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庭:一个甲子的鼓书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8 00:53 2

摘要:正月里的一天,下午的暖阳正好,温柔地拥抱着田野。在无棣县水湾镇东庙村舞台上,虚岁整80岁的张宝庭坐定,开始给徒弟伴奏,“这老爷子还上台呢?家里好几代人都听过他的书!”围观的乡亲们说。

正月里的一天,下午的暖阳正好,温柔地拥抱着田野。在无棣县水湾镇东庙村舞台上,虚岁整80岁的张宝庭坐定,开始给徒弟伴奏,“这老爷子还上台呢?家里好几代人都听过他的书!”围观的乡亲们说。

张宝庭的鼓书生涯很漫长——他拜师学艺,登台60多年,夫妻搭档,走街串巷,过户穿堂,一路走一路唱。他赶庙会、唱红白事、进剧场,坐过牛车、马车、摩托、轿车、火车、飞机,住过大队部、牲口棚、大车店,躺过破庙里的麦秸堆、农家的热炕头,也睡过大酒店的席梦思……

一鼓一弦儿一副板儿,一弹一唱一生情。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北大鼓艺人张宝庭的故事。

为传承鲁北大鼓,曾下跪求援

张宝庭很少跟媒体打交道,多年前,却因为一次意外,他成为新闻主角。

2010年11月,在“谁不说俺家乡好”山东地方文艺电视大赛颁奖晚会新闻发布会现场,张宝庭、杨文芝夫妇突然下跪求援,呼吁大家救救鲁北大鼓。

“我为什么在直播现场那么激动?是因为我死过一回,再回到舞台,深感传承鲁北大鼓的不易!”张宝庭说,鲁北大鼓传世百年,谢派嫡传弟子有10余人。2010年,张宝庭的大师兄田玉坤、二师兄牛祥泉、四师兄王文华、师弟孙文艺已谢世。当时,三师兄徐承槐已78岁高龄,师弟吕建国半身不遂,师弟刘振国改行。

2009年,张宝庭的左叶肺发现一个肿瘤,情况很不乐观。他回忆说:“当时,我不想治病了。可转念想起师傅的临终遗言,让我把鲁北大鼓发扬光大,我又改变了主意。”张宝庭在江西省新余市经6次用药,33次放疗后,终于从死神那里爬了回来。

虽然身体逐渐好转,但他自此虚弱了很多,尤其他的嗓子严重受损,便不再演唱,只作伴奏。可他即便说话吃力,每当学生有问题询问他时,他又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为什么这么拼?

张宝庭说,他从1962年开始唱鲁北大鼓,他感恩这门手艺,让他能够养家糊口,拥有体面的生活,他也感恩这舞台,让他们夫妻搭档唱了一辈子。

16岁学大鼓,18岁拜师谢宝华

鲁北大鼓由无棣说书艺人谢宝华融合鲁北民间小调、西河大鼓、胶东大鼓、吕剧等音乐所创,其曲调婉转优美,地方色彩、乡土气息浓郁。1965年,谢宝华到惠民地区汇演时,被山东文教局张军定名为“鲁北大鼓”。2008年,鲁北大鼓被评为市级非遗。2009年11月,作为西河大鼓的分支,鲁北大鼓被列入省级非遗。

作为开宗立派之人,谢宝华功力非凡。张宝庭说,他的师父谢宝华记忆力极强,堪称“过耳不忘”,书听一遍就能记个八九不离十,而且创作能力强,自编自演有《鞭打芦花记》《朱元璋放牛》《黑驴段》《火焰山》《猪八戒拱地》等书段。1950年,22岁的谢宝华与西河大鼓名角左金魁设擂赛艺,“大战”3个昼夜,一鸣惊人。此后在无棣、庆云、海兴等地,每逢节庆,乡民争相邀请谢宝华来说书。他年年到胡集书会竞技献艺,场子特别好卖,被各村争抢。后来,谢宝华被称为“盖山东,压黄骅”。1959年,谢宝华加入中国曲艺协会山东分会。

张宝庭18岁时,拜师谢宝华。

张宝庭出生在无棣县小泊头镇东芦马村一个庄户人家。张宝庭全家人爱听戏,他自小受到了文艺滋养。他的父亲是东路梆子演员,先加入无棣县东路梆子剧团,后又加入惠民县东路梆子剧团。幼时,张宝庭就跟着大人咿咿呀呀地学唱。

16岁时,父亲给张宝庭两个选择:学戏还是学鼓书?张宝庭坚定地选择了学鼓书。张宝庭说,他听书上瘾,更喜欢说书。他的父亲请河北艺人于长青到家教学,拜师作科,连续教了张宝庭两个多月。

18岁时,张宝庭跟着谢宝华学艺两年,同时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他的妻子杨文芝也是谢宝华的学生。张宝庭坦言道:“我俩是师父介绍的,而且俩人都干一行,彼此不嫌弃。要不然,人家外行看不惯你在鼓书里整天五迷三道的,日子会过不下去的。”

诚然。

张宝庭一辈子没转行,晚年更是持续整理了大量老书、新书、韵调,关键原因就是他们两口子合作,互相搀扶着往前走。

串乡卖艺初心不改,鲁北大鼓有了新气象

走江湖,串乡卖艺,是个什么场景?

1979年春节,以谢宝华为召集人,无棣民间艺人齐聚信阳镇谢家庄,20多人在大集上轮番上阵,昼夜表演。演出持续到正月十二,谢宝华带队一起赶往胡集书会,被村民争抢下书单。

“那时,我们正月初二从家里出发,边走边说,一直到潍坊。然后换一条线路,再说回来,已是五月初一。”张宝庭说,最火爆的时节,他们走村串巷,随处开场,为农民说唱《隋唐响马传》《杨家将》《姜公案》等,好不惬意。

1986年2月,以谢宝华为队长的无棣曲艺队在谢家村演出《大闹平安州》,入场2500余人,当时票价15元一场(整场),计演出6场,共收入90元。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张宝庭说,那时候有的大队组织村民看大鼓,一户给的一瓢玉米粒,就是他们的演出费用。

说书之路很艰苦,唱半年回不了家,顾不上孩子,院子里的雪厚得可以埋人。但张宝庭对此不后悔,他说,说书的日子里,跑江湖、见朋友,每天都有新鲜事,最舒心的是老百姓爱听书,顾不上吃晚饭就蹲守演员“书接上回”。

后来,曲艺市场萎缩,张宝庭遇到了难题。为了传承鲁北大鼓,他变卖了家中牲口,但帮助不大,但张宝庭初心不改。

如今,在非遗保护政策的推动下,鲁北大鼓有了新气象——张宝庭被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聘任为艺术顾问,很多学生已经能登台表演鲁北大鼓;无棣鼓书院揭牌,张宝庭的徒弟康玉印是院长;鲁北、冀南很多年轻艺人前来拜师,他的功夫有了更多传人……2024年4月20日,他一次就代师收徒杨智琴、徐智云、李智凤、张智红4人。

可惜的是,张宝庭的妻子杨文芝不幸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在部队时是一名文艺兵,转业后进入厦门市某区宣传系统工作。他的孙子从小热爱舞台,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

张宝庭平时爱刷微信,他最爱看孙儿的表演片段和徒弟们的练功视频。

来源:滨州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