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确实大大改善了,从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衣食无忧。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那份单纯的快乐却越来越难找回。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确实大大改善了,从过去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衣食无忧。但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物质生活丰富了,那份单纯的快乐却越来越难找回。
现在的社会竞争太激烈,年轻人常常面临“996”甚至“715”的工作节奏。下班后本该休息的时间,还得去兼职补贴开销。很多人渐渐成了金钱的奴隶,眼神里写满了焦虑与渴望。
资本的裹挟让年轻人陷入无休止的内卷和内耗,许多人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失去了生活的方向,看不到未来的光亮。
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这话真的一点没错。高房价让人背上沉重的房贷,孩子教育又是一笔高昂开销,逼得不少人成了“房奴”“孩奴”。每天像被推着走的羊群,没有真正独立的思想。
想想看,如果人生就这样一成不变,每天像牛马一样上班,回到家累得瘫在床上,第二天又继续重复,日子还有什么意义?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对未来失去了期待,甚至有人被逼到不想再继续活下去的地步。
近日,网上出现一则消息称:“成都一公园内有人深夜自缢身亡,现场还留有一封遗书”,随即引发大量关注和讨论。
遗书中写道:“别害怕,我是自己选择的,我真的撑不下去了,本来还想找个僻静、风景好的地方,但实在走不动了。”
不少网友读后唏嘘不已,纷纷感叹这位女孩心地善良,即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
令人惋惜的是,她年仅25岁。
目前,警方已经发布了情况通报,相关细节也逐步披露中。
9月9日凌晨3点多,一位博主路过成都玉石公园时,意外在绿化带里发现有人自缢。
他立刻拿出手机报警,并顺手拍下了遗书的照片。
视频中,这位博主说道:“这里有人出事了,已经报警了,警察马上过来。”
由于遗书张贴的位置上带有“超级骑士”的标识,不少网友猜测,轻生者的身份很可能是一名外卖员。
事发后,玉石湿地公园所在辖区的洪河派出所工作人员提醒:不要随意传播相关视频和信息,一切情况以公安机关调查通报为准。
玉石公园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必须等警方正式通报后,他们才能进一步回应。辖区大面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同样强调,公安部门已经介入,具体情况仍需等待官方消息。
从警方发布的警情通报来看,轻生者是一名仅25岁的女孩,名叫黄某。
9月8日晚,她独自骑着共享单车,从城区地铁二号线行政学院站沿着绿道一路骑行,最终抵达事发地点。
公安机关在调查中未发现任何他人侵害迹象,而从遗书内容判断,她生前已存在明显的厌世情绪,因此排除了刑事案件的可能。
此外,警方也特别辟谣,黄某并非外卖员,而是一名自由职业者。
希望各位网友尊重逝者与其家属,不要传播现场图片或视频,也不要散布未经证实的信息。
看到这条新闻,第一反应是:才25岁,正是人生最好的年华,就这样离开了,真让人心碎。我们无法知道她经历了什么,能确定的是,最伤心痛苦的莫过于她的父母。对此我深感惋惜与痛心,愿逝者安息。
也想对还在痛苦中的人说:人的一生总有过不去的时候,但活下去永远是最重要的选择。只有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机会去改变、去重建、去回报爱你的人。遇到困难别独自承受,及时向亲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帮助和心理支持。生命无可替代,请珍重自己。
当我们说“尊重逝者”,究竟是在保护谁?
在警方的通报中,最后罕见地连用了两个“请”:“请广大网友尊重逝者,勿再传播现场图片、视频,勿散布未经证实信息。”然而仅仅过了两小时,依旧有人晒出打码不全的遗体特写,只为证明“我在现场”;有人甚至用AI生成所谓的“黄某自拍”,配上《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的BGM,轻易收获十万+播放。
平台治理像是在打地鼠:刚屏蔽一组关键词,新的谐音梗又层出不穷。有人辩解“公众有知情权”,却混淆了知情权与窥私权;有人自诩“记录时代”,却把他人临终的面容硬生生做成“标本”。每一次无遮拦的传播,都是对逝者的二次伤害,更可能成为对处境相似者的“自杀示范”。
网友惋惜:好让人难过,“别害怕我是自杀”,泪目……谢谢她,她是善良的人,愿她来生无任何困厄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8年就提出“自杀报道六原则”:避免详细描述方法、避免使用耸动标题、避免将自杀浪漫化……核心都是为了“降低模仿风险”。在中国,每年依旧有约10万人死于自杀,青少年自杀率更是连续十年攀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空间的“最后一米”治理,实则就是挽救生命的“第一米”。
来源:琪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