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0号到11号,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有场大事,服贸会旗下的2025电子商务大会开幕了。
2025年9月10号到11号,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有场大事,服贸会旗下的2025电子商务大会开幕了。
与辉同行的董宇辉以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身份去当嘉宾,还做了个《从人心温度到产业热度》的主题演讲。
说实话,现在直播电商圈全在拼低价,他这演讲一出来,直接戳中了行业的痛点:生意的终点从来不是价格,是人心。
很多人一提电商就觉得是“新物种”,董宇辉却不这么说。
他说电商就是被新技术加持的传统行业,本质上就是零售,跟咱们老祖宗摆摊卖货没差,既不神秘也不复杂。
本来想顺着“新物种”的说法往下聊,后来发现他说得太实在了。
我查过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电商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三成了,其中直播电商又占了电商交易额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卖日常用品,这不就是换了个地方的零售嘛。
直播看着就镜头前那几百人忙活,其实背后靠的是一大帮人。
农民种出东西,供应商整合货源,加工厂做处理,快递员送到家,还有咱们国家靠谱的互联网和交通网络。
老实讲,少了任何一个环节,直播都玩不转。
之前看过一个报道,有个助农平台整合了1200家农产品供应商、3000个快递网点,最后年销做到了50亿,这就是产业链的力量。
而且他们特别关注农产品,毕竟这是民生大事,可平时真没多少人重点盯着,所以他们才愿意在这上面多花功夫。
去年12月,董宇辉团队去了重庆奉节。
那地方可不一般,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县城,种柑橘也种了2000多年。
他们没急着卖橙子,先做了一堆准备工作,最后搞了场产地直播,还请了农业专家去现场科普,橙子怎么培育新品种、怎么养护,连怎么挑好吃的都教了。
消费者隔着镜头不光买了货,还长了见识。
如此看来,这比单纯在直播间喊“买它”有用多了。
我后来查了奉节县政府的报告,当地脐橙本来就有30万亩种植面积,年产值25亿。
那场直播之后,不光卖了60多万脐橙,还让当地果农都想自己开直播。
现在大家不都说“手机就是新农具,直播就是新农活”嘛,这话放这儿太贴切了。
董宇辉说他回忆这段还很感动,其实换谁都会感动,因为这直播已经不只是卖货了,还让大家感受到了田间地头的踏实,还有历史文化的温度。
今年3月他们又去了杭州,在茶山上搞了场茶文化直播,教大家怎么冲泡茶叶,连注意事项都讲得明明白白。
到了5月,团队又去了湖北潜江,全国有名的小龙虾养殖基地。
那时候正好是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他们直接用镜头带大家看小龙虾的生存环境,教怎么挑、怎么烹饪、怎么剥壳快,连多少种炒法都数了。
之前总有人觉得小龙虾不干净,这场直播看完,误会全没了。
最后光他们直播间,湖北小龙虾就卖了1亿多,这成绩是真亮眼。
其实直播电商的好处就在这儿,互动性强,能展示的内容也多。
消费者能通过镜头了解产地、了解产品,甚至了解食物背后的故事。
本来想觉得“让食物有温度,让产地有故事”是句空话,后来发现还真不是,董宇辉团队就做到了,你买的不只是橙子、小龙虾,还有背后的人和故事。
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比去年多了不少,越来越多土特产靠直播火了起来。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20个农业产业带因为直播产值涨了20%以上,中西部地区占了一大半。
像河南信阳毛尖,就靠直播让2000户茶农每年多赚3万,这就是直播给农产业带来的改变。
今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邀请董宇辉团队去参加中柬贸易相关的活动。
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和东盟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上半年贸易额就有3.2万亿元。
东盟那边的产品其实都不错,还有很多有意思的产业故事。
他们在那边挑了不少东盟产品,还跟当地的大使、产业代表聊天,不光推广产品,还把产业故事讲给中国消费者听。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还去了广西的一所电商学校,里面有好多东盟国家的学生。
这些学生学完电商知识,回去就能用直播带动自己国家的产业。
说实话,这已经不只是跨境卖货了,还成了连接中外人心的桥梁。
董宇辉说,与辉同行只是直播的一小部分,直播也只是电商的一部分,电商更只是零售的一部分。
但创新的关键,就是多想想怎么跟消费者互动。
他们希望消费者看到商品时,不只是看到价格,还能看到一种生活、一段故事。
其实这话说到了点子上,现在很多主播都在卷低价,可低价只能吸引一次,下次人家为啥还来?还不是因为信任。
我查了2025年的直播电商报告,与辉同行直播间的复购率有65%,比行业平均的30%高了一倍还多。
用户调研里说,“信任董宇辉团队”是复购的首要原因。
这就印证了董宇辉的那句话:商业的终点是人心,打动人心的不只是价格,更是价值;能留住人的不是卖点,是信任。
来源:法之生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