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最近频繁秀肌肉?因为世界局势已发生重大转变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16:43 2

摘要: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带回样本,安全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这不光是拿了点月壤那么简单,关键是再入大气层的控制技术。

最近这几年,中国在军事和科技领域公开露面的时候越来越多,各种装备和技术亮出来,让人觉得这是在有意无意地展示实力。

从航天到导弹,再到航展上的战斗机和无人机,这些东西不是随便拿出来晒的,而是有目的的。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探测器从月球背面带回样本,安全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这不光是拿了点月壤那么简单,关键是再入大气层的控制技术。

速度高达11.2千米每秒,扛着上万度高温,还得像打水漂一样多次反弹调整轨迹,横跨非洲和印度洋,最后精准落地。

美国那边专家都承认,这技术意味着中国能把东西扔到地球上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航天实力这块儿,本来就是国家实力的晴雨表,公开出来就是告诉大家,我们的科技不是吹的。

接着是9月25日,东风系列洲际导弹在太平洋公海试射。事先通知了美国,这次发射一次成功,精确命中目标区。这导弹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展示了战略威慑能力。不是说要打谁,而是让潜在对手明白,任何冒险举动都得掂量掂量。

这样的试射,不是头一回了,但2024年这回特别及时,因为全球紧张氛围正浓。

最热闹的还得数11月12日至17日的珠海航展。那是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现场来了歼-35A战斗机首次公开亮相。这款双发隐身战机,机动性能强,隐身设计先进,专家说它不输给美国的F-35。

同期,歼-20S双座版也现身,还有歼-15T舰载型。航展上,三款第五代战机齐聚,包括中国的歼-35A、歼-20和俄罗斯的苏-57,场面挺壮观。

歼-20在雨中表演高难度动作,证明了全天候作战能力。无人机方面,九天系列、彩虹-7、无侦-10这些都亮相了,长航时侦察、集群作战功能齐全。

还有鸣镝-22空天飞行器和玄鸟空天战斗机概念,指向未来空天一体化。海军装备也没落下,055型驱逐舰13号和14号舰的下水,四川舰两栖攻击舰的进展,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红旗-19反导系统,这些都通过媒体广泛传播。

虎鲸号无人作战艇和机器狼群系统,也展示了无人化趋势。

整个航展,累计展示了十多项新装备,拿出去随便两样,就能让中等国家周边称霸。

这样的公开,不是藏着掖着,而是主动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工业底气。

为什么不继续低调?过去几十年,中国一直奉行韬光养晦,实力强但不爱张扬。可现在不一样了,世界局势闹腾得像锅粥,谁都得亮出家底自保。

拿联合国安理会来说,2024年5月20日和2025年7月25日、8月1日等几次会议上,美国代表罗伯特·伍德多次指责中国通过工业支持延长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每次都直接回击,说中国从未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武器,对军民两用物品管控严格。

美国甩锅推责,中方强调自己不是危机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耿爽的回应得到其他代表认可,没有人跳出来反驳。

这背后,就是因为大家心里有数,中国实力摆那儿,如果真介入,局面早变样了。

说到底,根子在世界大局的转变上。全球热点冲突层出不穷,简直是二战后少见的乱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年,东欧战场成了消耗战。俄罗斯推进缓慢,北约国家援助不断,美国和欧盟提供了上百万枚炮弹,但火药消耗量巨大。

欧洲那边,反移民势力抬头,极右翼在选举中得势,难民问题加剧社会分裂。乌克兰危机让欧盟安全关切最大化,能源供应受影响,经济压力山大。

中东更乱。以色列和哈马斯冲突从2023年底延续到2024年,扩展到黎巴嫩和伊朗。10月4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180枚弹道导弹,以色列地面进攻黎巴嫩,大规模空袭。

整个地区像火药桶,多个国家卷入,难民潮涌向欧洲。美国在中东的政策被指责是根源,但现在麻烦大了,全球能源和贸易链条抖三抖。

这样的扩散,让中东地缘格局大变,中国斡旋下的一些和平倡议虽有作用,但整体局势不稳。

美国自己也乱套了,7月13日特朗普遇刺,社会撕裂严重。民粹主义抬头,多个群体诉求对立,国内问题堆积如山。美债规模36万亿,利息支出超军费,经济压力让军工产能跟不上。特朗普上台后退群、拖欠联合国会费、逼盟友分担军费、加关税,都是开源节流的表现。

美国军费2024年8860亿美元,占GDP 3.1%,中国只有2313亿美元,占1.3%。但中国更新装备的速度和质量超了美国。

无人机产量上,2023年中国民用无人机交付317万架,战时切换产能,一年上亿不是梦。俄罗斯计划到2030年无人机增到15.7万架,中国日常就碾压。

过去低调行得通,因为世界相对和平。可现在,欧洲战火重燃,中东乱局,东亚火药桶,美国内乱,全球30多年和平期随时破裂。一个小摩擦就能引发连锁反应,14亿人安全得靠实力护着。公开部分能力,就是威慑那些想通过战争转移矛盾的势力,让他们冷静点。

另一方面,是给美国上强度。中美试探好几年,2016年南海对峙,2022年055驱逐舰单挑航母群,2023年气球事件,都摸清了美国底牌。

中国从航天到六代机概念,全方位展示,就是逼美国回应。看看五角大楼发言人赖德的话:“我们无意与中国搞军备竞赛。”这不是不想,是没能力。美债高企,裁撤公务员省钱,哪有余力拼科研?

总的来说,这转变是必然。

实力积累到这份上,藏不住,也没必要藏。

世界乱,中国稳,大家受益。

全球秩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大宗商品周期是否准备好飙升? 和讯网

来源:斋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