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场0比0,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魔幻。第85分钟,澳大利亚球员在自家禁区来回倒脚。球像黏在脚上,传一圈又一圈。看台开始嘘声四起,解说都愣了:“这是要干嘛?”
名单出来了。U23亚洲杯正赛16强,中国和澳大利亚都在。一个没少,一个没多。
比赛结束两天后,亚足联官网更新了参赛名单。就这么一条消息,没解释,没声明。但懂的人都懂——假球质疑,到此为止。
那场0比0,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点魔幻。第85分钟,澳大利亚球员在自家禁区来回倒脚。球像黏在脚上,传一圈又一圈。看台开始嘘声四起,解说都愣了:“这是要干嘛?”
我当时正在刷手机直播,差点以为信号卡了。队友之间互相踢着玩,前锋都不往前压。换我踢,早一脚抡上去了。可他们就是不攻,也不急。
赛前谁能想到会是这局面?中国队两连胜,净胜球差一大截。最后一轮必须不输,才能保住“最好小组第二”的位置。而澳洲呢?赢了稳第一,输了可能被反超。两边都输不起。
所以你看场上,中国队全员退防。五后卫变七后卫,边锋都回来盯人。拼到抽筋,铲球一个接一个。不是不想进攻,是真的不敢进。
而澳洲那边,高大的中锋站在中场发呆。控球率72%,射门14次,角球6个。数据好看得离谱,就是进不了球。第70分钟之后,攻势突然缓了下来。像是默契地按下了暂停键。
赛后印度一个博主炸了。剪了个视频,标题写“ blatant match-fixing”(明显假球)。镜头里全是澳洲队员回传的画面。他还说:“如果中国出局,你们早就查了。”
这话听着刺耳,但细想也不是没道理。人家排第五,差0.5个积分晋级。眼睁睁看着对手靠一场平局上岸,心里能舒服?换成我们,估计也骂。
但我个人觉得,这真不至于上升到假球。足球有时候就是这样。利益一致时,大家心照不宣走个过场。谁也没越界,规则也挑不出毛病。你说他消极,可他没罢赛;你说他演戏,可比分就是0比0。
亚足联的名单一出,等于盖章认证。要是真有问题,敢这么堂而皇之地放进去?FIFA都盯着呢,谁敢拿信誉开玩笑。
那天晚上我跟老球迷朋友喝酒。他说了一句挺扎心的话:“咱们啊,习惯了输,反而不习惯这种‘刚好’的运气。”的确。多少次我们倒在最后一轮,这次终于轮到别人望洋兴叹。
现在网上还有人在吵。有人说澳洲太假,有人说国足太怂。可现实就是,活着进了决赛圈。别的,等明年再说吧。
来源:哈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