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时间2025年9月14日上午,美国拉斯维加斯还是灯火通明的夜晚,本应是拳拳到肉的盛宴,却在美国密歇根“推土机”杰梅因·富兰克林与哈萨克斯坦“高塔”伊万·德奇科之间,演变成一场令人哈欠连天的“拉锯战”。最终十个回合比赛结束,富兰克林以3-0(96-93、99
北京时间2025年9月14日上午,美国拉斯维加斯还是灯火通明的夜晚,本应是拳拳到肉的盛宴,却在美国密歇根“推土机”杰梅因·富兰克林与哈萨克斯坦“高塔”伊万·德奇科之间,演变成一场令人哈欠连天的“拉锯战”。最终十个回合比赛结束,富兰克林以3-0(96-93、99-94、97-92)一致判定的方式击败对手,送给对手职业首败,却也把现场观众逼出了漫天的嘘声——这是胜利,却远非荣耀。
富兰克林的无聊胜利
身高1米88、臂展2米01的富兰克林,带着24胜2负、15次KO的战绩入场,原本被期待用组合拳“犁”开一条冲击前十五的通道。然而面对15战14KO、身高2米08的德奇科,他却选择了一种更保守、也更乏味的打开方式:前四回合,两人像互相试探的击剑手,刺拳点点到为止,重拳全部留在鞘里。德奇科一心等反杀,富兰克林则是“扑—抱—压”循环往复,比赛节奏被切割得七零八落。
直到第七回合,富兰克林才终于抡出一记过顶右手,命中德奇科太阳穴,现场第一次出现像样的惊呼。第八回合他加码“自由挥击”,一记摆拳砸得对手脚下一软;第九回合德奇科虽勉强提升出拳频率,却仍是“空枪”居多,没能把危险转化为伤害。第十回合,观众已用倒彩声倒计时,终场铃响,富兰克林举手庆祝,迎接他的却是更刺耳的嘘声——裁判把他从“推土机”变成了“催眠机”。
德奇科的职业困境
对德奇科而言,这场败仗不仅抹掉不败金身,更暴露出“巨人打法”的通病:距离控制有余,连续输出不足。这位曾在里约奥运击败过乔·乔伊斯的哈萨克斯坦人,把职业赛场过成了“加长版业余赛”——等对手先犯错,再送出一击致命。然而富兰克林根本不给“致命”所需的间隙,于是德奇科只能不断后退、偶尔反击,最终把胜利拱手相让。15战14KO的恐怖击倒率,在今晚只剩下一记零星的右手“安慰奖”。想重回竞争行列,他必须学会把“散弹枪”换成“机关枪”。
富兰克林的“下一步”与重量级的“冷思考”
赢下此役,富兰克林战绩改写为25胜2负,但市场价值并未因此水涨船高。 ESPN与BOXREC排名显示,他仍徘徊在重量级第20位左右,距离“敲门”约书亚、维尔德、帕克等一线明星,还有至少两场“有说服力的KO”要走。推广人现需做出抉择:是继续给他“安全球”刷胜率,还是直接扔进“绞肉机”——比如对阵刚被赫尔戈维奇热身的巴科莱,或是与“噩梦”安德森对轰?
另一方面,德奇科的失利也提醒所有“巨人拳手”:在现代重量级,单纯的身高压制+单发重拳早已不够。想复制乌西克的技术流,或富里的全能流,都必须先解决“持续输出”与“贴身反制”两门必修课。
写在终场铃敲响之后
拉斯维加斯从不缺故事,缺的是能让人铭记的瞬间。今夜,富兰克林用一场“没火花”的胜利告诉世界:拳击不只是赢,还要赢得漂亮;短视频平台上那些高赞视频无不在提醒观众:重炮永远是最直接的兴奋剂。当观众带着复杂心情走出T-Mobile竞技场,他们或许会忘记记分卡,却一定会记得——在重量级,想让人鼓掌,你得先让人心跳。
来源:标枪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