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字节跳动关闭上海游戏工作室的传闻,官方迅速否认,但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游戏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度调整与转型阵痛。
针对字节跳动关闭上海游戏工作室的传闻,官方迅速否认,但这场风波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游戏行业正在经历的深度调整与转型阵痛。
失业君小编 | 文
Marcellino Andrian | pexels图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字节跳动旗下游戏业务品牌朝夕光年宣布关闭上海工作室,裁员约300人,占该部门总人数的40%,备受关注的《Project:Babel》等项目也随之停摆,赔偿方案为N+2。
随后,字节游戏相关负责人对外回应:“上海工作室没有关停,也没有这个项目代号。”
这种官方回应与媒体报道的直接矛盾,引发了业内对游戏行业现状的广泛关注。
9月16日,36氪报道称朝夕光年近期进行了重大组织架构调整,关闭位于上海的工作室。报道指出,此次调整涉及约300人,占该部门总人数的40%,且备受关注的《Project:Babel》等项目也因此停摆。
据媒体报道,此次调整主要源于部分项目开发进度未达预期,公司为受影响员工提供了N+2的赔偿方案。消息迅速在游戏行业和社交媒体上传播,引发了广泛讨论。
然而,就在消息发酵不久,字节游戏相关负责人对外作出澄清,表示:“上海工作室没有关停,也没有这个项目代号。”这一直接否认让事件变得扑朔迷离。
朝夕光年是字节跳动于2021年2月22日正式推出的游戏业务品牌。凭借字节的强大资源支持,朝夕光年迅速成长为游戏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
该品牌目前拥有《初音未来缤纷舞台》《晶核》《星球:重启》《航海王热血航线》《境・界刀鸣》《漫威SNAP》等自研及代理游戏。
字节跳动在上海的游戏业务布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沐瞳科技和ZERO36工作室。沐瞳科技手握明星产品《Mobile Legends:Bang Bang》,该作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覆盖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注册用户超15亿。
ZERO36工作室的产品则包括《航海王热血航线》《花亦山心之月》,和代理的《初音未来:缤纷舞台》。
实际上,朝夕光年的业务调整并非新鲜事。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朝夕光年就启动了大规模业务收缩,关停未上线项目并保留少量创新技术探索,同时对已上线游戏寻求运营剥离。
今年4月还有消息称字节正筹划将游戏业务合并独立上市。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无论此次裁员消息真假,字节跳动的游戏业务确实一直处于不断调整和战略重构的状态。
游戏行业分析师表示无论字节跳动是否承认此次裁员,都无法掩盖一个事实:大型科技公司正在重新评估游戏业务的价值和投入方式。
字节跳动的游戏业务调整不是个例,而是全球游戏行业大规模重组的一部分。2025年7月,微软裁员超过9000人,裁员核心目的是为AI基础设施投入腾出资金。
微软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于AI领域,这一数字相比去年增加了250亿美元。与此同时,微软还关闭了多个游戏工作室,包括ZeniMax Online Studios,取消了 internally praised project Blackbird( internally 赞扬的“黑鸟计划”)。
同样在今年7月,以《糖果传奇》闻名的King公司也宣布裁员200人。员工透露,裁员决策过程混乱,甚至存在“先晋升后裁撤”的诡异操作。
失业君小编观察到,各大游戏公司都在积极拥抱AI技术,但这股浪潮带来的不全是积极影响。微软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强制使用AI工具的政策:2023年的目标是70%-80%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使用AI,而2024年则要求100%覆盖。
然而,这一政策在游戏开发团队中遭遇巨大阻力。员工普遍对AI工具的实际效用持怀疑态度,部分高层管理者也公开表示质疑。
King公司前员工透露:“公司AI主要被用于替代人工(如关卡设计师),而非真正推动游戏创新。”
这种替代而非增强的应用方向,加剧了游戏开发者的职业焦虑。
游戏行业的大厂管理问题同样令人担忧。以King公司为例,据员工反映,公司内部存在严重“有毒的”管理环境。部分管理层多次被员工投诉至人力资源部门,却未受到任何实质性惩戒。
更有员工直言:“现在公司HR部门的现状就是一群无能的人在保护无能的领导。”
举报问题的员工不仅未能得到公正对待,反而遭到HR施压。
微软收购King后带来的反馈机制改革更加剧了情况恶化——公司取消了匿名反馈,导致许多批评意见无法自由表达。一位项目经理表示:“我试图匿名转达团队意见,却被上级追查具体是谁提出的。”
游戏行业面临的另一个严峻问题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创新的平衡。King员工指出,公司内部存在严重的资源倾斜,几乎所有决策都会归总到同一个问题:“如果把资源投给《糖果传奇》,我们是否能赚更多钱?”
这种思维导致其他游戏团队沦为小白鼠,负责探索新玩法或商业模式,而一旦成功,就会被《糖果传奇》团队直接复制拿走。
领导层的薪酬与短期KPI高度绑定,促使领导层为完成短期目标牺牲长远发展。任何不能立即提升玩家数量或收益的工作都会被降级处理。
微软计划在未来几年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于AI领域,King公司的AI替代率目标要达到100%……数字背后是游戏行业面临的巨大转型压力。
ZeniMax工作室游戏总监Rich Lambert在谈到裁员时表示:“There were friends and colleagues involved that I had personally worked with for ten to fifteen years, and we lost them. You go through a sort of mourning process.”
人类情感与技术变革的碰撞,正在游戏行业上演得淋漓尽致。
议
网友热议
@G666的edc(IP甘):
所以到底裁没裁?这波罗生门看得迷糊...所以Project:Babel这游戏到底存不存在?
@大橘猫873(IP苏):
行业寒冬是真的,身边很多朋友都从大厂毕业了。现在不是看谁发展得好,是看谁撑得久。N+2现在听起来居然有点香
……
@lokDoctorfe0(IP皖):
不管字节这波操作真假,大厂收缩游戏业务是明牌。成本高、回报周期长、政策风险大,除了几个顶级公司,其他家都在战略性撤退……
@Elizabethrre(IP云):
最可怕的不是裁员,是AI替代。看了微软和King的情况,感觉程序员、原画、策划甚至配音都能被AI替代,这行还有未来吗?
……
@半导体ticapa(IP粤):
短期KPI害死人!现在大厂领导为了完成年度目标,什么都做得出来。有创意的项目死得快,因为数据不稳;换皮项目反而活得久,因为初期数据好看。
@charlielee(IPHK):
所以现在进大厂就像进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拿N+2),外面的人想进去(撞得头破血流)
……
最后一条,
神评论。
来源:影舞暗夜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