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胸痛救治能力!河南34家医院签约合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21:01 1

摘要:2024年年底,河南省累计建成胸痛中心395家,其中231家通过国家级认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的平均用时缩短至62分钟,成功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创新打造的“省—县—乡—村”四级高血压防治体系落地生根,部分县域推行的“三高共管”模式更将血压达标率提升

9月12日,河南省县域医院胸痛救治能力提升项目启动会暨首批合作医院签约仪式在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举行。首批34家医院携手打通生命通道“最后一公里”。

2024年年底,河南省累计建成胸痛中心395家,其中231家通过国家级认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从入院到血管开通的平均用时缩短至62分钟,成功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创新打造的“省—县—乡—村”四级高血压防治体系落地生根,部分县域推行的“三高共管”模式更将血压达标率提升至50%,稳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县域医疗资源相对薄弱、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的问题,仍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教授高传玉说,项目将以“示范引领、提质扩面、全域覆盖”为路径,分批次推动县域医院参与,最终实现100家县域医院签约合作,构建覆盖全省重点县域的心血管健康守护矩阵。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健康处处长戴能光与河南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郭智萍共同为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宝丰县人民医院、郸城县中医院等首批34家合作医院授牌。

为推动项目落地见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将通过多维度举措为合作医院提供全方位支持:以技术“传帮带”强化基层诊疗能力,用远程医疗“隔空问诊”打破空间壁垒,凭首诊转诊“绿色通道”畅通救治流程,靠人才培养“量身定制”夯实队伍根基,借科研协作“并肩攻关”探索适宜模式,与合作医院携手打造“省级帮扶+县域联动+达标赋能”的协同救治新模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张伟丽围绕《河南省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展开深度解读。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教授张静聚焦《区域协同心源性休克患者IABP及ECMO的启动及支援》主题,详细讲解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高级生命支持技术的适用场景、启动时机与操作要点,重点强调“区域协同支援”的重要性。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教授郑晓晖以《PCI患者抗血小板使用探索》为题展开分享,从药物作用机制、临床用药原则、不良反应识别与处理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为提升县域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规范性与安全性提供了有力指导。

来源:健康河南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