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聚焦全市工作主线,凝聚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的强大合力,市委组织部从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人选中,遴选了16名市级典型宣传对象,在全市开展广泛宣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聚焦全市工作主线,凝聚干字当头、奋发有为的强大合力,市委组织部从2025年度“新时代赣鄱先锋”人选中,遴选了16名市级典型宣传对象,在全市开展广泛宣传。
南昌党建开设“新时代赣鄱先锋”专栏,用身边可见可学、可亲可感的典型榜样,激励引导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的务实作风,保持“自信、发奋、齐心”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勤不言苦、行不畏难”的奋进姿态,为全面落实省会引领战略,深入推进“一枢纽四中心”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推动“十五五”良好开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身不离马路 心不离群众”
记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东湖大队第三党支部书记、三中队指导员何春海
在南昌这座英雄城的交通脉络上,有这样一位守护者:他十八年如一日扎根路面,用脚步丈量街巷里弄,用智慧破解交通难题,用真情回应群众期盼,以“身不离马路,心不离群众”的执着,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他就是南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东湖大队第三党支部书记、三中队指导员何春海。
展开剩余66%9月11日上午,记者在阳明东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门看到,早高峰车流加上就诊车辆,导致路面车辆行驶缓慢,何春海和同事正站在路口引导车辆分流,车辆在明确引导下,没有在路面形成积压堵塞的情况。据了解,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均门诊、急诊量达上万人次,其中,有近两成的患者驾车前来就诊。由于医院内可供停车的泊位有限,排队等候的车辆经常会引发周边道路堵塞,为此,交警部门和医院积极沟通,想出了应对之策。
“我们一方面将人行道包括机非隔离花圃进行了部分切除,使得离院车辆出行更加顺畅;另一方面在医院门口设置就诊通道,提醒接送车辆即停即走,并另辟通道让离院车辆右转走辅路,有效解决了医院门口出院车辆跟阳明东路主道车辆发生交织的情况,提升了通行效率。”何春海说。
何春海常说,交通拥堵是群众最直观的“急难愁盼”。为此,他把办公室搬到了马路上,在小区、医院、市场周边容易产生拥堵的路面蹲守观察。赣桥北路水产市场附近路段曾是堵点+事故点,下桥车辆与市场进出车辆经常发生剐蹭。他带着队员连续三天蹲守观察,手绘10多张示意图,提出“微改造”方案:增设隔离护栏分流车流,调整斑马线位置引导行人,施划震荡减速带提醒降低车速。改造后,这里事故率下降80%。
破解老城区停车难,何春海的“绣花功”更见巧思。董家窑街道车位缺口达千余个,他便跑遍12个社区“挤空间”:在闲置空地建临时停车场,协调单位大院错时开放,在不影响通行的前提下规划夜间错时车位。5个新停车场、650个泊位建成那天,居民自发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交通管理不仅是执法,更是育人,让文明出行成为习惯,才是长治久安之道。为提升头盔佩戴率,何春海跳出一罚了之的思维,推动街道出台文明交通方案,设计卡通宣传折页,组织“六不一戴”宣讲会。发放反光贴时,他带着队员在社区摆展台,用西瓜撞地面的实验演示头盔作用。
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辖区7000多名学生的出行安全,是何春海放不下的牵挂。有些小学门口道路狭窄,他推动一校一策,增设防撞墩、组建“警校家”护学岗,还带着民警扮演交通信号灯给孩子们演示交通规则。他打造的“文明交通,‘未爱童行’”实景课堂还登上央视,让交通安全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
今年以来,何春海走进市直机关工委、中小学校等单位讲授安全课,为3000多名市民普及交通安全知识。
十八载风雨兼程,何春海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平安。从拥堵路段的“疏堵者”到文明新风的“播种者”,他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不凡的业绩,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把平安的责任扛在肩,用忠诚与奉献守护万家灯火,让“路畅民安”的愿景在更多街头绽放。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