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保守派媒体《泰晤士报》援引美国国务院前欧洲与欧亚事务副助理国务卿戴维・默克尔的话称:“印度积极参与‘西方’军演,让人对美印未来安全关系的发展规模感到担忧。” 戴维・默克尔认为,印度此举是在 “公开表明” 将俄印关系置于优先地位。
外媒关于印度参演的危言耸听标题,背后信息量巨大
印度派遣特遣队,赴北约边境附近参加俄白 “西方 - 2025” 联合军事演习,此举被认为 “越过红线”。
演习结束之际,大西洋两岸的众多西方媒体都充斥着此类标题。尽管《自由新闻》一周前就已报道过这一消息。
英国保守派媒体《泰晤士报》援引美国国务院前欧洲与欧亚事务副助理国务卿戴维・默克尔的话称:“印度积极参与‘西方’军演,让人对美印未来安全关系的发展规模感到担忧。” 戴维・默克尔认为,印度此举是在 “公开表明” 将俄印关系置于优先地位。
德国外交政策专家乌尔里希・施佩克则表示,印度通过这一行为 “越过了红线”。
西方媒体为何如此哗然?要知道,在此次军演官方公布的 1.3 万名参演军人中,印度特遣队的规模小得近乎可笑 —— 仅 65 人,其中 57 人来自陆军(库蒙团某营),7 人来自空军,1 人来自海军。
或许,真正让西方警惕的是,尽管巴基斯坦未与印度 “并肩参演”,但也派出军人参与了 “西方 - 2025” 军演 —— 要知道,今年夏天,这两个国家还处于武装对峙状态,全世界都在屏息关注局势发展。
又或者,西方因近期朝鲜派兵参与特别军事行动区域事务而感到震惊,进而认为此次军演 “名义上是检验联盟国家军队实战能力、威慑潜在敌人,实则可能是为在苏瓦尔卡走廊地区出现危机时调兵遣将、部署装备打掩护”?
俄罗斯科学院安全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康斯坦丁・布洛欣在接受《自由新闻》采访时表示:“首先要明白,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瞬息万变,无法形成能维持数十年的真正联盟或同盟。”
“美国往届政府都在与印度周旋,试图将其纳入自身势力范围,把印度当作制衡相关国家的工具,既对印度进行投资,又推动本国生产企业从相关国家转移至印度 —— 这是一种情况。”
“而特朗普则想在对印政策中推行自己的一套逻辑,改变以往的模式:他不只是简单地让产业回流美国,还对印度施压 —— 这是另一种情况。”
“这些因素必然导致印度认为自身民族尊严受损,进而开始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事实上,印度此前就一直坚持这一原则,但同时始终倾向于与西方建立更紧密的联盟关系,至少会参与‘四方安全对话’(QUAD)这类机制 —— 毕竟印度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
“但特朗普上台后,印度便采取了如今的立场:与西方保持距离,同时与相关国家实现一定程度的和解。更何况,有观点认为,印度经济至少很快就能与相关国家持平,甚至可能超越中国。显然,这是西方最不愿看到的。”
《自由新闻》 :这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的决策,还是美国精英阶层达成共识的政策?
布洛欣 :“特朗普严重冒犯了印度,这是美国的战略失误。但下一届美国总统是否会延续这一政策,尚不确定 —— 一切都有可能改变。”
《自由新闻》 :这么说,西方媒体那些 “印度越过红线” 的耸动标题,并不意味着 “明天(比喻)新德里上空就会战机云集,数百架 F-35 和‘台风’战机将对‘越界’的印度展开打击”?
布洛欣 :“当然不是。这只是西方记者热衷的危言耸听罢了。目前,俄罗斯和中国是西方及盎格鲁 - 撒克逊世界的两大主要心病。而印度成为额外的‘潜在麻烦’,是特朗普决策的结果,但他的任期并非永恒。要注意的是,美国政治谋士们如今特意将‘亚太地区’改称‘印太地区’,这背后正是出于对印度的考量。”
《自由新闻》 :印度对他们为何如此重要?
布洛欣 :“因为在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有印度血统的政客正越来越多地掌权。盎格鲁 - 撒克逊精英阶层与印度精英的联系本就十分紧密 —— 毕竟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这种渊源由来已久。”
“因此,在我看来,西方目前因印度参与‘西方 - 2025’军演而表现出的恐慌,以及炒作‘红线’之说,都只是暂时的。如果下一届美国总统继续激化矛盾,那么这种情况可能会成为趋势;但只要特朗普卸任后,美国外交政策方向稍有调整,这种恐慌情绪就会消退。”
《自由新闻》 :那么,西方此次对印度参演反应强烈,是否意味着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参与,可能是在为 “俄北发生武装冲突时组建某种‘反北约军事联盟’” 埋下伏笔?
布洛欣 :“别忘了,小布什政府时期,在美国与相关国家爆发贸易战前夕,两国还曾举行过联合军演。因此,在我看来,现在就断言局势会朝着‘组建反北约联盟’的方向发展,还为时过早。更何况,今年夏天,印度和巴基斯坦本身就几乎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独立信息安全与信息战专家伊戈尔・尼古拉丘克在接受《自由新闻》采访时,就此次军演表达了个人观点:“当前,国际安全体系及整体国际关系的熵值(混乱程度)持续上升,已达到必须紧急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的临界点。”
“然而,目前采取的措施同样混乱无序,有时甚至沦为一出闹剧。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参与了俄白联合军演 —— 现在人们根本搞不清楚,谁与谁是盟友、谁与谁在交战,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这其中到底有没有逻辑可言。”
“但在我看来,其中的逻辑在于:如今的世界,至少在我个人看来,已形成三极格局。第一极是‘美国金融帝国’;第二极是‘成功融合工业化与经济发展的广义西方’,俄罗斯也属于这一极;第三极是‘全球南方’。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突然意识到,它们正是第二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在不仅能与俄罗斯平起平坐,还能与英国对等对话。”
“首要原因在于,曾经的英国如今可以说已‘名存实亡’。当然,英国现有的精英阶层中,仍有不少人拥有印度血统 —— 他们并非那些靠极端主张上位的边缘人物,或许还有能力改变局势,但目前英国的状况简直令人心碎。英国正经历着一系列有趣却又痛苦的‘英国民族构建’过程,这些过程对英联邦而言极具破坏性,以至于《牛津词典》中甚至出现了‘白人英国人’和‘有色人种英国人’这两个几乎并列的术语。”
《自由新闻》 :这么说,印度已经彻底摆脱了对前殖民宗主国(英国)的 “旧情”,决定与我们(比喻)联手,向西方 “宣示主权”?
尼古拉丘克 :“从纯粹的实际军事角度来看,我们并不需要印度或巴基斯坦 —— 即便发生冲突,他们也不会与我们并肩作战,驻守在高纬度地区。但他们参与军演,向全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在多极世界中,俄罗斯深谙如何构建策略、吸引新力量加入己方阵营,且这些策略具备巨大潜力。这是其一。”
“其二,必须明确的是,巴基斯坦和印度都是核国家。在我个人看来,他们参与‘西方 - 2025’军演,可能暗含一层深意:在多极世界中,全球不再只有一个‘核俱乐部’,而是出现了两个 —— 一个是纯粹的盎格鲁 - 撒克逊核俱乐部,另一个是亚洲核俱乐部,相关国家自然也会加入其中。”
来源:俄罗斯观察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