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知道吗?当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在日记里评价毛主席,说“其人绝无成事之可能,也不足以妨碍我统一之事业”,那语气,自信得不行,好像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可最后呢,结果我们都清楚。这就奇怪了,老蒋为啥当时会这么想?重庆谈判背后到底有啥故事?
你知道吗?当年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在日记里评价毛主席,说“其人绝无成事之可能,也不足以妨碍我统一之事业”,那语气,自信得不行,好像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可最后呢,结果我们都清楚。这就奇怪了,老蒋为啥当时会这么想?重庆谈判背后到底有啥故事?
那时候,几乎没人觉得谈判能成功。咱中国人一直讲“天无二日,民无二主”,联合政府这事儿,历史上就没真正成过。可为啥还谈呢?其实是美苏两个大国在背后推动。美国给蒋介石送了好多东西,半年就援助了十三亿多美元,比抗战八年给的都多。苏联呢,表面和国民党签条约,私下却给我们提供方便。
美苏为啥这么积极?各有各的想法。欧洲的问题还没解决,他们都不想在中国耗费太多精力,就怕中国打内战搅乱他们的计划,所以暂时的和平最符合他们利益。
当时东北可是个关键地方。苏联占着东北,国民党在那儿没兵,我们却派了十万大军先到了。谈判时,国民党虽不情愿,但在美国压力下,还是同意了我们的一些条件,比如国民党军队进东北得先商量。
老蒋当时信心十足,觉得自己装备好,有美国支持,根本不把我们当回事。他一边谈判,一边在解放区搞小动作,关内一直有摩擦,但还好没闹大。
斯大林也很狡猾,两边都下注。他不太相信毛主席能打赢蒋介石,因为我们不像东欧那些领导人与苏联关系那么密切。他一边和国民党谈生意,想控制东北经济,一边又暗中支持我们,用我们来压老蒋。谈判顺利时,对我们爱搭不理,谈不拢时,就让我们发展。
我们当时也不容易,和平虽好,但这和平是别人给的,不是自己争取的。我们知道,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也拿不到。所以那段时间,我们的指令看起来有点反复,其实核心就是以打促谈,把老蒋打回谈判桌。
老蒋就使了个阳谋,连续三次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他觉得我们不敢去,不去就能把破坏和平的帽子扣我们头上,还能给美苏交代。前两次我们拒绝了,可第三次,毛主席决定亲自去。为啥态度变了?因为斯大林要求毛主席必须去,还承诺和美方一起保证安全。后来国民党和苏联谈崩了,斯大林把东北日军仓库的枪支弹药都给了我们,没有这批武器,东北联军两年内不可能发展到百万人。
毛主席为啥敢去?他早就看透了一切。重庆对他来说不是鸿门宴,而是个好机会。他要让全国人民看看,共产党不是国民党说的“土匪”,而是真心为国家民族奋斗的。在重庆四十多天,他见了各界人士,办座谈会,一首《沁园春·雪》更是圈粉无数。
当然,危险是有的。毛主席去之前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还安排了接班人。但他判断,只要我们在谈判中展现诚意,美苏就会牵制老蒋。他还叮嘱刘邓,战场上打得越好,他在重庆就越安全。果然,谈判时阎锡山进攻解放区,上党战役中被我们消灭了三万多人,老蒋没占到便宜,只能回来接着谈。
双十协定虽然签了,但老蒋没停止进攻。后来美国都看不下去了,暂停援助。苏军撤走,美军帮国民党运兵完成后,美苏的约束力弱了,内战在1946年全面爆发。
回头看,重庆谈判表面谈的是和平,实际争的是时间和人心。老蒋输不是输在装备,而是输在眼光和格局。毛主席和共产党,却在这场看似被动的谈判中,赢得了主动,赢得了民心。
来源:刘公馆历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