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民生百业践行全球气候治理!气象服务深度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9:42 1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气象+”赋能效应日益凸显,服务已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用户规模接近10万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气象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气象服务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气象+”赋能效应日益凸显,服务已覆盖国民经济70余个行业大类,用户规模接近10万人,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如今,置身于生产要素高效流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新时代,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对气象工作的需求更加多样:从直抵民生关切的粮食保丰、能源保供、交通保畅等关键领域,到蓬勃兴起的健康、旅游、康养等重点产业,都呼唤着更优的气象服务供给新业态。

贵州省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联合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油菜研究所开展不同熟性油菜玉米轮作分期播种试验。摄影:付芳婧

气象部门支撑农业保丰,变“靠天吃饭”为“知天而作”。当前,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涵盖粮食生产全链条。联合农业农村部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部门共建137个国、省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辐射带动全国特色农业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联合开展新一轮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试点工作。

在浙江宁波,围绕沿海港口物流装卸气象服务,联合多部门建立早发现、早通气、早预警、早联动的“多早”机制和现场服务专班机制。港航气象服务年均为港口、船舶公司增加营业收入约5.6亿元。

气象部门持续优化“气象+交通”服务模式,与公安、交通运输部门建立“一路三方”联动管控机制,完成341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的优化提升。数据显示,优化路段因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道路封闭次数减少59%,交通运行效率提升42%。此外,气象部门还在铁路、内河航运、海上交通等领域持续发力,研发交通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以“硬核”科技护航交通运行安全。

紧跟能源转型趋势,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建立能源保供气象服务机制,为80余个部委和企业提供专项气象服务。围绕输电线路、风机等关键设施,研发覆冰预报产品,提升电力系统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聚焦气象新质生产力发展,气象部门联合多部门探索“气象×金融”服务模式,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加强政策指导和协同联动,深入挖掘气象与金融行业协作潜力,组建金融气象重点创新团队,发布首批77种金融气象指数,为保险、期货等金融产品提供风险评估依据。

在健康、旅游等新兴产业中,气象服务也逐步深化应用。气象部门积极行动,推动“气象+健康”融合发展。今年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将气象预警与公共卫生干预有机结合,为公众提供精细化、多样化的健康气象风险预警服务,助力构筑全民健康防线。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发服务产品,如天津市“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山东济南市环境健康服务平台、河北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等。

围绕公众应用服务场景,推动气象服务从“被动查询”向“主动感知”转变。如今,公众气象服务频次从每天3次增加到逐小时更新,服务空间从2000个城镇拓展到基于任意位置,服务渠道从报纸、广播、电视拓展到手机、网络等全媒体矩阵,服务场景实现衣、食、住、行、健、游、购、娱、学、康等全方位覆盖。据统计,我国公众气象服务覆盖率达99.8%,公众满意度连续7年稳定保持在90分以上,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的认可与信赖。

2025年8月24日,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官网发布台风“剑鱼”预报信息,提示其将影响越南中部和北部地区、老挝及其他地区。 图片来源:世界气象中心网站

中国始终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气象国际合作朋友圈不断扩大。今年8月,受台风“剑鱼”影响,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部分地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中国气象部门深入践行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向越南国家水文气象总局提供台风移动路径、登陆越南时可能达到的强度以及风雨影响等关键预报信息,为当地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支撑。

此外,推广中国早期预警品牌,深化气象基础设施“硬联通”、工作经验机制“软联通”和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

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业务布局图 图片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我国自主研发的“云+端”早期预警系统落地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所罗门群岛等国,可为各类灾害和风险的早期预警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环境污染、交通安全、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

上海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在蒙古国等21国开展场景示范应用,未来将向 “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进行应用拓展,为更多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国方案。

……

行稳致远,进而有为。气象部门正深度融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在服务中体现大担当、大视野、大格局,提升气象赋能效益。回到初心起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始终激励着广大气象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创造新的历史荣光。

来源:时空探险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