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助力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9月13日,中国小网球·成都之星年度总决赛(CTS1000/CTJ-A600)暨2025年成都青少年网球公开赛开球仪式在成都高新网球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网球协会、中国学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为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助力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推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9月13日,中国小网球·成都之星年度总决赛(CTS1000/CTJ-A600)暨2025年成都青少年网球公开赛开球仪式在成都高新网球中心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网球协会、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体育局共同主办。
相较于去年500人规模,今年赛事进一步扩大参与范围、提升竞赛能级,首次引入CTS1000/CTJ-A600分级体系,严格对标国际青少年赛事标准,打造全国一流青少年网球赛事平台。
在延续去年“主题赛事+配套活动”模式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强化“公益先行”理念,密集开展“进校园、进公园、进社区”网球公益推广。今年特别组织的“智能网球挑战赛”,借助ACEye智能系统开展发球速度、击球准确性等线上技能比拼,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扩大网球运动普及面。
去年首次成功合作的“中国小网球”品牌与成都本土赛事IP进一步融合,今年升级为年度总决赛,体现了成都推动体教融合、培育网球后备人才的持续努力。
成都一直是中国网球运动的重要摇篮,拥有80余万网球人口和深厚的赛事基础。本次系列活动以“公益性”和“带动全民健身”为核心,旨在通过赛事引领、文化传播与业态融合,推动体育与文旅消费升级,培育后备人才,助力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从整个四川来看,当前,全省各地正不断丰富赛事供给。以赛为媒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走出了一条“以赛惠民、以赛促消、以赛招才、以赛兴城”的特色路径。
根据四川省赛事经济监测系统统计的数据,今年以来,全省调度赛事1838场,带动1142万人次参与,经济效益总计60.86亿元,再创新高。从“村BA”到世运会,四川正以赛事为纽带,勾勒文商旅体融合的经济图景。
来源:钓鱼聚宝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