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分五档!山师上师大排第三,想当老师怎么选才不踩坑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10 00:30 1

摘要:网上有份师范大学的分档榜单挺火的,是结合2024年ABC中国高校排行榜和校友会排行榜弄出来的。这份榜单把国内实力比较强的师范大学分成了五个档次,说是上榜的学校整体实力都不错,毕业生就业率也高。里面一档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都是985;二档是6所211,

网上有份师范大学的分档榜单挺火的,是结合2024年ABC中国高校排行榜和校友会排行榜弄出来的。这份榜单把国内实力比较强的师范大学分成了五个档次,说是上榜的学校整体实力都不错,毕业生就业率也高。里面一档是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都是985;二档是6所211,像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这些;三档是7所省属重点,山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就在这儿;四档五档就是些地方性的师范院校,影响力主要在区域内。榜单还提到,现在人口出生率有变化,想将来好就业,得优先报这些实力强的师范大学。张雪峰老师也说,值得报考的师范高校就三类:985/211的、省属重点的,还有有硕士点的,其他的就不太建议了。

其实啊,这分档不是随便排的,背后是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的真实情况在起作用。你想,北师大和华东师大能稳居一档,不光因为是985,关键是它们早就不是只教师范专业了。北师大的环境工程、统计学这些基础学科都很强,华东师大的软件工程全国前五,统计学也是前列,已经发展成综合性大学了,这种学校出来的学生,选择面本来就广。二档那6所211里,华中师大、东北师大、陕师大还是教育部直属的,有资格招免费师范生,毕业直接带编,全国都认,这资源可不是一般学校能比的。

南师大、华南师大靠着地理位置优势,在长三角、珠三角就业市场吃得开,发展自然快。到了三档,像首都师范大学已经是双一流了,学科实力摆在那儿;浙师大、上师大能留在杭州、上海这种大城市,毕业生想留当地教书,学校的本地口碑就是块敲门砖。安徽师大更厉害,培养的院士数量比不少211都多,说明人才培养质量确实硬。这些学校要么有国家资源倾斜,要么有地域优势,要么学科实力强,自然能在分档里占优势。

家长和考生们看到这份榜单,讨论得可热闹了。有高三学生说:“肯定得冲高一档的啊,985师范出来,找工作肯定比地方师范有底气。我们班好几个同学目标都是北师大,就算考不上,二档的211也行。”也有家长更看重地域,“我家孩子想在上海当老师,上海师范大学虽然是三档,但在本地认可度高,实习机会多,毕业留上海比外地211还方便,干嘛非要挤破头去报外地的211?”还有人担心出生率的问题,“现在孩子少了,将来老师岗位会不会变少?是不是只有最顶尖的师范毕业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这种顾虑也不是没道理,毕竟就业市场就这么大,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话说回来,张雪峰老师提的那三类值得报考的师范高校,其实和这份分档榜单的逻辑是对得上的。985/211师范大学,尤其是教育部直属的,手里握着国家资源,免费师范生政策、全国性的就业认可,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优势。省属重点师范大学,像山师、上师大,在本省教育系统里根基深,每年给中小学输送那么多老师,本地教育局招人时,对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自然更熟悉、更认可。有硕士点的师范院校,说明学科有一定实力,能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至少在区域内有竞争力。反过来看四档五档的地方性师范,资源少、影响力局限在小范围,要是当地经济一般,教师岗位本就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肯定更大。

那考生到底该怎么选呢?我的建议是,先想清楚将来在哪儿就业。要是想在全国范围内发展,或者去教育资源好的大城市,优先考虑985/211里的教育部直属师范,比如北师大、华东师大,或者二档里的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免费师范生项目能直接解决编制问题,性价比很高。要是目标很明确,就在东部沿海省份当老师,三档里的浙师大、上海师大、福建师大可以重点考虑,这些学校在长三角、珠三角的就业市场很受欢迎,而且当地教师待遇普遍不错。要是就想在本省安安稳稳教书,那就选本省的省属重点师范,比如山东考生选山师,安徽考生选安徽师大,本地口碑好,教育局校招时往往会优先考虑。但要注意,避开那些既没学科优势、又没地域优势的地方性师范,这类学校毕业生可能连本地好点的中学都进不去。

选师范学校,说到底还是选未来的就业赛道。不管是哪一档,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毕竟讲台前站着的,最终还是那个愿意踏实教书的人。分数够高就冲顶尖资源,分数中等就抓地域优势,分数一般就选本地认可度高的,别盲目跟风也别轻易将就。毕竟教育这事儿,从来都不是只看学校牌子的。

来源:面条郎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