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保壳豪赌!高管连夜跑路,白酒业退市倒计时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9:55 1

摘要:可今年上半年,它只赚了2824万,连红线的十分之一都没到,相当于跑马拉松只跑了1公里,剩下的9公里得在4个月里跑完,这速度怎么追?

“屋漏偏逢连夜雨”,上海贵酒这半年太糟心:营收才2824万,离3亿退市红线差近9倍,还净亏6800万。

实控人韩啸被抓、副董陈琪等高管又跑路,只剩4个月时间,行业还在寒冬里,这道保壳坎它能迈过去吗?

先说说最紧急的事——钱。上交所规定,要是2025年营收不到3亿,还亏着钱,上海贵酒就得退市。

可今年上半年,它只赚了2824万,连红线的十分之一都没到,相当于跑马拉松只跑了1公里,剩下的9公里得在4个月里跑完,这速度怎么追?

更要命的是,钱还收不回来。2023年底,它关联的海银控股理财暴雷;到了2024年9月,实控人韩啸直接被抓了,涉嫌非法集资,现在案子都移到检察院了,他手里64.8%的股份也被冻结。老板出了事,经销商哪还敢拿货?

之前承诺的返利、返货兑不了现,大家都怕踩坑,补货、备货全停了,营收自然掉得厉害,资金回流也断了,最后连市场推广的钱都没了,越亏越狠,陷入死循环。

现在负责扛事的是陈琪,他本来是副董事长,还代行董秘的活,可最近也申请辞职了,连带着副总经理孙文、刘智涛也走了。

核心团队都快散了,这保壳的事儿,谁来盯?

上海贵酒的苦,不光是自己的问题,整个白酒行业都在熬寒冬。

中国酒业协会的报告说,2025年是“三期叠加”——政策管得严,不敢乱投钱;消费者不怎么买贵酒了,消费在转型;大企业还在抢市场,中小品牌根本挤不过去。

数据更扎心:行业里的酒,平均要放900天才能卖出去,相当于两年半,库存堆得比山还高;60%的酒企都在“价格倒挂”,卖一瓶亏一瓶。

上海贵酒本来就是中小品牌,在这种环境里,更是被挤得没路走。

就像小区里的小超市,旁边开了大商场,自己货卖不动,还得跟人家拼价格,能不亏吗?

为了保壳,上海贵酒也想了不少办法,可细看下来,都像“隔靴搔痒”。

先是清理库存,推出“折扣包销计划”,把两年没卖动的酒、快过期的酒便宜卖,可到半年报时,库存才降了7.07%,根本没清多少;然后想做B端生意,推出“企业接待酒”“股东定制酒”,可这刚起步,没多少企业愿意合作;线上也搞了直播,在抖音、拼多多开了近百场,可没流量没粉丝,卖不出多少货;最后说要找战略投资者,可现在行业这么冷,谁愿意接一个老板被抓、营收差一大截的公司?

这些招儿,看着热闹,可没一个能快速补营收的。4个月时间,要从2800万冲到3亿,除非出现奇迹,可奇迹哪有那么容易来?

上海贵酒的保壳战,看着是一家公司的危机,其实是无数中小酒企的缩影。

在行业寒冬里,它们没资源、没资金,稍微出点岔子就可能倒下。

现在离年底越来越近,上海贵酒能不能跨过3亿红线,还是个未知数。

但不管结果如何,它的困境都在提醒我们:中小企业想在寒冬里活下去,真的太难了。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