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注意过,海边的潮水总是有规律地涨落?无论是浩瀚的大海还是静谧的海湾,潮水的进退仿佛有着某种神秘的节奏。其实,这并不是偶然,而是自然界最古老、最可靠的力量之一——潮汐。这种力量,不仅塑造了海岸线,还影响着渔民的作息,甚至在人类历史上,潮汐还曾经推动过古老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上图:位于北爱尔兰斯特兰福德湾的世界首个商业规模并网潮汐流发电机——SeaGen。摄影:Fundy (CC BY-SA 3.0)
本文约4200字,阅读约8分钟
你有没有注意过,海边的潮水总是有规律地涨落?无论是浩瀚的大海还是静谧的海湾,潮水的进退仿佛有着某种神秘的节奏。其实,这并不是偶然,而是自然界最古老、最可靠的力量之一——潮汐。这种力量,不仅塑造了海岸线,还影响着渔民的作息,甚至在人类历史上,潮汐还曾经推动过古老的磨坊转动。而今天,我们人类开始用它来发电,让这股自然的“韵律”成为了现代社会能源供给的一部分。
潮汐发电,听起来似乎是个高深的科技,但实际上,它的原理非常直观,就是把海水的涨落或者流动转化成电能。这项技术虽然比风能、太阳能的应用时间短,但它却有着独特的优势,比如稳定、可预测,不会像风力发电那样“风来了才有电”,也不像太阳能那样“靠天吃饭”。那么,潮汐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人类又是如何将这股力量转化为电能的呢?
潮汐发电的原理——自然的力量
潮汐的形成,说简单点,就是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拔河”游戏。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会把地球上的海水拉高,形成我们看到的潮汐现象。尤其是月球,它离地球近,影响最大。白天,我们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而海水的涨落也是有规律的,这就是因为地球在自转,而月球在“拉扯”着海水。当太阳和月球的引力方向一致时,潮水涨得最高,这叫“大潮”;而当两者的引力互相抵消时,潮水就不会涨那么高,这叫“小潮”。
潮汐能,其实就是海水在涨落过程中所蕴含的能量,主要分为势能和动能两种。“势能”可以理解为海水被举起来后所拥有的能量,而“动能”则是海水流动时的能量。潮汐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这两种能量,把它们转化为电能。
上图:韩国京畿道的始华湖潮汐发电站,该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能发电设施,总装机容量达到254兆瓦。图源:핑크로즈(CC BY-SA 2.0)
要想用潮汐发电,科学家们设计了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拦河坝式”,一种是“涡轮式”。
第一种,也就是潮差能发电(拦河坝式),它的思路跟水坝发电比较类似,就是利用潮水涨落的高度差,来发电。建造一个拦河坝,把海水拦住,等到潮水涨高的时候放水,推动涡轮转动,就能发电了。这种方式虽然稳定,但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说,有可能会影响鱼类的洄游。全球第一个大型潮汐发电站——法国的朗斯潮汐发电站,就是采用这种技术,它已经稳定运行了几十年。
第二种是潮汐流能发电(涡轮式),它的思路更像是风力发电,不过风力发电是靠风吹动叶片,而潮汐流能发电是靠海水的流动推动水下的涡轮机。这种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而且适合水流速度较快的地方,比如英国、加拿大等地都在研究这项技术。著名的SeaGen潮汐流能发电项目,就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潮汐能技术,比如潮汐潟湖发电,它的原理和拦河坝式类似,但建造的是封闭的人工潟湖,能够减少对自然海域的干扰。
©Linda Wong |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CC BY-SA 4.0)
“蓝色能源”的潜力
潮汐发电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它的规律性。
要知道,潮汐就像钟表一样,几乎是精确到秒的。这可不是太阳能和风能能做到的。你想,风能有时会无风,太阳能到晚上就没有光了,但潮汐几乎没有这种烦恼。我们甚至可以提前几十年预测潮汐的变化,像排班一样知道何时“上班”,什么时候能发电。所以,潮汐发电的可预测性,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发电计划也能更有保障。
另外,潮汐发电的稳定性也让人放心。咱们都知道风能有时候会忽大忽小,太阳能也得看天气和时间,但潮汐发电不同。潮汐就像大海的“心脏跳动”,它有自己的节奏,不会突然消失。每天的涨潮和退潮都会如期而至,完全不像风能那样有时一阵风就带走了发电的希望,也不会像太阳能一样,夜晚来临就“休息”。稳定性强,这对于电网的调度和保障供电非常重要。
再来说说环境方面,潮汐发电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碳,从减碳、应对气候变化的角度讲,它是地球的“环保小卫士”。相比那些需要大量燃烧化石燃料的发电方式,在这个方面来讲,潮汐发电更像是一位“无声的英雄”,默默为保护我们的环境贡献力量。没有废气,也没有噪音,帮助我们减少对煤、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让地球变得更绿色。潮汐发电,真的算得上是现代的“绿色能源”代表之一。
此外,潮汐发电的能量密度非常高。在合适的地方,每平方公里的海域可以产生的电力,比风能和太阳能更高。简单来说,在同样的区域,潮汐发电能带来的电力可能比风能和太阳能更多。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利用潮汐这个庞大的能量来源,创造更多的电力供应,特别适合一些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地方。所以,潮汐发电不仅环保,而且高效!
上图:位于北爱尔兰斯特兰福德湾的世界首个商业规模并网潮汐流发电机——SeaGen。摄影:Fundy (CC BY-SA 3.0)
不过,潮汐发电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最明显的,就是技术成本高。往往,建造潮汐发电站需要大量资金,而且维护成本也不低,毕竟设备长期泡在海水里,容易被腐蚀。
第二个缺点是,潮汐发电可能会影响海洋生态,比如拦河坝式发电站可能会改变水流模式,影响鱼类洄游和泥沙沉积。
从选址上看,潮汐发电站的选址很受限制,必须在潮差较大的海岸或者水流速度快的地方才有用,从它的适用范围来讲,就远不如风能、太阳能广泛了。
2020年10月22日,纽约市罗斯福岛海岸附近的罗斯福岛潮汐能(RITE)装置,该装置包含三个Verdant Power水下35千瓦涡轮机,安装在一个三角形底座(称为TriFrame)上。图源:Kches16414(CC BY-SA 4.0)
划算不?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查阅了多方资料,发现,目前潮汐发电的成本相对还是比较高的,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它还没有成为主流可再生能源之一的重要原因。
潮汐发电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不仅仅是因为设备本身的高昂价格,还因为相关的技术还在不断发展中。不过,有研究表明,公众对于潮汐能的支持还是非常积极的,大家愿意为这种绿色能源的研发、创新出钱。当然了,由于潮汐发电的技术相对较新,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初步阶段,估计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未来,这些高成本可能会有所下降(甚至是大幅度的下降也说不定)。
潮汐发电的成本效益,其实也和安装地点有很大关系。不同地区的潮汐流速和潮差大小不同,因此发电的效果和经济回报也会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评估一个潮汐发电项目是否划算,有一个叫做“吉布拉特比率”的指标,这个比率是通过将堤坝的长度除以年发电量来计算的。简单来说,如果在合适的地方安装潮汐发电设备,可以合理预见到它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本。好消息是,随着设计的简化,像正交涡轮这样的新型设备能够大幅节省成本,提高效率,还能减少金属材料的消耗,这意味着,每个发电单元的生产周期变短,性价比更高。不过,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也可能会对潮汐发电产生潜在风险,未来潮汐的特点变化,可能影响到发电的稳定性。
中国的潮汐发电技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兆瓦级潮汐能开发能力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中国就开始探索潮汐能利用,浙江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已稳定运行40余年,累计并网发电超2.5亿度。近年来,中国的潮流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如浙江舟山的LHD潮流能发电站,已连续运行超过91个月,总并网电量超774万千瓦时,单台容量最大的“奋进号”机组也创造了国际领先的运行纪录。
另外,细心的“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读者们可能注意到了,刚刚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我国政府层面正积极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通过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潮汐能与海洋产业融合,为沿海地区提供稳定的绿色能源,并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南太平洋海上风光。©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新型海洋能源,未来可期
尽管面临挑战,但潮汐发电依然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能源转型,潮汐发电有望成为重要的补充能源。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投资潮汐能技术,并探索如何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有一些国家正在研究新型防腐材料,以延长设备寿命,还有的国家在开发人工智能优化潮汐发电站的运行方式,提高发电效率。
未来,潮汐发电还有可能和其他海洋能技术结合,比如波浪能、温差能等,打造更全面的海洋能源系统。此外,一些科学家还在探索如何将潮汐发电与海洋生态保护结合,比如在发电站附近建设人工鱼礁,让发电和生态保护双赢。
纵观利弊得失,可以认为,潮汐发电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充满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它的稳定性、可预测性和清洁特性让它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目前仍然存在技术和成本上的挑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变化,潮汐发电或许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像几百年前人类第一次利用水流推动磨坊一样,我们正在一步步学会如何让自然的韵律服务于人类社会。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灯光、手机、甚至是工厂,都能依靠潮汐的力量持续运转,让这股“蓝色能源”真正造福世界。
上图:位于浙江舟山的LHD海洋潮流能发电站。图源:自然资源部
思考题·拓展思维
Q1、虽然潮汐能是受月球、太阳引力驱动的自然现象,但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会怎样影响潮汐发电站的效能和长期运行?你觉得,在未来几十年内,如何通过科学模型来预测这些变化,并采取适应性措施保证潮汐发电的持续性?
Q2、虽然潮汐发电的可预测性为其稳定性提供了保障,但如何有效解决潮汐发电的时段性波动问题,特别是在潮汐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之间的协调与互补?现有的电网技术如何适应潮汐发电的独特特性,尤其是如何在潮汐能峰值和谷值之间实现高效的能源存储与传输?
Q3、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依赖程度的提升,潮汐发电能否成为区域能源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岛屿国家和远离大陆的地区,如何通过潮汐发电技术的应用,提升这些地区的能源独立性?潮汐能在提供稳定电力供应的同时,如何与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技术形成高效的综合能源系统?
Q4,随着潮汐发电技术的成熟,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经济评估体系,来衡量项目的长期收益和风险?除了前期高昂的建设成本,你认为,对于潮汐发电的运营、维护以及潜在的环境修复成本,应如何纳入全面考虑?针对不同地区的政策、市场和资源条件,潮汐发电(特别是我国)如何找到可持续的商业化路径?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文 | 王海诗(Amphitrite Wong)
编辑 | Linda Wong
排版 | 绿叶
【引用本文】
王海诗.潮汐发电是什么?.海洋与湿地.2025-04-09
全球环境治理·海湿前瞻
Mainstreaming OceanWetlands
背景图:北极科考期间,在格林兰西北部的北冰洋,划船从一个岛屿到另一个岛屿,研究因纽特人传统的捕鲸文化(聚焦一角鲸、白鲸、弓头鲸和海豹)。 ©摄影:王敏幹(John MK Wong)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idal_power
https://renewablesnow.com
人民日报:深蓝中蕴藏绿色能量(2025-03-17)
https://economy.gmw.cn/2025-03/17/content_37909982.htm
人民网:海潮涌绿电生 我国海洋能加速规模化利用(2025-02-27 )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