼亚胡试图通过炒作“中国威胁”拉美国进一步介入中东局势。

美国近年在中东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但仍是以色列最核心的盟友。通过将中国塑造为“幕后操纵者”,以色列希望激发美国的战略焦虑,从而换取更坚定的军事支持。

此外,以政府也在为自身军事受挫寻找借口:随着哈马斯抵抗持续、国际舆论压力加剧,以色列急需一个外部靶子来转移矛盾。

而中国在中东的角色正在悄然变化。过去中国更多扮演经济伙伴和能源进口方的角色,如今则更积极参与地区安全治理。

香山论坛作为中国主办的重要国际防务对话平台,吸引了全球百余国代表参与,其中也包括正与多国交战的以色列。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调停力量。

阎学通的发言之所以引发共鸣,是因为他代表了一种基于国际法和多边主义的共识性立场——反对武力扩张,支持政治解决。

以色列的问题在于,其安全逻辑始终建立在“以武力换和平”的假设上。

纵观以色列建国后的领土变迁,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扩张轨迹:通过多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实际控制领土不断扩大,巴勒斯坦人生存空间被持续压缩。

当前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表面上以反恐为名,实则暗含领土控制的实质诉求。这种以安全关切为借口推行领土扩张的模式,历史上屡见不鲜但最终都难逃失败命运。

国际社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安全不能通过占领他国领土实现,只有承认巴勒斯坦民族权利、回归1967年边界框架,才可能打破暴力循环。

未来巴以局势的发展将取决于三个关键因素:

一是美国是否调整对以色列的无条件支持;二是阿拉伯国家能否形成统一调解立场;三是以色列国内政治能否摆脱极右翼绑架。

中国则将继续推动“两国方案”落地,通过联合国等多边平台施加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以色列的经贸关系虽密切,但不会因此牺牲原则立场——这种平衡策略将是中国中东外交的核心特征。

中国学者在香山论坛上的发声,既是道义的呐喊,也是理性的呼唤——它告诉世界:强权政治没有出路,只有平等对话才能带来持久和平。

当以色列仍试图用“反恐”话语为军事行动辩解时,国际社会已不再买账。

来源:兵器世界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