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没了怎么办?用药就能长回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9:49 3

摘要:牙齿没了怎么办?除了用假牙、种植牙来弥补一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近期科学家在牙齿再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只需用一点药,就能重新长出一颗正常形态的牙齿,过去已经在动物身上做过验证。今年9月份已经开始人体实验了!这是世界上首个用于人类牙齿再生的药物临床试验。为什么

牙齿没了怎么办?除了用假牙、种植牙来弥补一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近期科学家在牙齿再生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只需用一点药,就能重新长出一颗正常形态的牙齿,过去已经在动物身上做过验证。今年9月份已经开始人体实验了!这是世界上首个用于人类牙齿再生的药物临床试验。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鲨鱼一样不停地长出新牙齿呢?其实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哺乳动物,都已经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失去了牙齿再生的能力。不过好在我们人类还保留了一次换牙的机会,不过一些啮齿动物比如小鼠就比较惨了,它们一生只会长出一套牙,掉了就永远失去了这颗牙齿。

让人长出新牙齿,是每个牙医的梦想。除了受伤可能会掉牙之外,像生病、年纪大了都有可能会掉牙,但其实有很多人,从一出生牙齿就比别人少。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陆续发现了一些和牙齿缺失相关的基因,只要在小鼠中删除这些基因,就会导致小鼠缺牙,甚至仅仅是单个基因的变化,就可以影响牙齿的数量。后来的研究发现,一些哺乳动物和人类会长出比正常情况更多的牙齿,而这种牙长多了的情况,可能也是由某种基因缺陷引起的。也就是说牙多牙少都和基因缺陷有关。

人类多出来的牙齿可能源于第三牙列,第一牙列是乳牙,第二牙列是咱们的恒牙,而人和一些哺乳动物还有潜力发育出新牙列的上皮牙基,只不过它们会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凋亡,不会真的长出牙来。研究人员发现,缺乏某种基因的老鼠牙齿数量增加。由该基因合成的一种名为USAG-1的蛋白质被发现可以限制牙齿的生长。换句话说,阻止该蛋白质的作用可以让长出更多的牙齿来。

研究发现,USAG-1蛋白抑制了第三牙列的生长。如果能靶向阻断USAG-1蛋白的功能,是不是就能让缺失的牙齿重新长出来呢?在2018年的一项实验中,先天缺少牙齿的小鼠和雪豹被给予中和抗体药物之后,都成功的长出了新的牙齿,并且没有发现副作用。研究成果于2021年发表在了顶尖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这只是作者发布的多篇学术论文中的一篇。这项研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目前人体实验正在进行中,一旦确认该药物对人体无害,它将用于治疗2-6岁先天缺牙的儿童。这种革命性的治疗方法预计2030年实现商业化。大家可以试想一下。一种能重新长出牙齿的药物,会如何改变整个牙科领域。研究团队认为,这种药物不仅能让本来就缺牙的人长出牙齿,未来还有望帮助那些因为蛀牙或者是外伤而失去牙齿的人,重新长出新的牙齿。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来看,我国成年人的亚洲健康率仅为9.1%,换言之,90% 以上的中国人都处于这种疾病的威胁之下,说到掉牙,牙周炎是我们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任其发展甚至会失去全部牙齿,而我们平时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一块。

正因为如此,牙周炎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牙周炎,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通俗说就是牙床发炎。与牙周炎的极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牙周炎患者的极低就诊率。事实上,除了少数知名口腔科室的牙周科患者相对集中外,很多医院口腔科的牙周专科都没什么人。

为什么会这样?牙周炎最初表现为牙龈炎刷牙出血,这也是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但大多数人却认为“牙疼不是病”。只是上火而已,而有炎必消的思想在咱们国人心中又是根深蒂固,人们普遍不会想到去医院去看牙周炎。但实际上呢,牙周炎根本没有特效药,更没有哪种神药能够根治牙周炎,即使是通过验证的临床用药,比如派丽奥,也只是牙周治疗的辅助用药。牙周炎治本的关键是控制牙菌斑。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每个人都有牙菌斑,区别只在数量,这也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

通过每天正确、高效地刷牙,可以让牙菌斑维持在不致病的水平。否则,牙菌斑堆积、钙化,将逐渐形成牙结石。当牙结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牙龈发炎,刷牙出血。

中国人似乎都逃不过牙齿掉光的命运,与庞大的牙周炎患者群体相比,中国的牙周专科医生数量太少。这可能与牙周专科的收入低有关。保守估计,10 个牙医里可能还没有 1 个牙周专科医师。不少三甲医院都没有牙周科。另一方面,牙周炎不同分期的不同处理要求相当专业,其他专科的牙医无从下手。还有一个无奈的现状是,牙周炎高危人群往往也是经济状况欠佳的人群。牙周炎患者最常闻到的一句话就是,医生,这个吃什么消炎药最好?于是应付一下也成了牙周炎治疗的主要方案!而对于牙周炎患者的转诊,其中也有大量博弈。牙周炎的序列治疗难以普及,成了治不好的病。悬殊的医患数量比例,则成了一对看似尖锐、实则平稳的貌似已经被接受的矛盾。和其他疾病不同的是,这里面既没有黑幕,也不是医德问题。一切都显得合情合理,同时又不可理喻。

而这一切本来都是可以避免的,既然治不好,那就积极预防吧。与牙周炎的治疗困境相比,预防的效果可以说是极其显著。具体如何预防?首先要戒烟,你就看烟瘾大的人没几个牙齿好的,第二,定期洗牙,美国日本洗牙已经进了医保,虽然现在咱们没有,但是现在洗牙团一个也不算太贵,实在不行自己洗。第三,每天一早一晚正确的刷牙。就这样保护好牙齿便能帮助绝大部分人逃离牙齿掉光的命运。这三点看起来很简单,但就是这样简单朴素的科普,数十年都没有办法触及大众。

就拿俗语中的“老掉牙”来说,老了掉牙在我们看来真就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六七十岁的老人里面,有的一颗牙也不缺,有的一颗牙也没有,差别还挺大的,这其中口腔卫生意识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近日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口腔中的细菌能和真菌跨界组合,形成超级有机体,这会导致更严重的蛀牙。

来源:科学透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