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饮要变天?老板们集体“开窍”,这4个动作绝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04:38 1

摘要:以前总觉得小餐饮老板难,客流不稳定、成本压得慌,不少人还守着老路子等客上门。但最近跑社区、逛小吃街发现,好多小店老板像突然“醒”了似的,不搞花里胡哨的网红营销,反倒靠几个实在动作把生意做活了,跟以前比简直像换了个玩法。

以前总觉得小餐饮老板难,客流不稳定、成本压得慌,不少人还守着老路子等客上门。但最近跑社区、逛小吃街发现,好多小店老板像突然“醒”了似的,不搞花里胡哨的网红营销,反倒靠几个实在动作把生意做活了,跟以前比简直像换了个玩法。

最直观的是后厨不藏着掖着了。之前去面馆总担心后厨干不干净,现在不少老板直接架个手机直播,切菜、下面、熬汤全在镜头里,油盐酱醋摆得整整齐齐,连灶台都擦得发亮。有次在小区楼下的馄饨店,老板边包馄饨边跟镜头里的人聊天:“咱这肉馅都是当天早上去市场挑的,你们看这颜色就知道新鲜。”就这么直播了半个月,店里中午晚上都得排队,好多顾客说“看着干净,吃着放心”。

经营模式也开始灵活变通。有家以前只卖早餐的店,现在改成了“社区厨房”——早上卖豆浆油条,中午加了便民炒菜,晚上还开起了简单的烹饪课,教附近阿姨做快手菜。老板说以前早上忙完就闲了,现在这样一天能多赚两三百,还跟邻居处成了朋友。还有家麻辣烫店,不按串卖改称重,还推出了“一人食盲盒”,15块钱能吃到两荤三素,学生和上班族天天来打卡,浪费也少了很多。

成本控制也不再是“死抠”。以前总听老板说“咱这都是全手工,成本高也没办法”,现在不少人开始变通:汤底用标准化的料包打底,省了熬汤的时间和损耗,再自己加些新鲜食材提味;社区店就多备些软乎的点心,学校旁边就主打10块钱以内的平价套餐。有个面馆老板算过账,这么调整后,每个月能省近千块成本,面价没涨,顾客还觉得分量更实在了。

还有个明显变化,老板们不再怕“玩手机”。以前跟他们说拍视频引流,好多人摆手说“不会”,现在不少人自己拿着手机拍:早上拍备菜,中午拍满座的场面,晚上拍打扫卫生,配文就写“咱家面汤每天换,放心来吃”。有个包子铺老板,就靠拍包包子的过程,线上卖早餐券,周末销量比平时多了一半,还攒了群,每天在群里问大家想吃什么馅。

其实小餐饮哪有什么“变天”的玄乎事,无非是老板们愿意放下老观念,跟着顾客需求改。以前总觉得得学大店搞复杂营销,现在看来,把卫生亮出来、把模式调灵活、把成本算明白、把线上用起来,这些实在事反而更能留住人。

不过我也在想,这种“开窍”是不是能一直管用?要是以后大家都这么做,小餐饮又该怎么找新的突破口?你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小店?来聊聊你们的看法。

来源:旷野中独行的脚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