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封封告状信雪片般飞向广电部,观众齐声反对:“绝不能让‘奶油小生’毁了诸葛亮!”导演王扶林力排众议,坚持启用备受争议的唐国强。
一封封告状信雪片般飞向广电部,观众齐声反对:“绝不能让‘奶油小生’毁了诸葛亮!”导演王扶林力排众议,坚持启用备受争议的唐国强。
1990年,《三国演义》剧组面临重大危机。诸葛亮人选迟迟未定,最初选定的濮存昕因故退出,导演王扶林提出由唐国强接棒,却引发轩然大波。
当时观众听到这个消息后,抗议信如雪片般飞向电视台,甚至直接寄到了广电部。人们无法接受一个“奶油小生”来饰演智慧化身的诸葛亮。
唐国强当年面临的“奶油小生”标签,是其演艺生涯的巨大障碍。这一称号源于他在《孔雀公主》等片中俊美儒雅的王子形象,皮肤白皙、相貌英俊成为其标志。
这种形象在改革开放初期遭遇挑战。随着日本电影《追捕》引进,高仓健式的硬汉形象开始流行,奶油小生逐渐成了“空有脸蛋、不会演戏”的代名词。
唐国强自己深知这一标签的限制性。他曾努力尝试转型,在《四渡赤水》中饰演大胡子卢青松,在《高山下的花环》中扮演赵蒙生,但观众和评论界仍未完全认可。
到1990年,唐国强的事业更是雪上加霜。前妻自杀事件让他声誉跌入谷底,从“大众偶像”变成“负心汉”。单位暂停他的演出资格,电影电视剧紧急换角,他一度只能戴着几层口罩才敢出门。
《三国演义》剧组最初的诸葛亮人选并非唐国强。导演王扶林首先考虑的是濮存昕,但他因父亲要拍摄电影而婉拒了邀请。
此前曾在电视剧《诸葛亮》中有出色表演的李法曾也在考虑之列,但因年龄比饰演刘备的孙彦军大十多岁,与历史情况相反,最终未能入选。
唐国强最初到剧组实际上是为了试镜周瑜的角色。化妆后,一位年轻导演建议粘上胡子试试诸葛亮造型,结果令人惊喜。
总导演王扶林看到唐国强的诸葛亮扮相后非常满意,但外界质疑声此起彼伏。很多人认为他无法驾驭从青年到老年的诸葛亮,更何况珠玉在前——李法曾版的诸葛亮已深受观众喜爱。
面对如潮的反对声,王扶林却坚持己见。他分析了唐国强的优势,认为他有三个有利条件能够胜任诸葛亮一角。
第一,唐国强有丰富的影视表演经验。七十年代初他就活跃在电影领域,出演过《南海风云》《小花》等多部影片,表演技术没有问题。
第二,他是明星班学员,有理论基础和文化修养。这不仅指他对话剧表演的熟悉,还包括他对影视艺术表演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第三,当时唐国强处于事业低谷期,深知这次机会的重要性,肯定会全力以赴。王扶林认为这种“哀兵必胜”的心态有助于他成功塑造角色。
为了说服广电部领导,剧组特意录制了唐国强表演的《隆中对》片段。领导审阅后终于不再质疑,认可了王扶林的选择。
为了演好诸葛亮,唐国强付出了巨大努力。他研读原著、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请教文史专家,观摩戏曲表演,力求全面把握人物精髓。
唐国强认为诸葛亮不是一般的历史人物,而是集军事家、谋略家和文学家于一身的复杂角色。他从27岁出山到54岁逝世,不同阶段需要展现不同的精神气质。
与李法曾版稳重成熟的诸葛亮不同,唐国强决定展现角色的“性格弧光”。青年时期突出其狷狂自信,老年时期则强调孤独悲凉,使人物更加立体丰满。
拍摄过程异常艰辛。剧组分为五个摄制组同时拍摄,唐国强经常需要在不同剧组间奔波。今天拍青年诸葛亮的“三顾茅庐”,明天就要拍老年时期的“六出祁山”。
94版《三国演义》台词半文半白,诸葛亮尤其如此。唐国强需要背诵大量文言台词,经常挑灯夜读,确保表演时得心应手。
1994年,《三国演义》播出后引发轰动。唐国强塑造的诸葛亮形象深入人心,获得观众一致认可。
他成功展现了诸葛亮各个阶段的特点:青年时的意气风发,中年时的沉稳果决,晚年时的悲壮忧郁。尤其是“六出祁山”的段落,将诸葛亮的晚年郁闷不甘演绎得淋漓尽致。
电视剧全国平均收视率高达46.7%,近半数中国观众都在追剧,成为国产电视剧收视史上的巅峰之一。
唐国强凭借诸葛亮一角完成了“封神之战”,接连获得飞天奖、金鹰奖视帝,从“优秀演员”跃升为“表演艺术家”,彻底摆脱了“奶油小生”的标签。
94版《三国演义》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全体演职人员心血的结晶。剧组历时三年拍摄,耗资1.7亿,动用兵员达40万人次。
所有演员片酬极低,不分主角配角都是225元一集,最高的也不超过300元。但没人计较报酬,大家都把创作好作品放在首位。
拍摄条件十分艰苦。鲍国安穿着几十斤重的铠甲几年没脱下来过;孙彦军的哭戏差点哭晕过去;陆树铭因化妆需要每天用乳胶粘眼尾,卸妆时痛苦不堪。
唐国强也同样敬业。在寒风刺骨的大冬天,他曾经披头散发打着赤脚在地上跑了一天,最后直接发烧感冒。
老一代艺术家的专业精神和执着追求,最终成就了这部经典之作。正如唐国强所说:“演员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敬畏之心,要用心去感受角色,去体验生活,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如今,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已成为几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94版《三国演义》在豆瓣评分高达9.6分,是公认的经典之作。
当年那些写告状信的观众们,后来都成了唐国强的忠实粉丝。
一段演艺佳话,印证了“梦想的力量”。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