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毅片场肋骨挫伤仍坚持,替身演员发文力破“滥用替身”谣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7 10:00 1

摘要:“希望大家能沉浸式看剧,如果吃饭10分钟或者洗菜、刷牙再回来瞄一眼,那就别浪费会员了。”在近期《赴山海》的直播宣传中,主演成毅如此表达了对观众观看习惯的看法。

一场关于0.5秒镜头的争议,揭开了影视行业被流量裹挟的信任危机,而成毅的回应让人看到了表演艺术的本质。

“希望大家能沉浸式看剧,如果吃饭10分钟或者洗菜、刷牙再回来瞄一眼,那就别浪费会员了。”在近期《赴山海》的直播宣传中,主演成毅如此表达了对观众观看习惯的看法。

这番话迅速引发热议,有人点赞称“演员说到点子上了”,也有人质疑“管得太宽”。

01 争议起因,0.5秒镜头引发轩然大波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源于国内首部全息沉浸式剧集《赴山海》的拍摄争议。成毅饰演的侠客萧秋水有一场竹林突袭戏,需在0.5秒内完成拔剑、转身、刺击的连贯动作。

网友通过慢放视频发现,剑锋轨迹与成毅手腕动作存在0.3秒延迟,质疑其使用武替完成。营销号翻出三年前《英雄志》拍摄期间的“替身争议”,将成毅塑造成“滥用替身”的典型。

事件迅速分化为两大阵营:成毅粉丝晒出片场路透,指出其手腕淤青与肋骨挫伤的医疗记录;反对者则搬出旧闻,指责成毅方“转移焦点”。

02 片场真相,替身演员千字长文还原事实

9月16日中午,参与《赴山海》拍摄的替身演员在微博发布1200字长文,以“片场见证者”身份还原真相。

他透露,成毅为呈现拔剑弧度,提前两周进行专项训练,甚至在威亚意外导致肋骨挫伤后,仍坚持用呼吸法调整表演状态。

“成毅老师会主动询问替身的动作建议,为一场打戏的连贯性反复调整站位,这种对表演的敬畏,让整个团队形成默契的共生。”替身演员在文中写道。

导演组随后公开拍摄花絮:成毅在零下5℃的片场赤膊拍摄,冻得手指通红仍坚持完成动作;为呈现角色从青涩到沧桑的转变,他连续48小时不卸妆,用眼神沉淀出岁月痕迹。

03 技术时代,表演艺术面临的新挑战

这场风波折射出娱乐圈的深层矛盾。《赴山海》作为国内首部全息剧集,采用动态捕捉与实时渲染技术,要求演员在无实物表演中完成高精度动作。

全息技术对演员提出更高要求——0.5秒的镜头需要数百小时的训练,而观众却用“显微镜”审视每个细节。

某制片人透露:“现在演员拍戏要带三种团队:表演指导、动作教练、舆情监控。”这种现状反映了行业在技术革新下面临的新挑战。

心理学专家分析指出,公众对“替身争议”的敏感,源于对“表演真实性”的集体焦虑。在流量时代,部分演员过度依赖特效与替身,导致“演员”与“角色”的割裂感加剧。

04 舆论转向,从质疑到致敬的反思

随着真相浮出水面,舆论迅速转向。#成毅替身发声#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网友纷纷留言:“原来我们错怪了一个用生命在演戏的人”“真正的演员,连0.5秒都要较真”。

大众对此事的普遍感受,从最初的质疑逐渐转向理性。网友总结:“我们不是反对替身,而是痛恨把替身当遮羞布的懒惰。成毅的案例证明,真正的演员会用专业态度让技术服务于表演。”

这种观点获得12万点赞,显示出公众对演员职业精神的期待。

05 沉浸观剧,尊重创作的专业价值

成毅在直播中表示:“尊重每个人观影习惯的不同,观众就是自己的老师,大家给出的意见会让自己觉得受益匪浅。”

这种态度与其呼吁“沉浸式看剧”的观点一脉相承。在他看来,只有专注欣赏,才能真正体会表演者投入的心血和创作的价值。

有业内人士分析,当下观众的观看习惯越来越碎片化,很多人边做其他事边“听剧”,这导致了一些制作方为了迎合这种习惯而降低创作标准。

成毅的呼吁实质上是在捍卫表演艺术的专业性和尊严,希望观众能够全身心投入剧情,才能真正理解创作者的用心与付出。

06 行业启示,让表演重归艺术本真

成毅的案例为行业提供了新范式。在全息技术普及的今天,演员需要更强的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

某影视学院教授指出:“未来的演员培训,应增加‘技术适应力’课程,帮助演员理解如何让传统表演与新兴技术融合。”

同时,平台与制作方也需反思:是否应减少对“争议话题”的推波助澜,转而关注演员的专业价值?

截至9月16日晚8时,成毅工作室未对争议作进一步回应,但其社交平台最新动态下,已涌入超过50万条支持留言。

这场风波最终演变为一场关于“表演尊严”的全民讨论:当流量可以制造热搜,当技术可以修饰画面,演员唯一不能替代的,是藏在每个毛孔里的真诚。

“真相从不活在断章取义的截图里,它藏在片场的晨光中,定格在无人见证的汗水里。”替身演员的这句话,成为这场风波的最佳注脚。

随着话题发酵,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站出来分享成毅的敬业事迹:为练习一个动作重复上百次,为理解角色深入现实生活体验,为不耽误进度带伤坚持拍摄。

观众开始反思:当我们用倍速和碎片化时间观看一部精心制作的作品时,是否真正理解了创作者的用心?是否辜负了那些为0.5秒镜头付出200%努力的演员们?

成毅的呼吁不只是对观众观看习惯的建议,更是对影视艺术尊重与敬畏的呼唤。在这个被流量、技术和碎片化裹挟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更多“沉浸”,更少“吐槽”,才能真正感受艺术的本真。

来源:晒不黑的小柠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