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初的某个晚上,一位Reddit网友在清理自家浴室时,忽然发现了一样“挺眼熟”的东西。
撰文 | 苏澄宇
浴室里为什么长出橙色海绵?
2025年初的某个晚上,一位Reddit网友在清理自家浴室时,忽然发现了一样“挺眼熟”的东西。
图源:reddit
它躲在浴缸和瓷砖之间的缝隙里,外形像一块被遗忘的搓澡海绵,橙黄绵软,看起来毫无攻击性。
她并没有急着清理掉它。相反,出于某种莫名的兴趣,她选择了观察。
“我想看看它会变成什么样。”她在reddit的 /r/MoldlyInteresting 板块上写道。
起初,这团“海绵”只是静静地待在那儿,慢慢变大,偶尔冒出些小突起。
图源:reddit
几天后,它的形态突然发生了变化——竟然开始长出蘑菇了。顶部是深棕色,茎部泛着白光,看起来甚至还有点“漂亮”。
完全展开后的模样 图源:reddit
一位网友在评论区写道:“意外地挺好看。”
也有人惊呼:“你家墙里是不是藏着一整个菌丝网络?”
所以这究竟是什么菌?
这大抵是一种小鬼伞属的菌。这类菌常伴随橙黄色或白色的菌丝体(mycelium),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上文网友发的照片中,橙黄色海绵状部分正是它的菌丝体,带有细小的颗粒状结构。
图源:mushroomexpert
由于浴室里特别潮,湿度高,水分多,菌丝就长得很快、很密。这些细丝互相缠在一起,像一团海绵一样蓬松。海绵状的结构能让菌丝接触更多空气和水分,帮它更好地“呼吸”和吸水。
图源:first nature
另外,照片中的伞盖呈棕色,直径约1-2厘米,边缘破损,符合小鬼伞的特征。它的伞盖通常初期圆形或钟形,之后展开,颜色多为浅棕色至深棕色,有时带有细小鳞片或颗粒。
图源:micoex
这种菌常见于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如腐烂木材、土壤、肥料堆,甚至室内潮湿的墙角。浴室角落有明显的水渍和潮湿痕迹,非常适合此类蘑菇生长。
比如这是另一位网友在浴室里发现的小鬼伞 ,长在了水管附近。
图源:reddit
还有这种刚长出来没多久的:
图源:reddit
图源:reddit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小鬼伞大多没啥大害,但也不能完全不当回事。
能不能吃? 能吃但别吃!虽然它不毒,但吃了可能会肚子不舒服,拉肚子啥的。这种小蘑菇本来就不是给人吃的。
会不会过敏? 有可能。这种菌会放出孢子(就像它的“种子”),如果你对霉菌过敏,吸了这些孢子,可能会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或者咳嗽。特别是哮喘的人,可能会觉得喘气不舒服。
对身体弱的人咋样? 如果家里有老人、病人,或者免疫力差的人(比如刚做完手术、化疗的人),要小心点。虽然它本身不咋害人,但它长的这个潮湿环境,可能还会有别的霉菌,那些霉菌可能会让身体弱的人得病,比如肺部感染。
所以如果在浴室里出现了菌,不管什么菌,就得赶紧清理掉。当然,前面提到的网友在看到蘑菇伞打开之后,就将它清除了。
图源:tastingtable
微波炉通过微波振荡,激发水分子快速振动产生热量。正常情况下,只要容器中有足够多的水分子可以受热振动,水是可以均匀加热的。
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微波炉“不能”烧水,而是容易出现“过热现象”。什么意思呢?就是水温可能超过100℃却不冒泡,看起来很平静。但当你拿出来或者放个勺子进去时,它可能突然沸腾甚至喷溅出来,像个小炸弹!
另外,微波炉烧水它有个毛病:加热不均匀。也就是说,有些地方滚烫,有些地方还是冷的。
说到底,微波炉烧水并没有烧水省心。忙碌的早晨,还是别给自己添乱了。
图源:网络
当你哈气时,从嘴里出来的空气是温暖湿润的,通常接近体温。
因为速度慢,这股暖空气会在你皮肤附近停留片刻,热量传递到皮肤上,所以你会感觉到温暖。同时,湿气也可能凝结在皮肤上,释放出一点热量(凝结放热),进一步增强了温暖的感觉。
而当你吹气时,空气以更高的速度离开嘴,迅速流过皮肤。这种快速的气流会加速皮肤表面水分的蒸发。蒸发是个吸热过程,会带走热量,让皮肤感觉凉爽。
另外,吹气时空气可能稍微冷却,因为快速流动的空气压力降低(伯努利原理),温度也会略微下降。
简单来说:哈气慢,热量留得住;吹气快,蒸发带走热。所以哈气热,吹气冷!
封面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
https://zh.wikipedia.org/zh-cn/小鬼伞属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来源:万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