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陕协作架起“生命线”江苏专家倾囊相助米脂血透中心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1 23:18 1

摘要:为深入推进苏陕医疗协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专家、副主任护师张玲跨越千里,来到陕西省米脂县医院开展为期数月的对口帮扶工作。她以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为新成立的米脂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把脉开方”,通过系统性培训、实操带教

——高邮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护理专家张玲赴米脂县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为深入推进苏陕医疗协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近日,江苏省高邮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护理专家、副主任护师张玲跨越千里,来到陕西省米脂县医院开展为期数月的对口帮扶工作。她以精湛技术和丰富经验,为新成立的米脂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把脉开方”,通过系统性培训、实操带教和流程优化,助力当地血透服务实现从“零”到“优”的跨越,为陕北地区肾病患者架起一条“生命净化线”。

米脂县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作为服务县域及周边肾病患者的重要民生工程,虽已建成投用,但受限于技术经验不足,在设备操作规范、并发症管理、感染控制及护理流程标准化等方面亟需专业指导。得知这一情况后,高邮市人民医院选派血液透析领域“行家里手”张玲赴米脂开展帮扶。

从事手术室及血液净化护理工作20余年的张玲,是江苏省血液净化专科护士,也是高邮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技术标杆”。她不仅精通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等核心技术,更在高邮市率先开展人造血管穿刺技术,多次获评院级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奖。“血透患者的每一次治疗都关乎生命质量,必须用最专业的护理守护他们的‘生命线’。”带着这样的信念,张玲一到米脂便深入血透中心,全面调研设备配置、人员结构和患者需求,迅速制定“技术提升+管理优化”双轨帮扶计划。

“穿刺角度要精准,力度要均匀,人造血管的弹性与自体血管不同,需要更细腻的手感……”在血透治疗室,张玲正俯身为年轻护士演示人造血管穿刺技术。她将20余年积累的实战经验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从血液透析基础操作规范到高端设备故障排查,从并发症应急处理到患者个性化护理方案制定,逐一进行细致讲解。

为快速提升团队能力,张玲采取“理论授课+模拟演练+跟班实操”立体化教学模式:白天扎根治疗室,一对一指导护士完成上机操作、参数调节、内瘘穿刺等关键环节;晚上整理《血液透析护理规范手册》,涵盖感染控制标准、护理文书书写要点、患者健康教育等内容;每周组织案例复盘会,针对疑难病例展开讨论,帮助护士建立临床思维。短短数周,米脂县医院血透中心护理团队已熟练掌握标准化操作流程,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明显提升。

“张老师不仅教我们技术,更教会我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血透中心护士长雷航航感慨道,“以前遇到设备报警手忙脚乱,现在能独立判断并处理常见问题;以前和患者沟通只说注意事项,现在学会用通俗语言解释治疗原理,患者依从性更高了。”

除技术带教外,张玲还充分发挥管理经验,协助米脂县医院完善血透中心制度流程。她结合高邮市人民医院成熟经验,指导修订《血液透析中心感染防控细则》《设备维护保养规范》《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等10余项制度,推动科室管理从“经验型”向“标准化”转型。针对血透患者需长期随访的特点,张玲建议建立“治疗档案+定期回访”机制,帮助科室实现对患者的全程健康管理。

“张玲专家的到来,不仅解决了我们起步阶段的燃眉之急,更为中心长远发展注入了专业力量。”米脂县医院医务科主任朱春玉表示,血透中心运行初期曾面临技术不熟练、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张玲专家通过系统性帮扶,让团队快速成长,如今中心已能独立开展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满意度大幅提升。

“对口帮扶不是‘走过场’,而是要留下‘带不走的技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张玲在帮扶日记中写道。她表示,此次帮扶既是响应国家苏陕协作号召的责任担当,更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持续关注米脂县医院血透中心发展,通过远程指导、进修带教等方式巩固帮扶成果,真正实现“技术帮扶、人才共育、服务基层”的目标。

米脂县医院对高邮市人民医院及张玲专家的倾情相助表达诚挚谢意,并期待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两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交流,共同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陕北地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健康保障。(李胜亚)

【新闻背景】

苏陕医疗协作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苏省高邮市与陕西省米脂县紧扣"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在医疗领域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专家派驻、技术帮扶、设备支持等方式,持续提升米脂县医疗服务水平。此次血液透析中心帮扶项目,是两地深化民生协作的又一务实成果。

来源:热门时尚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