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减速器,全市场增长最快10家公司,年复合增长超30%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8 16:59 1

摘要: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开启,为减速器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作为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通过降速增矩实现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是连接动力源与执行结构的关键环节。

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的开启,为减速器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作为机器人的“关节”,减速器通过降速增矩实现运动控制的高精度与稳定性,是连接动力源与执行结构的关键环节。

2032 年冲将到180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85.4%,远高于动力电池、光伏逆变器同期增速

,而整个人形机器人关节减速器市场也将达到34.8亿元,CAGR为44.3%

当前人形机器人减速器领域主要存在三种技术路线: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和行星减速器,三类产品分别适配不同关节场景,形成互补布局。

谐波减速器凭借体积小、质量小、减速比大的特点,适用于对大扭矩、高精度、小空间要求的机器人旋转关节。其由波发生器、柔轮和刚轮构成,在人形机器人中占比约6.6%。

RV减速器则是高负载场景的主力,兼具大扭矩、高刚度特性,但体积较大,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部位。2023年国产RV减速器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达52.89%。

行星减速器则以低成本、易制造为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机器人手部等对成本敏感的部位。全球市场中,赛威传动、纽卡特等德资企业占据前三,国内市场外资占比近70%

本期梳理同时布局人形机器人与减速器领域的相关公司,根据业务关联与最新数据,筛选出中报归母净利润增长最快的10家,供大家研究参考。

第1名:爱仕达

人形机器人:成立爱仕达机器人子公司,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78.6%

减速器:控股子公司钱江机器人掌握了机器人控制器、减速机、离线编程、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以生产RV减速机自用为主。

第2名:新时达

人形机器人:公司拟于年底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及相关整机,相关工作正有序推进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09.95%

减速器:公司是极少数完成 “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本体制造” 全自研的国产企业,行星减速器已经批量生产。

第3名:福达股份

人形机器人:公司成立机器人事业部,成功开发出人形机器人行星减速器产品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8.77%

第4名:万里扬

人形机器人:公司开发人形机器人减速器产品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0.24%

减速器:公司大力发展新能源纯电动汽车EV减速器,并完成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样机试制。

第5名:绿的谐波

人形机器人:具备人形机器人谐波减速器量产能力,并与多家客户良好合作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5.87%

减速器:公司是国内谐波减速器领域的领先企业,在全球市占率领先,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工业化等领域。

第6名:万通液压

人形机器人:公司研发人形机器人关节用高精度行星滚柱丝杠等零件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0.33%

减速器:自研双用行星式多级减速器,性能较高且具有手摇驱动的功能,并拓展机器人液压驱动减速器等。

第7名:领益智造

人形机器人:与智元机器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合作,并获得订单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94%

减速器:子公司深圳市领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CSV 减速器属于 RV 减速器的进化类型,可用于多类型机器人。

第8名:金帝股份

人形机器人:公司在人形机器人电气系统、手指关节部件等布局,处于小批阶段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86%

减速器:公司有谐波减速机保持架、谐波减速机带齿保持架两类产品。

第9名:富临精工

人形机器人: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等多家企业签订人形机器人应用项目合作协议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2.41%

减速器:公司在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等领域拥有相关产品发明专利,减速器是公司重点产品,月均产能达。

第10名:兆威机电

人形机器人:公司发布新一代仿生灵巧手 ZWHAND,应用场景广泛

增长情况:2025中报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72%

减速器:拥有从减速器、电机、编码器到整手集成的垂直一体化生产能力,其自主开发的微型谐波减速器在精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崛起,精密减速器作为核心部件,其国产化进程不仅关乎产业链自主可控,更将推动机器人向更高效、更精准、更低成本方向发展。

国产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加速打破外资垄断。2025年,国内头部减速器企业产能将大幅扩张,绿的谐波产能扩至50万台,中大力德RV减速器产能扩至50万台/年。

这场隐藏在金属外壳下的“动力心脏”革命,不仅关乎制造业升级,更将深刻重塑我们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方式。当这些“关节”跳动得愈发强劲、聪慧且高效,人类与机器协同共生的未来图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来源:股市研究者大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