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索的数字孪生有多牛?填设计制造鸿沟,打破行业壁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20:15 1

摘要:然而在现实中,从设计到落地的环节,对生产厂家来说,往往更困难,因为落地意味着要消耗巨大的资金和无数次的测试,不过有家叫达索系统的公司,干的就是填这个“鸿沟”的活儿。

文|ho侯神

编辑|ho侯神

“文内所有信息皆出自权威媒体”

在咱们外行人眼里,制造业的难题应该是那些听起来就高深的技术。

然而在现实中,从设计到落地的环节,对生产厂家来说,往往更困难,因为落地意味着要消耗巨大的资金和无数次的测试,不过有家叫达索系统的公司,干的就是填这个“鸿沟”的活儿。

这公司说起来有点意思,二十年前就进中国了,出身还挺硬核,是从法国达索航空分出来的。

上世纪70年代,达索航空自己搞了套三维设计软件,到1977年干脆把软件部门独立出来,这就是现在的达索系统,同年诞生的CATIA,还是世界上最早的CAD软件之一。

都知道从航空业出来的东西,对精密和安全的要求肯定高,后来这套方法就扩散到汽车、船舶、建筑这些领域,大街上跑的十辆汽车里,有七辆的研发环节都跟它有关系,这渗透率是真挺夸张的。

达索系统最核心的思路,叫“数字孪生”,简单说就是用数学模型把物理世界的东西在虚拟里完整复刻一遍,从设计构思开始,就能在电脑里走一遍全生命周期。

他的步骤就是先建三维模型,再用多物理场分析验证性能,接着把制造工艺和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最后运营时还能让虚拟的跟实物实时对照,提前预测维护。

现在他们搞的GEN 7战略,还把AI嵌到每一步里,变成“工业AI”,相当于把几十年的工业经验炼成算法,以后迭代不用光靠老师傅的经验,靠数据和模型就行。

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不就是个软件工具,说的这么厉害,是不是噱头,毕竟很多企业也用过类似的设计软件,该出问题还是出问题。

但其实不一样,达索的关键是它有一整套软件矩阵,不是单打独斗。

比如CATIA负责三维设计,尤其擅长复杂的曲面和结构,像飞机机翼那种形状,用它画就靠谱。

SIMULIA能做力学、热学、电磁这些多物理场仿真,飞机飞的时候气流怎么流,用它模拟就能提前知道。

ENOVIA管产品全生命周期,谁改了设计、哪个零件来自哪,都能追溯,合规性也有保障。

DELMIA更有意思,能建个虚拟工厂,生产线怎么摆、流程怎么走,先在虚拟里试,避免真实工厂里机器摆错位置、流程卡壳的麻烦。

还有BIOVIA,专门给生命科学用的,比如蛋白质折叠这种复杂的生物问题,也能靠它建模分析。

这些软件都围着同一个数字模型转,设计、仿真、制造、运营不再是各干各的,而是串成一条线,自然就少了很多麻烦。

还有人可能会问,这套东西听着就贵,中小企业能不能用,会不会只是大企业的专属工具。

客观说,早期这类工业软件确实门槛高,但现在也在慢慢下沉,对于需要搞复杂制造的企业,哪怕前期投入一点,能省掉后期大规模生产的良品率损失、实物验证的成本,其实是划算的。

所以不是说只有大企业能用,而是有这类需求的企业,用对了就能解决大问题。

其实换个角度想,数字孪生这事儿最让人感慨的,是它把那些我们觉得“没法算”的复杂东西,变成了可计算、可预测的秩序。

就拿生命科学来说,达索搞的“Living Heart”项目,建了个特别精细的虚拟心脏,医生想模拟心律失常、瓣膜缺陷,不用在病人身上试,在虚拟心脏上就能试手术方案。

医疗器械厂商想知道关节假体用久了会不会坏,药企想测试药物分子怎么起作用,都能在虚拟器官上做,研发周期一下就短了。

现在他们还往脑科学走,跟科学家合作建虚拟大脑,以后研究癫痫、帕金森这些病,就能在虚拟里先搞清楚机理,再找治疗办法。

你看,血液是流体、神经是电化学、肌肉骨骼是力学系统,再复杂的生命,居然也能被建模、被仿真,这种把“未知”变成“可控”的能力,真的挺让人震撼的。

它那套软件矩阵,就像游戏里的“全能工具箱”,缺了CATIA没法设计,缺了SIMULIA没法测试,缺了DELMIA没法运行,少一个都玩不转。

之前制造业常有的“设计画饼、制造吃瘪”的情况,有了这套工具,就能少很多苦。

说到具体的例子,今年制造业高峰论坛上,达索跟广汽高域的合作就挺典型,高域是广汽2024年刚孵化的品牌,专门做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就是咱们说的飞行汽车。

高域有两款产品,GOVY AirCab是多旋翼的,跑城市短途,GOVY AirJet是复合翼的,做城际摆渡。

它既要满足航空的高安全性,又得像汽车一样能大规模生产、控制成本,而且它70%的零件都来自汽车供应链,国产化率能到90%,怎么把汽车零件和航空标准捏合到一起,就是个大问题。

高域就找了达索,航空业不是要适航认证吗,每一步都得可追溯,这个系统就能搞定,然后是虚拟孪生,直接做了百万小时级别的飞行仿真。

为高域省了不少钱,它的的CEO苏庆鹏说“设计是为运营服务的”,这句话特别实在,而数字孪生刚好能做到这一点,让设计和运营提前“对齐”。

从航空到汽车,从心脏到大脑,达索其实一直在干同一件事,把复杂的世界变成模型,再用算力去优化,这是因为当所有东西都能抽象成方程和模型,行业之间的壁垒就没那么厚了。

对于制造业来说,它解决的不只是设计和制造的鸿沟,更是让整个产业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这可能就是未来制造业的方向吧。

来源:ho侯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