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中国篮球还在为 NBA 赛场的杨瀚森欢呼时,另一颗内线新星已在欧洲赛场悄然爆发!22 岁的余嘉豪登陆西乙联赛仅三场,便用统治级表现征服球迷,让世界看到中国年轻中锋的强悍实力。
当中国篮球还在为 NBA 赛场的杨瀚森欢呼时,另一颗内线新星已在欧洲赛场悄然爆发!22 岁的余嘉豪登陆西乙联赛仅三场,便用统治级表现征服球迷,让世界看到中国年轻中锋的强悍实力。
余嘉豪(图片来自互联网)
首秀即惊艳!代表 Alega Cantabria 出战的第一场,余嘉豪仅用 20 分 16 秒,就交出 5 中 3、7 分 8 篮板的亮眼数据,其中 3 个前场篮板更是多次为球队抢下二次进攻机会。即便 4 罚 1 中的罚球表现略有瑕疵,但在欧洲联赛高强度的身体对抗下,这份首秀答卷足以打破外界对他 "适应慢" 的质疑。
第二场直接开启 "得分模式"!17 分的单场得分不仅刷新个人海外生涯新高,更在比赛末节命中关键三分,硬生生将球队从悬崖边拉回,拖入加时赛。从首秀的替补轮换到这场的 "关键先生",上场时间的增加、出手权的提升,背后是教练组对他实力的绝对认可。
最新一战更显巨星潜质!面对强敌,余嘉豪在 19 分钟内高效贡献 10 分 4 篮板 1 助攻,6 罚全中的罚球表现完美纠错。更遗憾的是,他本已命中绝杀球,却因裁判误判超时被取消 —— 即便如此,+6 的正负值仍并列全场最高,成为球队输球却不输阵的核心支柱。三场战罢,场均 11.3 分 7.7 篮板的数据,让他在西乙同位置新秀中稳居前列。
谁能想到,如今在欧洲赛场如鱼得水的余嘉豪,曾因国家队的战术定位陷入低谷。此前在国家队,他因 2.26 米的身高导致移动速度受限,被固定为 "站桩型内线",可 X 型腿的生理特点让他硬凿内线时发力困难,最终表现平平,甚至被质疑 "难堪大用"。
但在西乙赛场,教练组彻底激活了他的潜力!针对余嘉豪的技术特点,球队设计了 "移动配合型" 战术:不再让他死扛内线,而是通过挡拆、策应带动进攻,同时利用他的身高优势在篮板端卡位抢板。这一调整让余嘉豪彻底释放 —— 既能在篮下接球轻松得分,又能外弹策应助攻队友,甚至偶尔命中三分,成为攻防两端的 "多面手"。
从首战替补登场到第二场关键时刻留在场上,再到第三场成为球队正负值最高的球员之一,余嘉豪的战术地位飙升,背后是教练组对他的信任,更是他用实力赢得的认可。
在杨瀚森登陆 NBA 成为焦点时,余嘉豪闯荡欧洲联赛的意义同样重大 —— 他正在打破中国球员的 "海外发展局限"。此前中国球员海外镀金多聚焦 NBA,欧洲联赛因风格差异大、语言文化壁垒高,鲜少有人涉足。即便有尚平这样的球员曾征战欧洲,但受限于上场时间少、网络传播有限,未能形成广泛影响。
而余嘉豪的爆发,正在改变这一现状。他不仅成为首位在欧洲成年职业联赛站稳脚跟、持续输出的中国球员,更用场均 11+7 的数据证明:中国球员不仅能适应 NBA 的风格,也能在强调团队配合、身体对抗的欧洲联赛立足。
若他能持续保持状态,未来从西乙冲击西甲、甚至登上欧冠赛场,必将大幅提升欧洲球队对中国球员的关注度。届时,或许会有更多中国年轻球员将欧洲联赛作为海外发展的新选择,为中国男篮开辟一条 "欧洲新路径",打破过去单一依赖 NBA 的局限。
余嘉豪在欧洲赛场的爆发,不是偶然的昙花一现,而是实力与战术适配的必然结果。对中国男篮而言,这不仅是多了一位潜力内线,更是看到了海外发展的新可能。接下来,若他能继续打磨技术、稳定表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他在欧洲顶级赛场发光发热,成为中国男篮内线的 "新支柱"。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位 22 岁的年轻中锋,还能带来多少惊喜!
来源:洋葱头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