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于最近罗永浩和西贝的争论,我不是餐饮行业人士,对预制菜、预制原料、中央厨房这些概念说不清。我就想说一点,罗永浩先生,曾经做过实业,但是不成功。我想他忘不掉曾经说过的话:“没想到做手机会遭来这么多的谩骂”。如今,他采用了让他难堪、痛苦的方法对付另外一家企业,会
关于最近罗永浩和西贝的争论,我不是餐饮行业人士,对预制菜、预制原料、中央厨房这些概念说不清。我就想说一点,罗永浩先生,曾经做过实业,但是不成功。我想他忘不掉曾经说过的话:“没想到做手机会遭来这么多的谩骂”。如今,他采用了让他难堪、痛苦的方法对付另外一家企业,会不会良心有亏?
作为中国最善于讲话的人之一,罗永浩近年来转战互联网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开直播、做视频、做播客。显然,汽车领域也是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他曾经和汽车企业合作过直播卖车。最近,他的播客栏目上线,头两期都是对汽车企业家的访谈。我听了之后,四个字评价:名不符实。我觉得他不太理解访谈对象想表达什么,也不理解访谈企业的核心价值,更多是卖弄资历,干货不多。同类节目,比张小珺的访谈差得很远,不值得花时间听。
我建议汽车行业的同仁们,你们要从西贝这个事上看到什么。第一,对罗永浩敬而远之,他今天怼西贝,明天也可能一句话毁掉一个汽车品牌,如果车企的市场部公关部选择了和罗永浩合作,或者处理不好其间的关系,就可能给自己的老板、品牌带来风险;有的企业可能看中了罗永浩有流量,可是你们要考虑,罗永浩的业务,从规模、格局上看,总体是下行的,而且他的粉丝和你品牌用户是不是一群人?第二,吸取西贝的教训,尽管有这么多餐饮业同行为西贝发声,但是罗永浩的言论对品牌的伤害已经造成了,西贝很难收场。可能贾国龙觉得咽不下这口气,但如果打舆论战硬刚下去,更难,有理可能变没理。如果汽车企业面对类似的问题,就得采取更智慧的方法。
也许罗永浩第一条微博只是吐槽,但是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V,绝不会不知道,自己发这条内容会造成什么结果,因为用“恶心”这个词评价餐厅,是相当严重的批评了。之后罗永浩在9月12日晚上的直播引导舆论,对西贝进一步批评,但他的观点未必是对餐饮行业的专业认识。这个事根本问题就在于,公众和专业人士对预制菜的理解不一样,罗永浩利用了这个信息差。9月13日,他又发微博说“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这是什么意思?事了拂衣去?那给企业造成的恶劣影响,谁来负责呢?也许是他听了劝告,想给西贝一个台阶,也可能是他考虑了事情继续发展的后果,存在风险,及时收手。
说句心里话,我上大学的时候,六里桥的西贝莜面村,是西贝在北京第一家店,我就去吃过,当时就很贵,到现在还是觉得贵,这是我个人消费能力的问题,我消费不起我可以不吃。但我对这家餐厅总体评价就是味道还行,主要是干净。包括西贝的儿童餐虽然也很贵,但小孩喜欢。那么有人说,看了罗永浩直播,才知道给小孩吃的都是保存很久的食品。这个领域我不专业,可以以国家的法规、以主管部门的评判为准。其他的餐厅是什么样子,媒体可以更多的报道,315也可以介入。
大家都知道,现在餐饮业有多难,能坚持做大品牌连锁的企业,大部分经历过重重考验,很不容易。罗永浩是知道实体经济艰难的人,他在对何小鹏的采访中,就有多次表述。当年有谣言说锤子手机遭遇大量退货,曾对自己的品牌形成巨大的伤害,如今同样的事就发生在西贝身上。罗永浩面对这样一家实体经济企业,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这样下狠手。我觉得说小了是心胸狭窄,说大了是品行不端。你一人说痛快了,一个企业家几十年创业,400家店近两万员工可能生计成问题。我真不知道这样的人,晚上能不能踏实睡着觉。反正我知道贾国龙是睡不着觉,听朋友说,贾国龙深夜在群里发信息,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也有人说,罗永浩的言论引发了行业对预制菜的关注,因为大家本来就对预制菜的品质、作用不理解,经过讨论,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这话没错,但是不能以牺牲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利益为代价。如果企业的做法符合行业标准、法律法规,那这就不是企业的问题。西贝卖得贵和便宜,是企业自己的经营策略,消费者可以自己选择。罗永浩如果对预制菜不满,可以去批评行业规则,但是他只针对一家企业,流量吃得饱饱的,不管企业生计,这种做法绝非高尚。现在民营企业这么难,无论是大V还是什么名人,你调动资源去批评一家企业,有没有同理心,有没有推己及人,负不负责任呢?
今年8月8日,高法院提出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25条具体举措。其中强调,要依法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严惩网暴伤企违法行为,依法打击侵犯民营经济组织名誉权和经营者人格尊严、隐私权等犯罪。及时制止恶意诋毁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名誉等违法行为。有联想、农夫山泉的前车之鉴在先,我也建议西贝不必再纠结于口舌之争,而是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来源:苏雨农的长镜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