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我这颗“老宝贝”,有时候却觉得身上扎着几根看不见的刺,扎得我心疼,又不敢说。这些刺,都是儿女们用“爱”亲手插上的。他们当然不是故意的,可这疼,却是实打实的。今天,我就想把这几根刺拔出来,给天下的孩子们看看,咱这老骨头,到底想要个啥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我这颗“老宝贝”,有时候却觉得身上扎着几根看不见的刺,扎得我心疼,又不敢说。这些刺,都是儿女们用“爱”亲手插上的。他们当然不是故意的,可这疼,却是实打实的。今天,我就想把这几根刺拔出来,给天下的孩子们看看,咱这老骨头,到底想要个啥样的晚年。
第一根刺:名为“为你好”的遥控器
你是不是也觉得,人老了,就得像个“乖宝宝”?吃饭得清淡,作息得规律,爱好得“健康”。于是,我那吃了大半辈儿的重口味早餐,被你换成了寡淡的燕麦粥;我那雷打不动的早起遛弯,被你按在了家里,说“外面风大,别感冒了”。
孩子,你手里是不是拿着一个叫“为你好”的遥控器,想把我这老掉牙的节目,一键切换成你喜欢的“健康频道”?可你忘了,我这台“老电视”播了一辈子,早就习惯了原来的频道和音量。你突然换台,我不仅看不懂,还会觉得头晕。
我需要的不是被遥控,而是被询问。一句“爸,这个菜是不是太咸了?要不咱们今天试试少放点盐?”,远比你直接端走我那碟咸菜,要暖心一百倍。你是在关心我,而不是在改造我,这感觉,能让我多吃一碗饭。
第二根刺:名为“怕你累”的隔离墙
“爸,您歇着,我来!”“妈,这事儿您甭管,有我呢!”这些话,听着多孝顺啊。可听多了,我心里却空落落的。我感觉自己像个被供起来的菩萨,只能坐在那儿,啥也不能干,啥也不用干。你们用“怕你累”这堵墙,把我隔离在了家庭生活之外。
我承认,我搬不动米袋了,也爬不了高楼了。但我还能给自己倒杯水,还能给花浇浇水,甚至还能颤巍巍地帮你择个菜。这些事,对我来说,不是“累”,而是“存在感”。是证明我“还行”,还不是个彻底的“废物”的最后一丝尊严。
你让我干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再夸我一句“爸,这菜择得真干净”,这比给我买多少补品都管用。这感觉,就像我当年夸你“宝贝真棒,会自己穿鞋了”一样,是发自内心的骄傲和喜悦。别把我的“用武之地”全给占了,留给我一点点,让我感觉自己还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而不是一个等着被照顾的“客人”。
第三根刺:名为“别想太多”的消音器
你一回家,看我坐在阳台上发呆,就急着打开电视,或者拉着我聊天,生怕我“孤单”、“寂寞”、“脑子出问题”。你是不是觉得,老人的安静,就是一种危险信号?
其实,你错了。我那不是发呆,我那是在“放电影”呢。我脑子里正演着呢:年轻时怎么追你妈,你小时候怎么把邻居家玻璃给砸了,去年过年全家一起包饺子时你说的那个笑话……这些回忆,是我的宝藏,是我独处时最大的乐趣。
你的“别想太多,开心点”,就像一个消音器,把我内心最热闹的剧场给关了。你不用急着给我找乐子,你只要搬个小板凳,坐我旁边,哪怕一句话不说,陪我一起晒晒太阳,让我知道你在我身边,就足够了。我的沉默不是空白,它是一本厚厚的书,只是你没想过去翻开读一读。
人老了,就像秋天的树,叶子会黄,枝干会脆,但根,却扎得更深了。这根,就是对尊严、理解和陪伴的渴望。
孩子们,你们的爱,是阳光雨露,我们都懂。但请别让这爱,变成修剪我们枝叶的剪刀,圈禁我们根脉的围墙。我们需要的,不是被圈养的“幸福”,而是被尊重的“自在”。
说到底,我们这把老骨头要的,真不多。不过是想在自己家里,还能按自己的节奏,做点自己想做的小事,留点自己想说的话。这,就是我们晚年最大的福气了。你们能懂吗?
来源:蜂虻君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