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通过业余时间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文字书写不凡的故事。
后台有粉丝问到:
“有哪些作家是业余写作,成为畅销书作家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通过业余时间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文字书写不凡的故事。
【公务员组】
①、陈春成:水利工程师
白天在福建某县水泵厂画水利工程图,深夜在图纸背面用铅笔写小说——这位90后公务员硬是把CAD界面玩成了“双屏模式”。
2020年他的首部短篇集《夜晚的潜水艇》卖出50万册,被读者称为“当代蒲松龄”。最新作品《雪山大士》依旧诞生于午休时间,据同事爆料:“他电脑永远开着工程图,领导一来秒切窗口,演技比小说还精彩”。
②、王占黑:国际部教师
上海某中学国际部教师储物柜里,藏着手写小说稿和批改到一半的作业本。凭借描写市井生活的《空响炮》拿下宝珀文学奖后,她仍坚持早晨6点到校备课。学生们惊叹于她批改作文时的神来之笔,却不知那些金句都来自她未发表的小说残章。
曾有学生偶然瞥见她电脑上的文档,疑惑道:“老师怎么在写菜市场大爷的内心戏?”
【国企组】
③、班宇:出版社编辑
作为东北文艺复兴“三驾马车”中唯一坚守国企的作家,班宇在沈阳某出版社练就独门绝技:用校对红笔直接在印刷厂监印间隙写作。
《冬泳》里那些带着油墨味的东北故事,最初就写在校样纸的空白处。
同事透露:“他校稿时突然发呆,八成是在构思新小说。最绝的是改稿红笔还能用来标注小说情绪高潮点”。
④、李静睿:律所合伙人
北京某律所跨国并购案文件堆里,藏着历史小说《慎余堂》的手稿。这位白天处理商业纠纷的精英律师,夜晚化身民国叙事者。她把法律文书的严谨逻辑注入小说,甚至将经手案件的隐私细节脱敏处理,创作出《1349号卷宗》。客户绝对想不到,那些保密协议里的故事,最终成了文学奖颁奖词里的“时代切片”。
【事业单位组】
⑤、张天翼:古籍修复员
在国家图书馆敦煌残卷修复室,这位90后修复员发明了“古今互文写作术”。《如雪如山》中细腻的女性叙事,竟源自修复明代仕女图时的顿悟。2024年更开发新技能:用临摹《兰亭序》的废纸写短篇。
馆长评价:“她修古书时记的文物裂纹走向,转头就成了小说里的命运伏线”
⑥、郑执:电视台编导
拿着4800元月薪的电视台小编导,把黄金档狗血剧剧本改写成严肃文学《生吞》。原型来自他参与拍摄却被毙掉的纪录片,同事都以为他在写节目台本。最近更开发出“类型文学杂交术”:用收视率分析模型测算小说悬念节奏,把家长里短调解节目变成《摩天大楼》式社会派推理素材库。
【高校组】
⑦、文珍:出版社营销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文珍,把莫言新书发布会变成《夜的女采摘员》素材库。她边给余华策划营销方案,边记录作家们的微表情。业内盛传其“人格分裂式创作”:白天用PPT思维拆解市场数据,晚上用诗性语言重构文学现场。最大禁忌是绝不让作家知道,自己喝多后说的段子会变成小说里的经典对白。
⑧、双雪涛:银行风控师
某国有银行信贷经理十五年不升职的秘密,藏在贷后检查报告的字里行间。《平原上的摩西》初稿就写在企业征信分析表的背面。最近更用风控模型测算小说悬念阈值,同事吐槽:“他给客户做风险评估时,眼里闪的光和构思杀人诡计时一模一样”。
【冷门职业组】
⑨、孙频:档案管理员
江苏某大学档案室里,管理员孙频把学生处分记录写成《以鸟兽之名》。她独创的“档案文学”流派,用1930年代学籍卡重构《金陵女子图鉴》。学生永远猜不到,借阅档案时瞥见的退学通知书,正在被改编成入围矛盾文学奖的家族史诗。
⑩、林棹:国际导游
带东南亚旅行团时,深圳导游林棹用四种方言写就《潮汐图》。她把游客投诉信改写成魔幻小说,用景点解说词训练出多声道叙事。业内传说她最绝的创作场景:在泰国大巴车上,左手握着麦克风讲解人妖文化史,右手在行程单背面写潮湿咸腥的岭南传奇。
当多数人抱怨“没时间写作”时,这些作家早已把生存缝隙变成了创作主场。下次当你抱怨工作扼杀灵感时,不妨想想:或许你键盘旁的会议纪要,正等着被改写成下一个文学奖的开篇。
来源:黄金与诗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