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开始抢演员,短剧演员如何借力飞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4 21:18 1

摘要:继8月推出编剧激励政策后,9月,红果又推出了演员合作计划。这一计划,首次在短剧演员行业引入了分账机制,以高分账来吸引优质演员、演员经纪公司与平台深度合作。

文|麦兜

继8月推出编剧激励政策后,9月,红果又推出了演员合作计划。这一计划,首次在短剧演员行业引入了分账机制,以高分账来吸引优质演员、演员经纪公司与平台深度合作。

在此之前,短剧演员主要以日薪制度来结算工资,相当于演员到手的片酬是固定的。而采用分账制度,演员到手的片酬和短剧播出效果高度相关。如果剧播得好,演员能拿到超乎预期的收益;如果播得不好,片酬则可能会低于演员的预期。这份不稳定的片酬,既会给短剧演员带来机会,也会带来风险。

那么红果平台引入的分账机制,究竟会给短剧个人演员、演员经纪公司和整个短剧生态带来哪些影响?作为短剧演员,面对当下的市场变化,又当如何为自己的事业选择好的出路?

从单打独斗到平台主导

红果此次推出的演员合作计划中,主要激励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演员个人激励,第二类是演员运营机构激励,第三类是短剧制作方合作优势。

红果也针对三方分别推出了对应的激励政策,首先对于演员个人,红果自制引入分账机制,平台会基于演员产能及作品质量等综合因素,制定保底或分账激励方案;其次对于演员运营机构,推出帮助新人演员成长+服务演员档期的合作模式,机构和新人完成平台入驻,新人演员参演上线项目后,机构可获得对应的激励费用,同时平台会提供优质项目帮助新人和成长期演员获得更多发展空间。

而对于短剧制作方,平台起到撮合演员与项目匹配的作用,平台合作演员档期将对外开放,制作方可以通过平台便捷、高效地匹配优质演员资源。而制作方与平台合作演员签约,也享有签约激励,平台能够帮助制作方降低成本。

因为红果是目前短剧市场上最大的平台,掌握了市场上半数的话语权,在生态链上处于高位,所以红果自上而下力推的政策,势必会对短剧演员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乃至引起短剧行业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首先,红果的演员合作政策,对新人和成长期演员是利好的。在平台助推下,短剧经纪公司、短剧制作公司都会大力签约潜力新人,而新人和成长期演员都有望依赖平台扶持,获得更匹配的项目资源,从而晋升为头部演员。

到那时,短剧演员的头部格局未必会像现在这样稳固,而是可能会在平台的搅动下出现新的格局和新的头部演员。

第二,红果会基于演员产能及作品质量等综合因素,制定保底或分账激励方案,这意味着红果的合作演员,不再具有自主议价权,而是由平台给演员定价。

今年短剧演员的片酬涨势很猛,头部演员日薪普遍在2万以上,腰部演员在5000元到1万左右。如果由平台定价,短剧演员的保底日薪未必会有现在这么高。尽管后续会得到分账收益,但分账收益是不稳定的,可能高可能低,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所以短剧演员的片酬不稳定性会增高,但天花板也会增高。

第三,随着平台介入演员生态,单打独斗的短剧演员会越来越难出头,而签入平台的短剧演员可能会越来越多,逐渐和长剧一样形成平台主导的演员生态格局。

资深的短剧演员LILY认为,“红果与演员的合作政策,本质上和之前三大长视频平台与经纪公司分约是一样的,之后签约演员的片酬和商务,不仅要分一部分给经纪公司,还要分一部分给平台。”分约的形式,会让平台和演员的利益深度捆绑,平台将会打造自己的演员库,优先选择和签约演员合作,从而对非签约演员产生排外效应。

平台推出的演员合作计划,也间接帮了制作公司一把。之前制作公司苦演员片酬高久矣,头部演员的片酬常常占据了一部短剧成本的40%,导致短剧ROI下降,利润微薄。而在红果的新机制下,平台对演员定价,并直接撮合演员与项目匹配。这不仅减轻了制作公司的资金压力,还提高了项目的匹配效率,让更多短剧制作公司可以生存下来,为短剧市场的长远发展解决了高片酬的危机。

骨朵对话了多家头部短剧制作公司和多位短剧演员,大家的普遍共识是:“红果平台将会在制作公司、演员之间搭建起一个桥梁,也许会降低演员的日薪,增加分账收益,来达成三方之间巧妙的平衡。”

短剧演员如何快速晋升?

当红果平台开始深度介入短剧演员生态,意味着平台将拥有更大的话语权。与此同时,头部制作公司和经纪公司也在不断推出自家签约艺人,行业资源正进一步向头部集中。面对越来越“卷”的短剧市场,演员如何才能快速出头?

今年从长剧转型短剧的演员魏嘉,仅用半年时间就从新人跃升为中腰部演员,参演短剧12部,其代表作《江南时节》成为爆款。她在红果平台已积累2万粉丝,在短剧市场中也逐渐崭露头角。她的经历,或许能为正处于成长期的短剧演员带来一些启发。

出道十年的魏嘉,此前一直活跃于长剧领域。谈到转型短剧的原因,她坦言:“短剧演员的性价比更高。首先,短剧上线周期短,拍完很快就能播出,演员可以迅速积累粉丝;而长剧制作周期长,播出滞后,吸粉速度相对较慢。其次,在短剧中担任主角更能够彰显演技——作为整部剧的戏眼,不仅会受到更多关注,还能挑战更有层次的角色。相比之下,长剧中的配角往往很难得到关注。第三,短剧主演的片酬也高于长剧配角,拍两个月的长剧收入,可能只相当于演七天短剧的片酬。”

魏嘉直言:“如果演配角的长剧演员能接到短剧女一,基本不会考虑长剧女配。我选择短剧,就是为了实现‘弯道超车’。”

随着短剧演员关注度不断提升,头部演员已成为流量焦点,市场逐渐进入“流量为王”的时代。此时,长剧演员再想进军短剧市场已非易事。

魏嘉指出:“对长剧演员来说,最后一个比较容易进入短剧的机会窗口是今年春节前后。五月那会儿可能还有少量机会,但从六月开始,除非是长剧领域的熟面孔,否则很难拿到短剧主角。因为竖屏短剧非常看重演员已有的竖屏爆款数据。”

魏嘉强调,短剧一定要演主角,配角戏份有限、缺乏记忆点。“无论如何,我只接女一。”接下来,魏嘉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是走演技路线,参与故事性强、制作精良的短剧,选择层次更丰富、设定更复杂的角色。“尽管转型到短剧领域,但我依然不会放弃对表演更高的追求,所以我会尽可能参与大制作的精品短剧,不断锤炼并展现自己的演技。”

据魏嘉了解,目前,头部短剧演员的日薪可达3-4万,顶尖头部甚至能达到5-6万。日薪过万的头部演员约占全行业的5%,日薪超过6000元的腰部演员约占20%,而大多数演员每天只能拿到几百元到一千元左右。

她表示:“现在市场对新人演员不是很友好,纯新人演员想要进场,可能只能去十几万到30万元的小制作短剧当主演,逐渐积累自己的竖屏数据,再往上走就得看运气,和内娱的情况很像。”

对于短剧新人演员,魏嘉的建议是“如果还没名气、没有数据,就多接戏、别挑剔。只有多拍,你才有机会碰到突然‘开花’的那一部。”

而对于中腰部演员,认为应该“借力打力”,“一是运营自媒体,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和红果粉丝数量,二是选择合适的经纪公司,最好签约头部制作公司,出演他们的爆剧主演,就有可能靠一部爆剧跃升成为头部演员。”

而对于短剧头部演员,魏嘉认为,“头部演员有爆款数据支持,即便短期内热度降下去,也会一直有戏拍。如果短剧头部演员想再往上一步,在长剧里出演男女主,或男二女二,也是一种上升路径,能够让演员打开自己的知名度,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

红果平台推出的演员合作计划,标志着短剧演员行业正在告别单打独斗的时代,迎来了一个更依赖平台运作、生态协同的新时代。

在新的游戏规则下,短剧演员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和发展路径,无论是依靠平台资源和制作公司“拿到好饼”,还是通过自媒体“增加曝光”,都要学会借力打力,才能在短剧的流量时代快速上桌。

来源:东方文艺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