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刊发“世界正在进入战争通道?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7 21:47 1

摘要:2025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站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言台前,神情凝重地发出警告:全球军费开支已突破2.7万亿美元,这笔巨额资金正严重挤占教育、医疗保健和就业创造等民生关键领域的投入。

军费飙涨破天际,战机轰鸣震大地,若问和平何处寻,对话协商是唯一。

2025年9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站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言台前,神情凝重地发出警告:全球军费开支已突破2.7万亿美元,这笔巨额资金正严重挤占教育、医疗保健和就业创造等民生关键领域的投入。

就在同月,新加坡《联合早报》刊发《世界正在进入战争通道?》一文,指出大国开始直接动用军事武力解决问题,与之前的代理人战争相比,这是一种“质的变化”,意味着冲突烈度更大、损伤更重、影响更远。

十年军备竞赛,全球陷入安全困境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军费开支达到惊人的2.718万亿美元,较2023年激增9.4%,这一规模甚至超过了冷战时期美苏对抗的大部分阶段。

美国以9970亿美元的军费高居全球首位,占全球总开支的37%。俄罗斯军费达1490亿美元,同比猛增38%,规模已是2015年的两倍。德国则以885亿美元军费、28%的同比增幅,成为中欧和西欧最大、全球第四的军费开支国。

北约集团的军事开支总额达1.506万亿美元,占全球总开支的55%。这种集团化的军事扩张,加剧了全球安全领域的“阵营对立”。

战争十大征兆,多地区已显现

历史经验表明,战争爆发前往往会出现十个具有高度警示性的征兆。这些信号就像暴风雨前的闪电,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

外交关系突然恶化是第一个关键信号。当国家间的外交沟通渠道被切断,驻外使节被紧急召回,大使馆和领事馆陆续关闭时,往往意味着和平解决争端的最后希望已经破灭。

军事力量异常调动是第二个不容忽视的信号。当一国政府开始大规模征召预备役人员,将精锐部队调往边境地区,并在战略要地部署重兵时,这往往预示着战争准备已进入实质性阶段。

网络空间异常活动成为第四个显著信号。2015年乌克兰电网遭受的网络攻击就是典型例证,这些由国家支持的网络攻击旨在正式开战前削弱对手的防御能力。

亚太风云诡谲,博弈日益复杂

2025年4月21日,美菲“肩并肩-2025”联合军演启动,约2万兵力集结南海咽喉之地。演习区域涉及菲律宾北部、西部,覆盖吕宋岛北部、巴丹群岛至巴士海峡,剑指南海争议海域。

此次演习呈现出参演国家多、持续时间长、指向性和针对性强等特点。澳大利亚和日本等一些国家派出了规模较小的特遣队,另有部分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参与。

美国借“肩并肩”联演向菲律宾部署陆基反舰系统、高性能无人水面艇、濒海作战团等新型作战力量,展示其所谓“保护”盟友的决心,这明显是在激化地区矛盾、鼓动对抗对立。

中东格局巨变,新联盟正在形成

2025年9月,卡塔尔遭遇疑似以色列发动的空袭后,中东地区出现了一场不容小觑的“集体醒悟”。沙特、伊朗、土耳其、埃及这些曾经互不买账的国家,居然在同一个屋檐下谈起了“集体反击”。

中东多国正筹划组成军事联盟,应对以色列针对任何成员国采取的任何行动。目前已明确表达参与意愿的国家包括:沙特、阿联酋、卡塔尔、伊朗、伊拉克、土耳其、埃及、叙利亚、约旦和科威特。

这个涵盖什叶派与逊尼派、波斯与突厥、王室与军政府的联盟构想,意味着中东游戏规则可能彻底改写。这些国家突然意识到,如果不把昂贵的装备变成真正的战斗力,等来的只会是被动挨打。

三大冲突并行,世界承受不起

新加坡防长黄永宏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警告称,世界不能同时出现三场战争。目前欧洲和中东地区已经爆发了战争,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亚洲发生冲突。

黄永宏认为,如果中美之间发生冲突,那么未来几十年里,“我们的未来都将黯淡无光”。这种担忧不仅源于安全考虑,也有经济因素。

亚洲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强国。一旦中美两个经济体爆发冲突,甚至只需要紧张对峙氛围加剧,都势必影响全球经济发展。

中美冲突会使整个东北亚和东南亚彻底卷入,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正如新加坡所担忧的,一旦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可能会利用马六甲海峡尝试封锁中国,而对新加坡经济来说这就是灭顶之灾。

战争成本巨大,和平仍是可能

联合国报告揭示了对比数据:全球军费开支中,仅需极小一部分就能解决全球面临的诸多紧迫问题。每年投入930亿美元就可在2030年前彻底解决全球饥饿问题;5000亿美元的投入就能确保所有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儿童获得12年优质教育。

军费开支的经济效益也值得质疑。数据显示,每1亿美元的军事投入仅能创造约1.12万个与军事相关的就业机会。同样的资金如果投入教育领域,可以创造26700个教师岗位;用于清洁能源领域可创造16800个就业机会;在医疗卫生领域则可提供17200个工作岗位。

理性分析表明,中美两国都缺乏发动世界大战的动机和能力。相互依存的全球经济网络和核威慑的存在,共同构成了阻止大规模战争爆发的强大屏障。

跳出历史循环,需要新型安全观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这符合大多数亚洲国家所认同的思维方式。

我们反对在亚洲地区搞小多边的安全机制,不仅仅因为这些排他性的安全机制是针对中国的,更因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共同安全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地区稳定。

联合国裁军事务高级代表中满泉指出:“重新平衡全球优先事项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问题,而是关乎人类生存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重新定义安全的含义。”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理署长许浩良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当人们能够享有健康、教育和有尊严的生活条件时,社会往往更加稳定和谐。”

全球军费激增的轨迹完全不可持续,这些天文数字般的军事投入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安全,反而在各国之间播下了不信任的种子。

世界正站在抉择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着战争通道滑向深渊,还是重新回到对话协商的轨道?答案不言自明,但需要各国领导人有足够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做出正确选择。

来源:国民刀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