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7年,阿·米·潘克拉托娃(A.M.Pankratova,?-?)教授主编的《苏联历史》(第1卷)英文版出版在莫斯科[1](潘克拉托娃,1947,pp.1-255)。
成吉思汗戎装像及其它
——《苏联历史》第六章插图
© Yangjayidai TegusBayar (Ovbur yehe)
杨甲带·特古斯巴雅尔(内蒙古大学)
(1459字)
一、成吉思汗戎装像从中国到俄罗斯
1947年,阿·米·潘克拉托娃(A.M.Pankratova,?-?)教授主编的《苏联历史》(第1卷)英文版出版在莫斯科[1](潘克拉托娃,1947,pp.1-255)。
《苏联历史》共二卷。本书第一卷的第六章是Mongol conquests in the 13-th century(蒙古的侵略在十三世纪),本章有三幅插图,分别为第一幅“鞑靼房车”(图1)、第二幅“成吉思汗”(图2),第三图为“巴图”(图3)[2](潘克拉托娃,1947,p.93p.94,p.101)。
其中,第二幅“成吉思汗”是罕见的,画像中的成吉思汗(1162-1227)右手扶箭袋、左手持弓弰,头戴暖帽,虽然没有穿戴铠甲头盔,但无疑是一幅武将貌,因此笔者名之为“成吉思汗戎装像”。
(图2,成吉思汗)
图画说明是:“Genghis Khan. From a miniature. Historical Chinese Musseum (Moscow)”(成吉思汗,来自莫斯科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小画像)。
虽然,此像出现在俄文书中,但它却是源自中国,因为画面上有“元太祖铁木真”等六个汉字。
但是,关于何时何人所画,为何在莫斯科出现等问题没有任何信息。
二、《苏联历史的》俄文本和汉译本
1949年,《苏联历史》俄文版初版[3](巴济列维支等,1949,pp.?-?)。
1951年,《苏联历史》汉译版《苏联通史》问世[4](巴济列维支,潘克拉托娃、张蓉初等,1951,pp,1-288)。
1955年,《苏联通史》的汉文版在莫斯科初版 [5](巴济列维支,潘克拉托娃,1955,pp.1-262)。
两版汉译本中都有插图,当然“成吉思汗的戎装像”也赫然在其上(图4)。
(图4,汉译本上的“成吉思汗”)
三、巴图画像
第三插图中的巴图(batu,1209-1256)是成吉思汗的孙儿,术赤(1177-1127)的长男,汉文一般写作“拔都”。
画像上的拔都全副武装,是名符其实的戎装像。图画说明是Batu. From a drawing on a Chinese vase. Historical museum(Moscow)(拔都[像]来自中国花瓶上的素描画。历史博物馆﹝莫斯科的﹞)。
(图3、拔都戎装像)
莫斯科的历史博物馆和莫斯科的中国历史博物馆也许是同一个博物馆。
四、鞑靼房车
第一幅图画的说明是tatar wagons, From“travels into Estern Lands”,by Wilhelm de Rubrouck(鞑靼房车,源自卢布鲁克《东土旅行》)。
(图1、鞑靼房车)
卢布鲁克(Cuillaume de Rubruquis,约1215-1270)是出使大蒙古国的法国使者,他于1953年奉路易9世之命出使蒙古,1255年回到地中海东岸。在那里用拉丁文写成初始报告《东方行记》(即《东土旅行》[6](薄音湖,2010,pp.139-140)。
《东方行记》版本很多,这幅图不知出现在哪个版本。无论在哪个版本,这幅图该市是欧洲人画的吧。
五、结语
1.“成吉思汗戎装像”是罕见的一幅画,原画是中国画,出现在1947年莫斯科出版的A history of the USSR(《苏联历史》英文本第六章)中。
2.据我所知“成吉思汗戎装像”是唯一的。
3.《苏联历史》的汉译本《苏联通史》有两种,即1951年北京版和1955年莫斯科版。
4.《苏联历史》第六章中共有三幅插图,一是“鞑靼房车”,二是“成吉思汗”,三是“拔都”。
5.本文对“成吉思汗戎装像”和另二三幅图作了介绍,谨请我的读者喜欢和欣赏。
[1]Compiled by Prof. K.V. Bazilevich, Prof. S.V.Bakhrushin, Prof.A.M.Pankratova, Docent A.V.Fokht, Edited by professor A.M.Pankratova, A history of the U.S.S.R. (part one),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Moscow, 1947.(巴济列维支等编集,潘克拉托瓦主编:《苏联历史》﹝第一册﹞,外语出版社,1947年,莫斯科。)
[2](同上书)。
[3]Проф. К.В.Базилевич,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А.М.Панкратовой, ИСТОРИЯ СССР, Москва, 1949. (笔者未见)。
[4]巴济列维支等著,潘克拉托娃主编,张蓉初、向达、杨人楩译:《苏联通史》(第一卷),195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上述3幅画分别见p.102,p.103,p.109)。
[5](巴济列维支等著,安·米·潘克拉托娃院士主编:《苏联通史》(第一卷),外国文书籍出版局,1955年,莫斯科。(三幅画分别见p.92,p.93,p.100)。
[6]薄音湖主编:《蒙古史词典》(词条“卢布鲁克”),2010年,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呼和浩特。
(YaTe,2025.04.03)
来源:云乐茶乐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