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少人靠拍猫狗剧情视频做起了副业,有的每月能赚两万,背后是技术普及、平台推荐和观众爱看的合力推动。
猫猫狗狗成了短视频主角,穿西装、戴皇冠、演剧情,点赞量轻松破万,播放量动辄上千万。
AI宠物短剧这个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冷门概念变成流量风口。
不少人靠拍猫狗剧情视频做起了副业,有的每月能赚两万,背后是技术普及、平台推荐和观众爱看的合力推动。
这个领域真的是“低门槛高收益”的机会窗口吗?是否人人都能借助AI工具轻松变现?我们从真实案例中找寻答案。
门槛真的低吗?技术易学不代表内容简单。
AI宠物短剧之所以被大量普通用户尝试,很大程度得益于AI工具的普及。
2025年初,DeepSeek、豆包等AI工具火了,只需输关键词选风格,就能快速生成猫狗拟人图,反复几次就能出效果。
可真正将一条AI宠物短剧发布出来,流程远不止如此。
剪辑师张磊用AI做图加上自己剪视频的本事,春节期间做了个“宠物打工”短剧,前几条没人看,但他坚持打磨内容,终于有一条被平台推荐,播放量破十万。
这条视频带来了第一波粉丝,也让他意识到:门槛低的是生成画面,门槛高的是讲好故事。
制作流程包括写脚本、确定剧情节点、选择宠物形象、反复试错生成AI画面、剪辑成片、配文案与音效。这一整套流程,不仅考验创意,更考验执行力。
流量狂欢能否转化为持续收入?
如果仅从流量数据看,这条赛道确实诱人。
抖音上《小比熊勤工俭学为父分忧》点赞超40万、转发60万,评论破2万,不少账号合集播放量上百万;据《盐财经》报道,有机构用AI打造宠物IP,首月广告收入就超50万。
但这类案例属于头部少数。
张磊的账号粉丝三四万,每月稳定赚两万,靠橱窗带货、小游戏广告和宠物产品推广。
他说,没内容更新和质量保证,赚钱很难持久。
想靠广告赚钱并不容易,小游戏推广要看账号数据,宠物品牌也只选人设清晰的创作者;知识付费更复杂,还得搞“收徒-转化-卖课”那一套。
平台推流也并不稳定。一条内容火了,下一条是否能延续热度没有标准答案。在短剧这个算法驱动的体系中,内容疲劳和创意枯竭是常见问题。
真正稳定的竞争力,仍是内容质量。
张磊说,AI能画图但剧情还得人来编,他做“猫咪实习生”系列拍到第三集观众就腻了,改成“宠物恋爱喜剧”才继续火下去,他觉得:“现在谁都能做AI猫狗短剧,但不是谁都能让人追着看。”
内容的延展性,是能否从短期热度走向长期IP的关键。
背后的市场支撑:不仅是风口,更是产业变化。
毕马威报告中说,中国宠物市场从2015年不到1000亿涨到2025年超8000亿,宠物内容有市场基础,AI短剧就是用技术放大创意的一种新形式。
行业开始拓展,除了宠物品牌,小游戏、快消、美妆等广告主也盯上了AI宠物IP,不少账号还做起了知识付费、粉丝群和周边产品。
这说明,赛道虽新,但正在快速产业化。
门槛不等于出路,内容仍是核心竞争力。
AI宠物短剧能火,是技术、平台和内容碰到一起的结果,门槛低了,观众爱看轻松剧情,这条赛道在2025年确实聚起了流量。
能否变现,能否持续,最终还是回到内容本身。
正如张磊所说:“AI再强,也只是工具。内容如果跟不上,红利期也撑不过几个月。”
2亿播放的背后,是无数次试错。副业月入2万的故事里,也有许多未被看到的打磨与等待。
这个领域看起来热闹,实际上只有内容扎实、节奏稳定、观众共鸣强的账号,才能真正留下来。
AI宠物短剧,不是一个轻松赚快钱的机会窗口,而是一场拼创意、拼执行的内容持久战。
来源:内科医生小红姐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