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百日记者会上做出明确表态,如果协议条款不能保障韩国利益,韩国绝不会签署。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9月11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就职百日记者会上做出明确表态,如果协议条款不能保障韩国利益,韩国绝不会签署。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迎来就职百日
这番回应针对的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提出的二选一最后通牒,要么接受美国条件签署协议,要么面临高额关税制裁。
图|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此举打破了韩国在美韩贸易关系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美国要求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并规定90%收益必须归美方所有,甚至还以移民问题为由突击逮捕韩国企业派驻美国的技术人员。
图| ICE等执法机构对现代汽车-LG新能源合资电池厂展开大规模突击搜查
这场贸易争端始于4月,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对韩国输美商品加征25%的“对等关税”,覆盖汽车、半导体、家电等韩国支柱产业。
汽车行业在韩国有50万人直接就业,若关税落地,现代、起亚等企业每年将损失超70亿美元。
为挽救出口,韩国紧急组建谈判团队,由财政部长具允哲、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金宗官牵头,历经11轮视频会谈、3次赴美磋商。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7月时,双方曾达成初步框架。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并采购10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美国则将关税降至15%。
但到了8月下旬谈判进入细节阶段时,美方突然加码,要求3500亿美元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且项目本金收回后,90%的利润归美国所有。
面对美国的压力,韩国政府并非简单采取对抗策略,而是提出了一套富有战略智慧的替代方案。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美国白宫进行会晤
其核心内容包括1500亿美元定向投资造船业、2000亿美元分领域推进合作,且主要采用贷款担保形式。
这一方案的巧妙之处在于,贷款担保形式确保韩国对资金流向保持控制权。
聚焦造船业这一韩国优势领域,可以避免资金过度流入美国主导产业。通过分领域推进的策略保持政策灵活性。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视察韩国韩华集团收购的造船厂
韩国总统政策首席顾问Kim Yong-beom解释,如果按照美国的要求,韩国将不得不从外汇市场购买3500亿美元,向市场注入大量韩元来购买美元会导致韩元兑美元汇率飙升,从而危及外汇市场的稳定。
美韩同盟源于朝鲜战争,其标志是1953年10月双方签署的《共同防御条约》。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韩同盟的主要特征是“美主韩从”。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访问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
美国在同盟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完全掌握战时作战指挥权,全面影响和控制韩国军政。
而韩国对美国表现出高度依赖性,在国家安全、对外交往、经济重建等领域完全依赖于美国的政治支持和无偿援助。
截至60年代末,美国共向韩国提供了40多亿美元的直接援助,占韩国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驻韩美军兵力一度达到22万人之多。
图| 韩国京畿道平泽,驻韩美军乌山空军基地
李在明的前任尹锡悦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对美政策。尹锡悦政府将“亲美亲日”作为外交政策的重要方向,积极推动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的深化。
在历史遗留问题上,尹锡悦政府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试图搁置韩日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如在慰安妇、领土争端等问题上做出妥协。
这种做法旨在为韩日关系解冻,进而构建更为紧密的美日韩三边安全同盟。
图|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
尹锡悦还寻求废除文在寅政府对华做出的“三不”承诺,计划进一步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这些政策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战略安全利益,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对。
2024年12月尹锡悦宣布韩国进入紧急状态并戒严后,国会随即发起对尹锡悦的弹劾。
4月4日上午,韩国宪法法院以8比0全票通过弹劾案,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继朴槿惠之后第二位被罢免的总统。
图| 韩国总统尹锡悦开始发表对国民谈话
尹锡悦被罢免后,美韩同盟关系面临重新调整与定位的关键节点。共同民主党党魁李在明的对外政策思路与尹锡悦并不相同,这使美韩关系出现了不确定性。
李在明上台后,一改尹锡悦政府的亲美政策,展现出更加自主的外交姿态。这种转变并非偶然,而是美国近期一系列过激行为所致。
近期美国以移民问题为由,突击逮捕韩国企业派驻美国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本是韩国企业为保障在美工厂正常运营而派遣的专业人才,美国却以移民问题为由实施抓捕。
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行为,暴露出美国试图通过安全牌向韩国施压的真实意图。
近年来,韩国企业在美投资屡遭限制,从半导体到汽车产业,美国频繁以国家安全为由设置障碍,早已积累了大量不满情绪。
图| 300多名被美国以涉嫌“非法居留”为由抓捕的在美韩企韩籍员工11日获释
这些措施引发了韩国国内的反美情绪。
韩国企业界人士表示,无论李在明接受不接受现有协议,韩国企业所面临的损失都是无法挽回的。
值得关注的是,韩国近期叫停了对菲律宾7000亿韩元贷款计划。表面看这与美韩谈判无关,实则传递出韩国寻求外交自主化的强烈信号。
传统上,韩国的对外援助和投资往往需要配合美国的印太战略,即便存在风险也难以拒绝。而此次以反腐考量为由叫停贷款,明确展现了韩国利益优先的新外交原则。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通商交涉本部长吕翰九9月15日表示,韩方正与美方就具体议题紧锣密鼓地进行磋商,力求尽快解决韩国输美汽车关税税率高于日本的不利局面。
图| 李在明总统在龙山区总统府举行的国务会议上发表讲话
分析人士认为,韩国之所以能够采取如此强硬的立场,主要基于几个因素。韩国国内反美情绪持续升温,民众普遍支持政府维护国家利益。
韩国在半导体、动力电池等关键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全球地位,这使得美国难以采取极端报复措施。
特别是在全球芯片短缺和新能源转型的背景下,美国更需要维护与韩国的产业合作。
图| 韩国民众抗议美日韩联合军演“自由之刃"
从地区格局来看,韩国的这一转变可能产生深远影响。
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长期依赖施压与让利相结合的策略,而韩国的反抗可能引发示范效应。
例如日本国内对美国收益归美条款同样存在强烈不满,韩国案例可能促使日本重新评估对美政策。
图| 日本前首相石破茂
同时,韩国寻求更大自主空间,也为中国、东盟等经济体提供了新的合作机遇。
对于中国、东盟等经济体而言,韩国寻求战略自主的新动向,也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1.《李在明就职百日记者会:不会与美达成任何幕后协议,绝不违背国家利益》2025-09-11 21:19 |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新闻分析:突击抓捕在美韩企员工 特朗普政府有何盘算》2025-09-09 13:03 | 来源:央视新闻
3.《韩国叫停7000亿韩元对菲贷款,菲律宾急否认:根本没这笔贷款》2025-09-12 21:48 | 来源:观察者网
4.《美韩贸易协定出现新变数!韩国提议“无限额货币互换”》2025-09-15 11:54 | 来源:财联社
来源:老王健康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