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早起来,煮水,沏茶。茶叶在杯中舒展,像是从长梦中苏醒的女子,慵懒而又妩媚。水气氤氲,模糊了窗上的花纹,也模糊了岁月的痕迹。我想,大约这便是清欢了——不求甚解,不问来由,只是安然地存在于此时此刻。
岁月,原不过是朝朝暮暮的相叠,然而这朝暮之间,偏生出了清欢的意味。我坐在窗边,望着外头的天光,由鱼肚白而转作橙红,又渐渐淡去了,便知道一日又将尽了。
清早起来,煮水,沏茶。茶叶在杯中舒展,像是从长梦中苏醒的女子,慵懒而又妩媚。水气氤氲,模糊了窗上的花纹,也模糊了岁月的痕迹。我想,大约这便是清欢了——不求甚解,不问来由,只是安然地存在于此时此刻。
院中的梧桐叶已显出几分黄意,却仍倔强地挂在枝头,不肯轻易坠落。风过时,它们便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什么秘密。我时常立于树下,听它们低语,有时竟能听出几分诗意来。“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易安的词忽然就跳了出来,与眼前的景致契合无间。
午后阳光斜斜地照进屋里,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喜在此时读书,字句在光中跳跃,仿佛有了生命。读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觉会心一笑。陶渊明的闲适,隔着千年的时光,依然能够沁人心脾。这何尝不是一种清欢?与古人神交,与文字缠绵,时光在此刻变得温柔起来。
偶尔也会想起从前的事。记得少女时节,总爱在日记本上抄写诗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那时不懂得愁的滋味,偏要强说愁,如今回想起来,倒觉得可爱可笑。
真正的愁绪是说不出的,它藏在眼角细微的纹路里,藏在深夜无言的叹息中。然而岁月教会我的,不是如何逃避愁苦,而是如何在苦中作乐,在平凡日子里品出甜来。
暮色四合时,我最爱看邻家的炊烟。那烟缓缓上升,与云霞融为一体,最终消失在天际。这景象日日如此,从不令人厌倦。我想,生活大抵也是如此,重复中有着微妙的变化,平凡中藏着深刻的哲理。正所谓“日日是好日”,但能领会其中妙处者,实在不多。
夜里下起了小雨。雨声淅沥,敲在瓦上,宛如古琴轻抚。我熄了灯,独坐窗前,看雨丝在黑暗中划出银亮的线。忽然想起苏轼那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的痕迹,不过如此浅淡,而能在浅淡中品出滋味来,便是清欢了。
岁月流转,朝暮更迭,我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对月伤怀的少女。如今我更愿在寻常日子里寻找诗意,在一粥一饭中体会温情。清欢不是寡淡,而是繁华落尽后的真淳,是喧嚣过后的宁静。
原来岁月馈赠予我的,正是这朝暮之间的清欢滋味。它不浓烈,却悠长;不张扬,却深刻。如茶,初尝似无味,细品乃知香。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