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数字化:从经验决策走向科学决策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8 00:14 1

摘要:数字贸易正在成为服务贸易的“新宠”。据世贸组织测算,如全球普遍采用人工智能,到2040年全球贸易增长可提升近1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贸易增长率接近18个百分点。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 季晓莉

数字贸易正在成为服务贸易的“新宠”。据世贸组织测算,如全球普遍采用人工智能,到2040年全球贸易增长可提升近1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贸易增长率接近18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正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大力推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完善数字经济治理,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深化与世界各国互利合作,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我国数字贸易进入广阔发展空间

9月11日,2025年服贸会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推出《数字贸易发展与合作报告2025》,显示2024年全球数字服务贸易规模达到4.64万亿美元,增长8.3%;数字贸易内核——ICT(信息与通讯技术)服务出口增速达10.3%,不仅快于服务贸易,而且占服务贸易的比重高达30%。

包括美国、爱尔兰、德国、英国、中国等在内的全球数字贸易前十大经济体占全球数字贸易总份额近2/3,集聚度较前两年进一步提升;非洲虽然占比仅1%,但增速达13.5%,引领全球。

据悉,中国跨境电商持续保持高增长,2024年B2C跨境电商规模达1.1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2%,远高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增速。中国中小微企业中百人以下企业在跨境电商中占比高达85%。

2024年,中国数字跨国企业加大海外布局,海外收入增长7.2%,为近5年新高。绿地投资数字领域表现突出,2024年累计达760亿美元,同比增长翻倍,数字内容和数字平台增长速度都非常惊人。

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规模为1647亿美元,但中国数字贸易是顺差。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为2.7万亿元人民币,伙伴数量覆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2024年中国数据交易达到16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上线数据产品增长超过1.5倍,数据要素化、资产化趋势加快。

绿色贸易发展也为数字贸易提供广阔空间,供应链溯源、绿色金融都对数字贸易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数智技术帮助企业从经验决策走向数据驱动决策

AI(人工智能)拓展传统服务贸易边界,对物流、供应链、海关程序、跨境支付都产生深刻影响,全方位重构数字贸易。

行云集团合伙人、副总裁、公共事务总经理刘若愚在服贸会期间举办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表示,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商家利用数字化工具推动更符合自己受众的产品研发。例如,大型平台推出撮合商家订单的数字化工具,运用AI手段增加订单出口效率,大量国内地区型商家更容易获得优质订单,帮助地方仓储企业提高物流周转效率和供应链运营效率。

他介绍,越来越多的中国地方政府联合地方国企开放资产运营权限,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引入民营企业,将民营企业在数字技术方面的能力与国企资源、地方政策充分结合。“很多地方政府的心态也越来越开放包容。”他说。

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院长蔡伟在同一会上介绍,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试错成本较高,回报周期也较长,过去许多中小企业因为实力有限,只能在中低端争夺市场规模。但AI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局面,数智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推动了中小企业产品服务的个性化及价值创新,帮助企业从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变,构建起以数字化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商业模式。企业也从提供标准化产品,向通过大数据洞察、人工智能算法来进行产品研发设计的新思路转变,从而实现对市场和需求的敏捷反应。

蔡伟通过调研发现,企业短期内优先考虑的AI应用场景是核心业务创新,占比高达46%,排在第一位。AI也推动客户整体服务体系数字化升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精准化和个性化升级。62%的中国企业正在应用AI进行客户数据分析和销售预测,50%的企业利用AI实现客户服务体系自动化,例如聊天机器人、虚拟助手等AI赋能整体服务业数字化的典型应用。据悉,近年来,我国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加速扩张,大量科技巨头布局AI数字员工赛道。

毕马威中国经济研究院有一次对47个国家采集了4.8万份样本的全球人工智能调研结果显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发展中国家人工智能平均渗透率高达80%,远超发达国家的58%。而且,全球人工智能渗透率最高的前十名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

上述调查发现,无论在亚洲还是非洲,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有更多鼓励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弯道超车”的政策红利,而且有更年轻的人口结构,对新技术接受程度更高,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对人工智能的包容性更强、阻力更小。相反,发达国家对隐私的监管较严,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本较高,推广人工智能还有劳动力替代的争议,这些都阻碍了发达国家人工智能应用的推广。

中国科技服务企业要积极参与全球标准规则博弈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浪潮下,我国数字企业完全可以利用先进技术和本土实践经验更多开拓新兴市场蓝海,这是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契机。”蔡伟表示,科技服务企业出海的战略规划正从规模扩张向价值跃迁方向转变,制定国际标准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路径。

他建议,中国要积极参与服务贸易国际标准制定和全球技术规则博弈。“北斗导航不仅实现了自主可控,强化了国际认可程度,也提升了自身能力。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有很多企业不仅制造产能、技术出海,也联合海外共同开发标准化平台,这标志着中国企业正在全球产业规则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他表示,标准主导不仅意味着对市场准入门槛的控制权,还是未来数字时代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重要底线。中国企业需要更多开放合作、技术互补,积极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升标准和治理能力输出。

例如,据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傅志仁介绍,中国电信正在全球构建泛在数字基础设施和开放的云生态平台以及协同的全球创新体系。该公司近期重点围绕共建“一带一路”打造基础设施,提出主导建设近1万公里的ADC海缆,大大提升亚太地区的通信能力;与菲律宾当地集团合作建设移动网,包括6000多个基站,服务用户规模超1500万,成为该国第三大电信运营商;把宽带建设从千兆到万兆的升级经验、理念、实践输出到东南亚,为马来西亚的一些产业园打造万兆光网络,使其工业制造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中国电信为全球用户提供集算力、平台、数据、模型、应用为一体的整体服务,还在新加坡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关注6G和网络智能化,希望在6G领域持续领先。

“中国企业不仅需要在制造业大国基础上更多夯实基础,同时也需要以数智化为引擎,整合技术、标准、品牌、文化这些服务的软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形成更多先机。未来的全球舞台不仅属于产品优秀的企业,更属于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引领全球标准的企业。”蔡伟说。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