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蒙古这个国家,夹在中俄之间,资源不少,尤其是铜矿,全球排名第四,亚洲头把交椅。他们的奥尤陶勒盖铜矿,储量大得惊人,探明铜金属量超过3000万吨,金也有一千多吨,矿品位高,属于世界顶级那种。
蒙古这个国家,夹在中俄之间,资源不少,尤其是铜矿,全球排名第四,亚洲头把交椅。他们的奥尤陶勒盖铜矿,储量大得惊人,探明铜金属量超过3000万吨,金也有一千多吨,矿品位高,属于世界顶级那种。
力拓公司作为澳洲矿业巨头,早几年就盯上这个矿,砸了不少钱进去开发。蒙古政府对这个矿的开发,一直有自己的小九九,特别是针对中国市场和电力方面的限制,看起来挺针对性的,但其实背后有蒙古自己的战略考量。
简单说,蒙古不想把矿石直接卖给中国,而是希望在本地加工成产品再出口,也不允许从中国进口电力来开采。
这事儿表面上让力拓头疼,也让中国进口铜矿的渠道多出些波折,但长远看,说不定还帮了中国一把,避免了过度依赖澳洲矿源。
先说说这个矿的背景。奥尤陶勒盖位于蒙古南部戈壁省,离中国边境就80公里左右,地理位置太方便了,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铜消费国来说,本该是天赐良机。
中国每年进口铜矿石和精矿上千万吨,2022年进口量达到2527万吨,花了五百多亿美元,对外依赖度超过80%。
蒙古铜矿储量20亿吨以上,按理说应该大批量流向中国,毕竟蒙古对华贸易依赖重,出口的70%去中国。但蒙古政府不这么干,他们从项目启动就设置层层关卡。
力拓2009年签的投资协议,蒙古占股34%,力拓和Turquoise Hill Resources合起来66%。开发过程一波三折,成本从最初46亿美金飙到140亿以上,主要因为蒙古政府不断加码要求。
蒙古为什么不让力拓直接把矿石卖给中国?这得从他们的国家战略说起。蒙古是个内陆国,经济靠矿业和畜牧,出口结构单一,矿产占GDP的20%以上,出口的90%是原材料。
他们意识到光卖原矿不划算,附加值低,还容易被买家压价。所以,蒙古政府推动“下游产业”发展,希望外国投资者在本地建冶炼厂,把铜矿加工成精铜或铜制品再出口。
这样一来,不仅能多赚加工费,还能带动就业,拉动产业链。举例说,蒙古矿业法要求矿产资源本地化利用,政府多次强调要从资源出口型转向加工型经济。
针对奥尤陶勒盖,蒙古政府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力拓不能直接出口原矿到中国,必须部分在蒙古加工。
这不是临时起意,早从2010年代就开始酝酿,2022年左右更明确化。蒙古总理奥云额尔登在公开场合说过,要最大化国家利益,避免资源贱卖。
再聊电力限制。蒙古电力短缺严重,人均发电量低,冬天经常限电。奥尤陶勒盖矿需要大量电力,开采和加工一天得用上百万千瓦时。
矿离中国近,从中国进口电力是最便宜的方案,边境有现成电网。但蒙古政府禁止力拓这么干,要求力拓自己建发电厂,用蒙古的煤资源发电。
这背后的打算,一是能源安全,不想依赖邻国电力,避免地缘风险;二是借机发展本地电力基础设施。力拓最终同意建煤电厂,投资几十亿,厂址在塔旺陶勒盖煤矿附近,用本地煤供电。多余电力还能卖给蒙古国家电网,帮他们缓解用电紧张。
2023年,这个电厂部分投产,产能120万千瓦,够矿用还剩点儿。蒙古政府这招,等于让外资帮他们建基建,省了自己的钱。
力拓为什么这么忍气吞声?他们是全球矿业老大,澳洲本土铜矿丰富,但为了全球布局,控制供应链,不惜重金。
力拓在蒙古投了150亿以上,还免了蒙古24亿债务,提供无息贷款。蒙古政府利用这点,不断提要求,2013年就因为环境问题让力拓加投70亿。
力拓高层雅各布·斯托肖姆上任后,2021年推动解决纠纷,2022年1月签新协议,地下开采启动。但蒙古的限制让力拓成本更高,回报期拉长。
力拓一度想退,但沉没成本太大,只能硬着头皮干。到2025年,矿产量上来了,年产铜50万吨左右,但力拓的股东们抱怨不断,甚至有诉讼,指控公司隐瞒项目风险。
蒙古这些打算,看起来针对中国,其实有更广的背景。蒙古外交上搞“第三邻国”政策,不想太靠中俄,寻求美日欧投资。一些西方国家鼓励蒙古多元化出口,避免资源全流向中国。
蒙古以为卖给其他国家能赚更多,但现实是,中国需求最大,稳定,其他国家运费高,需求不稳。蒙古煤炭出口就类似,早年想卖给日韩,但最后大部分还是去中国,因为地理和成本。
铜矿也一样,奥尤陶勒盖的铜精矿,2024年出口80%去中国冶炼厂。蒙古政府知道这点,但还是用限制条款榨取更多利益,比如税收和本地投资。
这事儿怎么间接帮了中国?首先,打破了澳洲矿企的垄断。力拓如果顺利控制奥尤陶勒盖,加上澳洲本土矿,就能捏住全球铜供应的脖子。
中国铜进口一半从澳洲来,如果力拓坐大,容易涨价。蒙古的刁难,让力拓分心,成本高,延缓了他们的全球扩张。
中国借机发展其他来源,比如从智利、秘鲁进口更多,还投资非洲矿。中国企业本来想参与奥尤陶勒盖,但蒙古条件苛刻,他们退出了。现在,中国不用直接卷入蒙古的政治风险,还能从旁受益。
其次,蒙古的加工要求,推动了本地产业,但短期内产量上不去,中国能从其他渠道补齐。长期看,蒙古建好加工链,铜制品还是会流向中国市场,因为需求在那。
中国掌握边境口岸和运输渠道,甘其毛都口岸是蒙古矿出口主通道,中国一卡,就能影响他们的物流。
蒙古煤炭拍卖时就吃过亏,最后还是求中国买。铜矿类似,蒙古小算盘打得响,但地理决定命运,最后不得不找中国。
从全球看,铜是战略金属,电动车、风电都需要,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铜需求年增5%以上。蒙古限制出口,短期推高全球铜价,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价2024年一度破万美金/吨。
中国企业趁机囤货,还开发国内矿,如江西铜业加大开采。蒙古的打算,也让中国警醒,加速“一带一路”矿业投资,在蒙古周边国找矿源。
力拓的麻烦不止蒙古。澳洲政府对华态度复杂,力拓出口中国多,但受政治影响。蒙古的电力禁令,让力拓不能用中国廉价电,间接抬高成本,削弱竞争力。
中国光伏电便宜,蒙古不让用,力拓只能烧煤,环保压力大。2025年,欧盟碳税上路,力拓的蒙古铜可能被罚,卖到欧洲难。
总的说,蒙古不让力拓直卖铜矿给中国,是想赚更多,建产业,保能源独立。但这打算执行起来难,力拓苦哈哈,中国捡便宜。
蒙古的贪心和地缘限制,决定了铜矿绕不开中国。长远,中国供应链更稳,蒙古经济更依赖合作。这事儿提醒大家,资源游戏里,没人能独赢,得平衡利益。
来源:看电影看到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