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直播间里的乡村振兴:村干部带货、普法、解矛盾全上线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23:10 1

摘要:"家人们看过来!这玉米刚从地里掰下来,甜得能掐出水!"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赵庄子村的田埂上,村支书赵立华举着手机,镜头里是金灿灿的玉米地,身后村民正忙着采收。没有补光灯,没有专业脚本,他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吆喝着,直播间在线人数却蹭蹭涨到5000+。这场直播,让村

"家人们看过来!这玉米刚从地里掰下来,甜得能掐出水!"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赵庄子村的田埂上,村支书赵立华举着手机,镜头里是金灿灿的玉米地,身后村民正忙着采收。没有补光灯,没有专业脚本,他用带着方言的普通话吆喝着,直播间在线人数却蹭蹭涨到5000+。这场直播,让村里滞销的2000斤玉米当天售罄,村民老李拿着刚到账的3000元,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玉米烂在地里没人要,现在支书一喊,全国人都来买!"

如今,像赵立华这样"触网"的村干部越来越多。他们把直播间搬进田野、果园、村委会,用最"土"的方式——唠家常、秀农活、讲政策,让乡村特产成了"网红货",让沉默的村庄成了"打卡地"。

"这土鸡蛋,蛋黄红得像落日!"四川天府新区沿溪村支书苏杰的直播间里,桌子上摆满了村民自家产的鸡蛋、茄子、竹笋。他被网友称为"茄子书记",去年靠一条"鹿溪河顺口溜"视频火出圈,播放量超百万。"以前村民背菜去镇上卖,一斤茄子赚5毛;现在直播带货,一斤能卖3块,还不愁销路。"苏杰说,今年村里的竹丝茄通过直播卖了10万斤,带动20多户农户增收,村集体收入涨了60%。

广东电白区合利村的谢培君支书更绝。村里7000亩沉香林,过去村民只会砍树卖原料,一斤赚几十块。他拉来返乡大学生团队,直播间里教网友"沉香鉴别""手工制香",把沉香手串、香粉卖出几百上千元。"刚开始播时,一场就卖3单,急得掉头发!"谢培君笑着说,现在和专业团队合作,两个月直播间纯利润超10万元,村民们跟着学直播,有的家庭光靠卖沉香月入过万。

"家人们,今儿咱唠唠低保咋申请!"河南息县江庄村支书彭卫的直播间里,没有商品链接,只有一张桌子、一杯热茶。他操着浓重的乡音,把"文件话"变成"家常嗑":"有娃上学的注意,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全免,还有补贴......"评论区里,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留言:"彭支书讲得比俺看懂文件清楚!"

更绝的是,彭卫还把村里的矛盾纠纷拍成短视频。两家村民因地界吵架,他编了个"邻里和为贵"的情景剧,让两家人演主角。视频火了后,不仅两家握手言和,全村人都学会了"有事好好说"。"以前一年调解20多起矛盾,现在村民看了视频,自己就把事化解了。"彭卫掏出手机,900多条短视频里,有老人的笑脸、劳作的场景,还有村里的新变化——水泥路通到家门口,路灯亮到半夜,"火的不是我,是乡亲们的好日子!"

不过,村干部当主播,可不是一帆风顺。"第一次直播,对着镜头说不出话,手心全是汗!"重庆合川的村支书王芳回忆,去年第一次播沃柑,3小时只卖了5单。后来参加县里的电商培训,学剪辑、练话术,现在一场直播能卖2000多斤。四川桃源村的彭彪更拼,为拍挖竹笋的视频,在泥塘里摔了三跤,"网友喜欢看真实的乡村,咱就得接地气!"

如今,各地政府也在给村干部"充电"。四川全省培训了7000多名村级电商人才,广东电白区建起"直播助农团",河北沧州组织村干部"直播PK赛"。从"手机变农具"到"流量变农资",这些"数字新农人"正带着村庄赶时髦、奔小康。

"家人们,明天带你们看咱村的稻田画!"傍晚的村委会,赵立华收拾好手机,身后的玉米地渐渐暗下来,远处村民家的灯一盏盏亮了。他说,直播不是赶潮流,是想让更多人知道:乡村不只有老房子、留守老人,还有新鲜的空气、好吃的特产,和一群想把日子过红火的村里人。

从田间地头到手机屏幕,村干部们用乡音、汗水和真诚,架起了乡村与城市的桥梁。这些"不专业"的直播间,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不是高大上的口号,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在为家乡拼尽全力。或许未来某一天,当你刷到一个"土味"直播间,镜头里是戴着草帽的村干部,别忘了点个关注:那是一个村庄,在向你招手。

来源:农人马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