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刚解密的澳大利亚外交电报显示,1965年的马来西亚领导人曾经警告英联邦盟友——如果新加坡敢跟印尼或者北京有什么"小动作",马来西亚军队随时准备开进新加坡。
你知道吗?新加坡独立后的第一周,差点就被马来西亚给军事占领了。
刚刚解密的澳大利亚外交电报显示,1965年的马来西亚领导人曾经警告英联邦盟友——如果新加坡敢跟印尼或者北京有什么"小动作",马来西亚军队随时准备开进新加坡。
"看到这份文件时我真的震惊了。"洛威研究所东南亚项目研究员阿卜杜勒·拉赫曼·雅各布说,"马来西亚居然准备采取军事行动,这在新加坡历史上简直是个'哇'的时刻。"
那时候的新加坡,手里只有两个步兵营,士兵大部分还是马来西亚人。要是真打起来,那画面简直不敢想象。
CNA的两集纪录片《分离:解密》挖出了大量私人信件、目击者证词和绝密文件,让我们看到了新加坡独立背后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这部片子周二就要播出了。
韩福光说得好:"要是好莱坞制片人想拍政治剧,都编不出这么精彩的剧本。"
喝着酒签下的国运
1965年8月6日晚上,新加坡财政部长吴庆瑞和律政部长巴克在吉隆坡见马来西亚副总理拉扎克,准备敲定分离协议。
打字员不熟悉法律用语,错误百出,进度慢得让人抓狂。最后还得从新加坡驻吉隆坡办事处叫人来帮忙。
酒一杯接一杯地喝,文件一页接一页地改。巴克后来回忆说:"我们吃吃喝喝到半夜过后,文件终于准备好了。"
几乎没人仔细看最终稿。巴克说:"我有点醉了,但还是决定读一遍协议,免得出错。拉扎克问我怕什么,毕竟是我的打字员打的文件。我就不读了,直接签字。"
李光耀后来把这次签字称为"不流血政变"——就在英国人眼皮底下完成了政治革命。
英国人到最后一刻才知道
第二天傍晚,英国驻马来西亚高级专员安东尼·海德爵士慌了。他刚听说第二天早上马来西亚要把新加坡踢出去。
他跳上车在吉隆坡到处找人确认消息。最后在一家屋顶餐厅堵到了东姑,恳求他推迟24小时。
东姑和同僚们的态度,用海德的话说,"像明知故犯的罪人一样固执"。
马克·弗罗斯特认为,英国人以为李光耀和东姑都是英式教育出来的律师,肯定能找到共同点。"英国人完全误判了这两人在政治上的差异。"
李光耀主张各族平等的"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东姑的巫统党却坚持马来人至上。理念差距太大了。
那一夜,紧急电报像雪片一样飞往伦敦。英国首相威尔逊连假期都不过了,急忙赶回白厅处理危机。
这事儿让海德爵士的仕途彻底完蛋,英国的区域战略也泡汤了。
李光耀真的怕被暗杀
分离前几周,巫统强硬派对李光耀的敌意越来越强。解密信件显示,他曾对英国官员说:"比起警察凌晨三点来敲门,我更怕哪天马来人给我看的不是握手,而是巴冷刀。"
分离后,李光耀的安保升级了。他家在欧南路,太容易被袭击。防弹玻璃还在制作中,只好先在窗户上装钢板应急。
李光耀夫妇暂时搬到樟宜别墅,挨着英国皇家空军基地。孩子们继续住欧南路上学。
独立才两周多,他的担心差点成真。8月26日,警方破获了一个暗杀阴谋——雅加达的新加坡人民革命党想通过武装叛乱建立共产主义国家,计划包括刺杀部长、警官,李光耀肯定也在名单上。
警方最终逮捕了20名特工,粉碎了叛乱。
"现在很难想象当时的情况,"沙希·贾亚库马尔说,"但那时候,我们现在称为新加坡的整个事业,可能因为一次暗杀就完蛋了。那就是新加坡的末日。"
那段哭泣的镜头差点被剪掉
今天,李光耀流泪解释分离的画面已经成了新加坡历史上最难忘的瞬间。但这个镜头差点就播不出来了。
李光耀曾要求新加坡电视台台长拉曼剪掉这段。拉曼劝他再考虑考虑,镜头才保留下来。
"这让新加坡人看到了多么绝望的时刻,连李先生都崩溃了,"当时11岁的比拉哈里·考斯甘说,他是拉曼的儿子。"这帮助团结了人民。"
李光耀的眼泪不只是三个不眠夜的疲惫。还有愧疚。
"李光耀在记者会上哭了,因为他对留下那么多相信他的人感到愧疚,"沙巴第一任首席部长的女儿法丽达·斯蒂芬斯说。
她父亲唐纳德·斯蒂芬斯就是感到被背叛的人之一。他在给"哈里"的信中写道:"做梦都没想到哈里·李光耀会是个逃兵。现在我发现,这个朋友、这个偶像,原来是用廉价黏土做的。"
登加空军基地里藏着核武器
解密文件显示,那个年代秘密真不少。比如,登加空军基地是英国冷战核战略的关键节点。
早在1958年,登加就被选为该地区最适合部署V型轰炸机的基地——这种飞机专门携带核弹头,用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
一份备忘录写道:"要保住我们在远东的地位……V型轰炸机必须能从新加坡起飞。该地区没有其他机场能满足这个要求。"
合并时,计划已经成真。1963年的解密文件说:"新加坡已经有核武器了。"
机组人员接受了处理核武器的训练,但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英国官员被告知,如果有人问起就展示"假武器",再追问就说"无可奉告"。
连东姑都被蒙在鼓里。承认新加坡成了核武器基地的政治代价太高了,哪怕对当地领导人也不能说。
1965年分离让伦敦紧张坏了。一夜之间,英国最致命的武器可能就放在一个脆弱的新独立国家的土地上了。
六年后,大部分英军撤了。但那些核弹头怎么处理的,在那儿待了多久,至今都是谜。
来源:古今妙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