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月的鲁北平原,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村口的百年老梨树下,看着漫天花雨飘落在直播补光灯上。95后姑娘小雅正踮着脚尖调整手机支架,青花瓷旗袍的开衩处沾着新翻的泥土,脖颈间晶莹的汗珠在补光灯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晕。
四月的鲁北平原,千树万树梨花开。站在村口的百年老梨树下,看着漫天花雨飘落在直播补光灯上。95后姑娘小雅正踮着脚尖调整手机支架,青花瓷旗袍的开衩处沾着新翻的泥土,脖颈间晶莹的汗珠在补光灯下折射出奇异的光晕。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很多人对乡村的有怀旧、依恋的情结,爱看一种乡村题材的作品,加上自媒体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一些农媛于是转移阵地,从城市走到乡村,主打中国民俗乡村风格,来吸引流量。
一、春耕图里的不速之客
村里光棍大柱子粗糙的手指在智能手机屏幕上笨拙地滑动,直播间里穿着黑丝短裙的小姑娘正跟着《小苹果》的节奏扭动腰肢。这位种了四十年果树的老农,第一次发现手机里的"果园"比自家承包的五十亩梨园还要热闹。不远处,他十九岁的孙女正对着镜头展示嫁接技术,直播间在线人数始终在两位数徘徊。
"大爷,您往左边站点,对,把锄头抬高些。"小雅将王老汉拉到镜头前,往他布满老茧的手里塞了瓶冰镇汽水。当老汉佝偻的脊背与少女曼妙的身姿同框时,直播间人数突然突破五千大关。飘屏的礼物特效里,王老汉浑浊的双眼倒映着从未见过的星河。
二、流量浇灌的奇异果实
只要听说村里又来农媛了,树里的男人们饭都不吃了,撩下筷子,就往外跑,用王大娘话讲,魂都被人家勾走了!还有一些老实本分的大爷,看着穿着如此开放,身材如此诱人的美女,恐怕大爷一辈子都没见过这场面,传统观念与现实感官发生激烈的踫撞,大爷站在风中思想凌乱!
小雅的团队在废弃小学里建起"乡村短视频基地",二十个直播间昼夜不息。当她在深夜复盘数据时,常看见留守的老人们蹲在墙根蹭WiFi,手机屏幕的蓝光映亮他们沟壑纵横的脸。这些被时代列车抛下的乘客,正通过直播间打赏的火箭飞船,进行着人生第一次"星际穿越"。
三、嫁接在屏幕上的乡愁
清明那日,跟着小雅去后山扫墓。她蹲在外婆坟前焚化纸扎的智能手机时,突然哽咽:"要是早五年有直播,外婆腌酸菜的手艺能养活整个村。"山风卷着灰烬盘旋上升,恍惚间像是无数数字化身飞向云端。山下,她团队里的姑娘正穿着汉服直播梨花节,评论区里有人问这是不是新开发的旅游景区。
暮色中,王老汉的孙女举着云台跑来,镜头里是她嫁接成功的第一株梨枣苗。小雅把直播标题改成"00后新农人培育神奇果树",悄悄关掉了美颜滤镜。当晚直播间卖出的三百单枣苗,让这个总说普通话烫嘴的姑娘,第一次用方言唱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
当最后一缕夕阳掠过老梨树的枝桠,我听见土地深处传来细碎的崩裂声。这是根系生长的声音,也是旧观念剥落的声音。那些旗袍上的春泥、屏幕里的乡愁、老人手中的智能机,正在这场数字时代的春雨里,孕育着乡村振兴的另一种可能。或许终有一天,我们不必争论这是否是最好的时代,因为每粒种子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生长方式。
来源:北白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