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还没到八月十五,朋友圈和商场里已经被月饼刷屏了。往年一到这个时候,不是吐槽“天价月饼”,就是比拼谁的包装更豪华,一盒动辄几百上千,感觉吃的不是月饼,是面子。今年情况有点不一样,月饼的价格突然变得亲民起来,随便一逛就能发现四五十块钱一大盒,甚至还有4块钱一斤的,
4块钱一斤!今年月饼太“卷”了,谁还敢卖天价?
还没到八月十五,朋友圈和商场里已经被月饼刷屏了。往年一到这个时候,不是吐槽“天价月饼”,就是比拼谁的包装更豪华,一盒动辄几百上千,感觉吃的不是月饼,是面子。今年情况有点不一样,月饼的价格突然变得亲民起来,随便一逛就能发现四五十块钱一大盒,甚至还有4块钱一斤的,便宜到我都怀疑是不是买的面粉钱。
月饼在我们记忆里,总是带着点仪式感。小时候最期待的是拆开铁皮罐头盒,里面四块月饼,每块都厚实油亮,五仁的最多,咬一口能塞满牙缝。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月饼开始变花哨,冰皮的、水果的、芝士的,甚至还有榴莲口味。可价格水涨船高,明明只想尝个味,结果买单的时候心里总有点不甘。
今年风向变了,包装简化了,价格压下来了。有人说这是政策导向,也是消费观念变化。大家不愿意再为一层又一层的纸壳买单了,与其花几百块买个精致礼盒,不如直接买实惠的散装,自己吃也不心疼,送人也不会觉得过于奢侈。我倒觉得挺好,月饼本来就是节日食品,回归食物本身没啥不好。
不过价格低了,花样却更多了。除了经典的五仁、豆沙、莲蓉、蛋黄,现在还有低糖、木糖醇的版本,适合中老年人和糖尿病人。椒盐的咸口月饼也意外火了,很多年轻人说比甜的更耐吃。甚至一些地方特色月饼也冲上来了,比如鲜肉月饼、麻辣月饼,边吃边喝茶,味道还挺解馋。感觉商家是真的用心琢磨怎么讨好消费者。
我在超市转了一圈,发现人们买月饼的心态也不一样了。以前是买一大盒送人,象征意义大于吃,现在更多人就是挑点自己喜欢的味道。四五块钱一个,随便尝尝,喜欢就多买几个。吃得开心,比什么都实在。有人打趣道,那售价仅4块钱一斤的月饼,拿来充作早餐,较之于面包,反倒更为划算。
月饼价格走低,其实也是一种“去虚火”。以前的天价月饼,和节日文化关系不大,更多是搭了送礼的人情顺风车。现在消费者精明了,买账的人少了,商家只能回归理性。再加上电商和直播带货的冲击,薄利多销成了主旋律。你不降价,别人就能比你便宜,竞争激烈到不“卷”都不行。
当然,也有人担心,价格压得这么低,会不会牺牲质量。我觉得这个得具体看品牌,大厂做的月饼一般还算稳妥,小作坊就得挑挑选选。毕竟食物最重要的是安全,便宜也不能掉链子。
今年这波月饼大战,其实挺有意思。一方面,大家看到了市场变化,月饼不再是奢侈品,回归了大众化。另一方面,它也提醒我们,节日的味道更多在于氛围和心意。无论是一块几十块的精品月饼,还是几块钱的散装月饼,只要能和家人朋友一起分着吃,那就是最好的滋味。
中秋快到了,家家户户还是会买月饼。价格变亲民了,选择更多了,这才像是一种真正属于大家的节日享受。至于天价月饼,估计以后会越来越边缘化吧。吃得起不稀罕,吃得好才重要。
来源:顶厨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