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福州滨海快线即将开通,以后从福州火车站到长乐国际机场只需40分钟,这条贯穿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改变了出行方式,更将重新定义了福州的城市格局。
沿江向海
城市新动脉
福州滨海快线即将开通,以后从福州火车站到长乐国际机场只需40分钟,这条贯穿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不仅改变了出行方式,更将重新定义了福州的城市格局。
这条串联主城新城,衔接地铁、国铁、机场的城市「新动脉」,带着市民「坐地铁乘飞机」的美好期盼,进入线路开通运营前的最后冲刺阶段。
这一段车程,仿佛一段压缩的时光隧道,将让初到的游客瞥见福州的脉搏,倚窗惊叹的初次邂逅,也将见证着游子的行李箱滚轮声中那些未言的深情。
•••
福州滨海快线起于福州火车站,途经晋安区、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闽侯县、长乐区,贯穿福州站、鼓台核心区、南台岛、长乐站、福州滨海新城等重要节点,最终止于文岭站。
整条滨海快线的线路走向地形比较复杂,一路穿江越岭,穿过闽江、乌龙江、义序河、淘江、上洞江、枕峰山隧道、大象山隧道、塘屿隧道、岱岭隧道、莲花山隧道。
线路全长约62.4公里,其中高架区间15.2公里。全线共设15座车站(预留两座车站),包括12座地下站和3座高架站。
这些站点分别为:福州火车站、东门站、闽都站、南公园、三叉街站、盖山路站(预留)、帝封江站、祥谦站、首占站、莲花山站(预留)、滨海西站、大数据站、滨海新城站、机场站、文岭站。
△滨海快线-乌龙江
△帝封江站外的烂尾楼
滨海快线采用车身尺寸相对更大的市域A型车,全列四节车厢共计196个座席,客流高峰时最大载客量为1084人。
列车最高时速达140公里,比时速80公里的地铁提速75%,车厢配备压力波控制装置,高速过隧道时耳部不适感大幅降低。
车厢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可实现手机无线充电。采用28寸16∶3的LCD电视屏,为乘客显示时间、站点信息、直播节目等信息。
每节车厢端部设置了大件行李柜,可容纳4个24寸行李箱。车门宽度拓至1.4米,婴儿车、行李箱通行更从容,还贴心设置了轮椅固定区。
滨海快线计划采用三种运营模式:普通列车、大站快车、直达快车。
普通列车模式将停靠全线车站,大站快车模式将选择性停靠部分车站,直达快车模式中间可不停站。这种灵活运营模式能够满足不同乘客群体的出行需求,提高运营效率。
△滨海快线出口直抵航站楼
福州地铁滨海快线共设三座换乘站,可链接其他地铁线路。
在福州火车站站,可换乘地铁1号线;在东门站可换乘4号线;在帝封江站可换乘4号线、5号线。帝封江站是4、5号线、滨海快线三线换乘站点,位于整个福州轨道交通线网框架的中轴线。
这种换乘设计极大提高了线路的便捷性和可达性,使滨海快线成为连接福州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纽带。
2025年5月8日,滨海快线开启全线空载试运行,标志着福州正式进入「沿江向海」的新时代。这条线路不仅是省内第一条实现公交化运营的城际铁路,更是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
它实现了主城至滨海新城30分钟通达,火车站至机场40分钟内直达的时空压缩。这种通达性的革命性提升,正在重新定义福州的城市格局:从单核中心向「一城双核」转变,从内陆城市向海滨城市转型。
当你早晨在福州老城区喝一碗鱼丸汤,半小时后就能站在滨海新城的海边感受习习海风。这条城市「新动脉」不仅打通了物理空间,更将福州人的活动半径、生活半径和经济半径延伸向更广阔的天地。
当这条列车穿梭于城市与海洋之间,当窗外的景色从城市天际线变为碧海蓝天,每一位乘客都能亲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展脉搏。滨海快线不仅运送着乘客,更运送着梦想、机遇和无限可能。
夜幕降临,列车的灯光如同时空中的流星,划过福州的城市夜空。它们连接着过去与未来,传统与现代,陆地与海洋——这就是福州滨海快线,一条不仅改变出行方式,更重新定义城市气质的非凡之路。
△夜色中的滨海快线
在这条道路上,每一个车站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次旅程都是一次发现。滨海快线穿梭于城市的脉络中,迎接远方的游客,运送归心的游子,在每一次启程与抵达之间,编织着无数相遇与重逢的故事。
福州正在以轨道为笔,以大地为卷,绘制一幅迈向海洋时代的壮丽画卷。而你我,都是这幅画卷中的一笔色彩,共同见证着这座城市从「沿江」走向「向海」的历史性跨越。
#福州##平话#
来源:平话小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