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既歪曲中国中立立场,又掩盖西方拱火本质,更试图将冲突责任转嫁第三方,而这种缺乏事实支撑的“速胜论”,本质上仍是美国地缘博弈的工具,是美国政治操弄的又一案例。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顾问凯洛格抛出“中国若停止对俄支持,俄乌战争可能明天就结束”的论调,看似直指问题核心,实则是典型的政治话术。
这既歪曲中国中立立场,又掩盖西方拱火本质,更试图将冲突责任转嫁第三方,而这种缺乏事实支撑的“速胜论”,本质上仍是美国地缘博弈的工具,是美国政治操弄的又一案例。
9月13日,在乌克兰的一场论坛上,特朗普的特使凯洛格抛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论调,只要中国停止支持俄罗斯,这场打了快三年的战争,第二天就能立马结束。
这话说得斩钉截铁,仿佛他手里攥着一个能一键停止世界冲突的遥控器,而那个唯一的按钮,就在中国手里,这种论调听起来特别诱人,因为它简单、直接,给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看似触手可及的答案。
但现实世界的运转,真的像按下一个开关那么简单吗?这种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一个“关键先生”的说法,究竟是对局势的深刻洞察,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表演,目的就是把中国拖进舆论的漩涡中心?
说白了,凯洛格的观点,暴露出一种寻找“万能钥匙”来解决所有难题的思维惯性,凯洛格那套逻辑的起点,建立在一个看似牢不可破的事实上,俄罗斯现在经济上非常依赖中国。
这话说得没错,在西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大棒下,俄罗斯的日子确实不好过,它的经济支柱,能源贸易,现在几乎把宝都押在了东方,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大约40%的石油出口都流向了中国市场。
这笔源源不断的收入,成了俄罗斯维持其庞大战争机器运转的关键资金来源,从这个角度看,说中国是俄罗斯的“经济生命线”,一点也不夸张。
但这根“生命线”就等于一根能随意操控俄罗斯的“缰绳”吗?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在中国看来,购买俄罗斯的石油,这属于正常的双边贸易,你情我愿,和满世界做生意没什么两样。
这事儿也不能只看一面,就像中国的大疆公司,他们的民用无人机也卖给了乌克兰,这同样是纯粹的商业行为,难道能因此说中国在支持乌克兰吗?显然不能,而经济上的往来,显然并不代表政治上就得无条件站队。
凯洛格言之凿凿地指责中国在军事上支持俄罗斯,但这更像是一种没有根据的揣测,就连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指控中国开放无人机技术的说法,也被普遍认为是缺乏事实依据的。
把经济上的高度关联,直接等同于政治上的“命令-服从”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天真的误判,高估了经济依赖能够转化成政治影响力的效率,也忽视了这种关系对双方来说,都有一本复杂的账要算。
就算退一万步讲,外部的经济压力真的大到了极致,那也要看这压力撞上的是一堵什么样的墙,在俄罗斯这件事上,这堵墙就是它自身坚不可摧的战略底线和复杂的内政逻辑。
对克里姆林宫来说,这场冲突从一开始就不是简单的领土纠纷,它被定义为一场关乎国家安全、地缘政治地位,甚至普京政府执政根基和国际威望的“生存之战”。
当一件事被上升到这个高度,任何外部力量想轻易改变它的走向,都无异于痴人说梦,而普京政府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决策独立性,是外界有目共睹的。
凯洛格口中那个所谓的“初级合作伙伴”地位,根本没有影响到俄罗斯在核心战略上的自主性,俄罗斯的行动逻辑,更多是源于内部的政治需要和安全焦虑,而不是看某个经济伙伴的脸色。
一个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俄罗斯对外部干预的强硬姿态,普京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任何形式的北约相关部队,不管是维和部队还是多国部队,只要踏入乌克兰,就将被视为直接的攻击目标,这种毫不妥协的立场,恰恰说明了其意志的刚性。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一边打仗,一边还在想办法自救,当国力在战争中面临严峻挑战时,它选择向朝鲜寻求军事合作,甚至有消息称上万名朝鲜士兵被投入到库尔斯克地区的战斗中。
这固然暴露了俄罗斯的窘境,但也反过来说明,它宁可找这样的盟友,也要把战争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更何况,对于美国的承诺,普京向来抱持着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特朗普模式的那套“交易”,一边威胁对中、印加征100%关税,一边又对乌克兰许下“参照北约第5条”的安全保证,同时私下里对俄罗斯暗示可以承认其对顿巴斯地区的占领。
在普京看来,这不过是又一场可能包含阴谋的算计,历史已经给过教训,当年特朗普与普京在B-2轰炸机和红地毯上的峰会,最终还不是不了了之。
在没有取得一个可以对国内民众交代的胜利成果之前,莫斯科是不会仓促结束战争的,这道“必答题”,普京必须自己完成,任何外部力量都无法替他作答。
凯洛格在乌克兰论坛上的这番话,如果只把它当成一个孤立的分析,那就太小看这场大国博弈的棋局了,这步棋的真正目的,或许根本不是为了找到解决方案,而是为了转移焦点和施加压力。
他刻意把中国推向“战争支持者”的位置,试图塑造一种“中国责任论”的国际舆论,但这与中国官方一直以来的立场和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中国的立场其实很清晰,客观公正,站在和平一边,自己并非冲突的当事方,核心原则也很明确,既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理解俄罗斯合理的安全关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一直在积极斡旋,致力于劝和促谈,从提出“四个应该”、“三点思考”,到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这些外交努力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
为停火止战创造条件,推动问题回到政治解决的轨道上来,这展现的是一个试图斡旋的第三方姿态,而不是一个拱火的参与方。
与这种指责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西方国家对乌克兰实打实的深度介入,源源不断的军事装备,从F-16战斗机、豹二坦克,到“凯撒”榴弹炮和爱国者导弹,几乎把乌克兰军队武装到了牙齿。
德国还计划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法国也承诺了约50到10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支持,这些直接的军事和财政输血,才是真正深刻影响战局走向的关键变量。
然而在“中国责任论”的叙事里,这些因素却被巧妙地淡化了,这就好比棋盘上,一个玩家在大张旗鼓地给一方递送武器,却指着另一个在旁边呼吁大家冷静的旁观者。
这场冲突本身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它不可能在一天之内结束,背后是乌克兰和支持它的欧美国家的利益诉求,是俄罗斯深陷其中不愿放弃已占领的乌东四州的困境,任何一方的停火,都意味着巨大的妥协和损失。
凯洛格的“中国责任论”,本质上是美国霸权逻辑的又一次暴露,试图通过抹黑他国掩盖自身错误,通过制造对立转移矛盾焦点,但历史已经证明,谎言无法替代事实,对抗只会加剧分裂。
俄乌冲突的结束,离不开俄乌双方的政治意愿,更需要国际社会的真诚推动,中国将继续站在和平一边,也呼吁所有负责任的国家共同抵制“火上浇油”的行为,让理性战胜冲动,让对话取代对抗,这才是解决危机的唯一正道。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美国俄乌问题特使泼脏水:要是中国停止援助,战争明天就结束》——观察者网——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286840226990822&wfr=spider&for=pc
来源:铃木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