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运营艰难?以AI赋能医院品牌这7要素才是破局之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2 15:37 1

摘要:正所谓道法自然,成就百年医院品牌的各要素,其实与百年大树基本相符。而AI虽然加剧了医疗行业的“变”,但它天生就带着赋能的使命,对医院品牌方面更可以全链路赋能。

本文正文5024字,共涉及七个品牌要素,给出了26个AI赋能措施建议,常规速度读完需要20分钟。文中有多个示意视频,建议点开后用横屏清晰观看。

医疗行业的现状,已经无需多说,如果用一个字含蓄总结,那就是“变”

而AI,恰巧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成为了一个新进入的变量,未来趋势更显扑朔迷离。

如何在“变”中破局、如何避免出局?这是近期、包括未来数年内,众多医院管理者和从业者必须要面对的思考。

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痛定思痛的共识是:靠吃医保“躺赢”时代已经彻底结束,僧多粥少困境下,走品牌化发展之路是唯一选择。

但医院品牌涉及哪些要素?如何快速提升医院品牌?很多医院还没有清晰思路。今天,我们不妨从百年大树谈起。

如果从以上AI生成的视频对百年大树相关要素进行提炼,多数人得出的答案基本一致:土壤,树根,树干,树叶,阳光,雨露,微风

正所谓道法自然,成就百年医院品牌的各要素,其实与百年大树基本相符。而AI虽然加剧了医疗行业的“变”,但它天生就带着赋能的使命,对医院品牌方面更可以全链路赋能。

01

医院文化——土壤

不少医院管理者有着狭隘的文化观,甚至错误认为医院文化建设只是一个面子工程。下面的一本书,则充分说明了医院文化的重要性。

这本书的名字很大胆,叫做《患者第二》Patients Come Second,有兴趣者可以先查看同名网站)。该书第一作者Paul Spiegelman在《Why You Should Care About Hospital Culture》这篇文章的导语中写道:让我们改变一下医疗行业,考虑一下医院文化第一、患者第二。

为什么医院文化第一?其核心逻辑与仲老师的医院内部营销研究观点一致:只有满意的医护人员才可以提供出让患者满意的服务,而成功的医院文化建设,则利于提升医护的归属感、安全感、荣誉感、使命感

当然这本书更多强调的是医院的管理文化,其实医院文化是多维度的,既有理念精神层面,更需要有落地行动的物质层面;既需要对内激励,也需要对社会的呈现

简而言之,百年大树必须有土壤的支撑和养分供给,而医院品牌则必须建设在良好的医院文化基础之上,即医院品牌的土壤是医院文化

在职业倦怠问题比较突出的当下,科学系统的医院文化建设则尤为重要。不少医院都存在行动力不足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其实是缺乏医护认同的医院文化。

以AI赋能医院文化建设,有望让抽象的医院文化内涵变得可感知、可衡量、可优化。具体实施建议部分举例如下:

借助AI沉浸式翻译工具充分借鉴国际医疗机构的文化建设理念与措施,以改变对医院文化的片面认知、开展医护接受度更高的文化活动借助国内大语言模型的强大中文措辞能力,对“千院同面”的传统而不可感知的陈旧医院价值观进行升级,创意出更具医院品牌个性、更可用行动衡量的品牌新理念。将医院使命、愿景、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具体诠释整理为知识库,全院人员通过官网、公众号即可随时进行AI问答,让文化规范触手可及;借助AI内部满意度调查工具,可提升内部调查的频率、保持分析结果的公正性、高效聚焦突出问题、智能给出改善措施建议。借助丰富的AIGC工具,可辅助生成文化宣传稿、文化活动简报、文娱活动策划方案、文化宣传图片和视频素材等等,提高文化宣传的效率和产出

AIGC助力医院文化建设一键成片示意

02

学科能力——树根

与医院文化认知不同的是,几乎所有的医院都认同:学科能力是医院品牌的根基

在直奔主题之前,先提请医疗界注意:AI,正在让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差距在缩小!

国际多模态大模型轻松识别医学影像示意

虽然以上视频中的仲老师使用的国际大模型一般人暂时还没机会接触,但AI的发展速度远超以往任何科技,预测不超过1年,国内很多大模型也将从单文本模态成功转为多模态、医疗影像识别的训练数据集也将具备国际模型同等的水平!

那时,普通患者将会如以上视频那样,拿到超声、心电、CT、MRI等报告后,“咔咔”拍照后让手机AI应用识别,并与医生的诊断意见进行比较。

想想这个场景,会不会有点心虚?当患者拥有更强的信息获取与比对能力,学科的“真实力”会被更透明地检验。

AI时代,对医院的技术实力要求的确更高,但更多的还是对学科能力的多方面赋能,例如:

03

患者体验——树干

作为百年大树的主体,树干直接支撑整体并决定树木的生存与健康。而患者体验是医院品牌最直观的载体,贯穿于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

我们都知道,提升医院品牌的工作方向是提升知名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合称4“度”)如果没有良好的患者体验,4“度”中的3“度”(美誉度、满意度、忠诚度)都将严重受损,何谈医院品牌?

患者体验国内论文数趋势

正因为患者体验如树干般重要,医院对于患者体验的重视度也是越来越高。仲老师从万方数据库调查发现,题目或关键词精确包含“患者体验”的论文,2005年只有1篇,但2024年已高达103篇!20年超百倍的增长!

以往由于实施成本的原因,有些医院对于提升患者体验是“有想法没做法”但AI让很多措施都可以低成本实现,例如:

无需编程的AI智能客服(助理)后台设置界面示意

04

院后管理——树叶

树叶既是百年大树生命活力的体现,又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为树提供能量。院后管理如同树叶,将医疗服务延伸至患者出院后,增强患者粘性,形成持续的医患互信循环

全程患者服务包含院前、院中、院后三个部分,但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主要重视院前和院中,对于院后管理的支持措施较少、关注度较低。在业务量滞涨甚至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如果继续忽视院后管理工作,医院品牌影响力必然会逐渐削弱

传统的院后管理措施主要是“电话随访”,而借助AI技术则可以将院后管理升级为“全周期主动健康管理和人文关怀”,相关措施举例如下:

通过AIGC的工具组合,可以将出院医嘱关键信息快速生成为图文并茂的语音指导视频并扫描即看,可将患者医嘱执行符合率显著提升;引进AI加持的SCRM并打通与HIS数据的对接,则可以实现随访计划智能制定、随访结果智能分析与反馈、随访工作智能质控、个性化人文提醒等功能;区块链+AI的智能语音药盒可以定时提醒出院患者服用具体特征的药物、传送数据到医院实时了解药物服用依从情况,可显著提升长期用药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医院的远程医疗平台导入AI动作识别模块,可让需要居家康复的患者得到康复训练的实时智能指导。

05

宣传推广——阳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阳光定了百年大树的生长方向和茂盛程度。而宣传推广则是医院品牌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可以将医院的品牌价值、技术优势、人文关怀“照射”到公众心中,塑造品牌认知。

宣传推广方面,很多医院的现状是:医护人员认为相关宣传技能不容易学所以全院宣传都指望宣传科,但多数医院的宣传科人手配置又不足,所以即使宣传科加班加点领导却对宣传工作并不满意。

AI时代,这方面几乎是零成本就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如果强化科室宣传助理培训,更可以让医院宣传成效十倍以上提升。相关AI赋能措施举例如下:

文稿写作方面,Deepseek、Kimi、豆包、元宝、通义、灵犀等工具层出不穷,不管是新闻稿、科普稿,还是短视频脚本、患者宣教PPT,医院全员通过简单培训即可掌握关键技巧、海量般进行内容输出。图片方面,除了豆包、元宝、通义等大模型APP,还有即梦、星流等专业的AI文生图、图片修改工具,普通医护也可以轻松做出各类海报;视频方面,可灵、海螺、PIKA、MJ等多个AI工具都可以实现文生视频、图生视频、视频换脸等功能,秒剪、剪映的“AI故事成片功能”更可以一键生成数分钟的完整视频(含字幕、解说、配乐);专家口播科普视频方面,闪剪、硅基、风平、智伴等数字人平台只需要录一次专家几分钟的视频,后续专家只需要审核文稿就可以无限量生成本人口播科普;宣传效果提升方面,AI标题工具可以客观量化对标题进行评分、优化,可以确保医院宣传素材更符合患者需求和喜好。

人物、动作、歌词、歌曲全部AI创作视频示意

06

社会公益——微风

微风拂过,不仅可以吹落百年大树的枯叶、呈现更加健康的形象,更可以带来清新空气,让树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医院的社会公益如同微风,通过特定群体关爱、若是群体救助、健康教育普基、抗疫救灾支援等行动,柔和地传递医院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提升公信力和品牌美誉度,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有一家建院70余年、远离主城区的二级公立医院,在没有扩建、职工人数减少了约20%的前提下,2023年业务量居然跃升为2019年的2倍,这在全国都是极为罕见!该院的快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院领导强调了这样一句话,“开展慈善公益更多的是一种付出,得到的是患者的信任。但患者的信任,是任何医院最宝贵财富”。

清风徐来、风清月朗、意气风发、如沐春风……微风,总给人以更好的感受,而社会公益的持续开展,也必然有利于品牌的温度和厚度。

虽然赋能层面不及学科能力、患者体验、宣传推广等那么丰富,但用好AI,还是可以让医院的社会公益活动实现有高度的创新,例如:

秘塔、心响、夸克等研究型AI工具,可以根据公益方向的框架要求进行相关数据和现状的分析,然后给出完整的公益活动策划方案及评估分析,将策划效率提升几十倍;当面临多个公益活动策划案的选择时,可以将方案发给LLM并给出更多支持数据信息,让AI辅助分析公益策划方与选择决策;AI+医疗在社会公益活动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将AI影像识别软件装进车载CT可以到偏远地区进行早癌筛查、通过眼底影像的AI识别可以为乡村老人进行多种眼疾的筛查、通过VR/AR技术可以将学生健康科普教育效果显著提升、通过AI问卷可以开展更大规模的健康状况公益调查。

AI辅助公益项目策划示意

07

智慧医院——雨露

雨露,不挑枝叶新旧、不避根系深浅,只以恰好的滋润节拍,让百年大树日日有新绿、岁岁有年轮。

智慧医院亦如此,对医院生态是一场“润物级”的再造,让每一道流程、每一例诊疗、每一次随访,都获得恰到好处的“滴灌”。

虽然我国2010年才刊发出第一篇题目含“智慧医院”的论文,但10多年过后如今智慧医院已经成为不少县级医院的“标配”

智慧医院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AI等信息技术,实现患者、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医疗机构之间全方位、全流程智能化连接与协同。没有AI,智慧医院可能只停留在“信息化”和“自动化”阶段,有了AI的赋能,医院才真正拥有智能化的“思考、学习、预测、决策”能力。

AI赋能智慧医院的措施太多,以下是基于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文件另外优化整理的48个建议场景,有兴趣者还可以看仲老师前期题为《DeepSeek在医院的单模态局限如何破?这48个AI应用场景的混合架构建议来了!》的文章,了解“本地大模型+专业模型”的混合实施Python自主开发技术建议。

正如百年大树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土壤、根系、树干、枝叶与自然的协同,医院品牌的建设也需文化、学科、体验、管理、宣传、公益与智慧化等多要素的系统融合。而AI正是这场“变革”中的关键赋能者,它不仅重新定义了当今医疗服务的效率与边界,更可以全链路智能支撑,为医院在品牌化竞争中提供破局的新路径。

AI时代,“变”的快速将超乎想象:2024年初,我国日均Token的消耗量为1千亿;2025年6月底,日均Token消耗量已经突破30万亿,1年半时间增长300多倍! AI对医疗行业之“变”的影响,将超乎“昨天”逻辑模式的想象!

未来十年,医疗行业注定在“变”中持续重构格局。能否借AI之力,深耕文化土壤、强化学科根基、优化患者体验、拓展院后关怀、传递品牌温度、践行社会责任、实现智慧运营,将决定医院是脱颖而出还是黯然退场。

而要想成长为屹立百年的品牌医院,唯有坚定品牌信念、主动拥抱AI、主动学习AI、主动应用AI!

这方面,一些国际知名医院已经开始行动,如上图,麻省总医院已将AI培训系统化、常态化,开展月度AI讲座。克里夫兰医疗中心也宣称:通过提供独特的教育资源,使克利夫兰诊所成为世界上最具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素养的医疗机构(Make Cleveland Clinic the most AI/ML-literate medical institution in the world by providing unique educational resources)。

医院品牌享誉全球的知名百年医院都已经在与时俱进,我们,还需要犹豫吗?

本文作者 | 仲崇海:医界名家大讲堂特聘专家、医院品牌管理实战专家、医院运营管理咨询师、医疗行业发展研究员、AI在医院运营应用系统化培训师、医院科室运营助理制系统设计与实操导师、《健康界》、《华夏医界网》等医疗媒体专栏作者。作为中国医院内部营销第一人、医院品牌精准战略第一人,率先将4P、4C、4V、5-GAP 模型等国际服务营销理论与工具应用到中国的医疗事业,为全国各地三级、二级等不同规模的百余家医院提供了战略咨询、品牌推广技能培训、科室运营落地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来源:医院品牌专家仲崇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