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却能善终!这8位宰相的保命绝招,普通人也能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3 19:21 1

摘要:老话说“伴君如伴虎”,尤其是那些功劳大、权力重的臣子,稍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可历史上偏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权倾朝野却能全身而退,甚至子孙世代显赫。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招数?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讲讲这八位“职场高手”的生存智慧。

读史明智,看古人如何破解“兔死狗烹”的死局。

老话说“伴君如伴虎”,尤其是那些功劳大、权力重的臣子,稍有不慎就可能人头落地。可历史上偏偏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权倾朝野却能全身而退,甚至子孙世代显赫。他们到底用了什么招数?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讲讲这八位“职场高手”的生存智慧。

帮越王勾践灭了吴国后,范蠡给好兄弟文种写了封信:“飞鸟打光了,好弓箭就要收起来;兔子死光了,猎狗就要被煮了。快跑!”文种不信,结果被勾践赐死。

范蠡带着美女西施跑到太湖边上,改名换姓做生意,成了当时的中国首富。更绝的是,他三次赚到大钱,又三次把钱分给穷人。临死前他说:“钱这东西,攥得太紧反而留不住。”(参考《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秦始皇要灭楚国,派老将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没想到出发前,王翦像个财迷似的,五次找秦始皇要田要房。手下都看不下去了:“将军,您这也太丢人了!”王翦却偷偷说:“大王生性多疑,我要是不贪财,他该怀疑我要造反了!”

果然,秦始皇听完王翦要房子的理由,当场笑出声:“将军尽管去打仗,回来给你十倍封赏!”后来王翦灭了楚国,立马交出兵权回家养老,秦始皇到死都没动他一根头发。(参考《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萧何是汉朝开国第一功臣,刘邦打天下时,他管粮草、定法律,比老板还操心。可等到刘邦当上皇帝,萧何却突然“变坏”了——强占老百姓的田产,连寡妇家的房子都抢。百姓告状告到刘邦那里,刘邦不但不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萧何这是贪小便宜,说明他没想造反啊!”

原来,萧何早看透了刘邦的心思。他故意把自己搞臭名声,让皇帝觉得他胸无大志。临死前,他还把家产捐给朝廷,最后混了个“文终侯”的美名,子孙跟着享福两百多年。(参考《史记·萧相国世家》)

霍光这辈子干过最牛的事,就是把皇帝给废了。他受汉武帝临终托孤,辅佐了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三代君王。当时长安城都说:“皇帝坐龙椅,霍光坐龙椅后面。”

汉宣帝刚登基时,和霍光同坐一辆马车,紧张得背上全是汗。可霍光会做人啊!他侄孙霍禹想造反,霍光直接大义灭亲,把亲孙子捆了送进宫。靠着这份忠心,他死后还能进太庙吃冷猪肉,虽然子孙后来被灭门,但他自己躲过了清算。(参考《汉书·霍光传》)

东晋开国时流行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说的就是宰相王导和皇帝司马睿。可王导的堂哥王敦起兵造反,眼看王家就要满门抄斩。

王导真是个狠人!他带着全家老小跪在宫门口,一把鼻涕一把泪:“我们王家出了逆贼,请皇上灭我九族!”转头又亲自带兵平叛。皇帝被他这番操作感动了,最后只杀了造反的王敦,王家其他人照样当官。这招以退为进,让王家又富贵了两百年。(参考《晋书·王导传》)

大唐军神李靖灭了突厥,功劳大得连李世民都忌惮。有次被人诬告谋反,换成别人早喊冤了,李靖却直接辞职:“皇上,我老糊涂了,求回家养病。”

他在家大门一关,天天研究兵法。李世民查清真相后更信任他,后来他写的兵书成了唐朝军队教科书。这招以退为进,让他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最安稳的一个。(参考《旧唐书·李靖传》)

唐朝名将郭子仪有多牛?安禄山造反时,他带着军队硬生生把大唐救了回来。可他儿子郭暧更牛,喝醉酒居然敢打升平公主:“你爹是皇帝了不起?我爹想当皇帝早当了!”

这话传到皇上耳朵里还得了?郭子仪赶紧把儿子捆了送进宫。没想到唐代宗笑着说:“老郭啊,小两口吵架的话你也当真?”原来郭子仪平时就“不要脸”——家里大门永远敞开,谁都能来看他家吃饭睡觉。他说:“我要是关上门,皇上就该怀疑我要搞鬼了!”(参考《旧唐书·郭子仪传》)

这个和尚不简单!他撺掇朱棣造反当皇帝,打赢了靖难之役。朱棣要赏他豪宅美女,他却说:“老衲是出家人,要这些干啥?”天天穿着破袈裟上朝。

临死前,姚广孝求朱棣放了当年反对造反的和尚。他这一辈子,既帮皇帝夺了天下,又没碰半点权力,最后成了明朝唯一进太庙的文臣。(参考《明史·姚广孝传》)

**扮猪吃老虎**:萧何装贪官,王翦装财迷,让老板觉得你没野心。**见好就收**:范蠡带着西施跑路,李靖主动辞职,功成身退最聪明。**把弱点亮出来**:郭子仪敞开大门,姚广孝穿破袈裟,越透明越安全。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别太要脸,做事别太要强。看看现在职场里,那些升得快又稳的人,哪个不是既会干活又会装傻?老祖宗的智慧,真是千年不过时啊!

来源:阿紫的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