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火灾中“烟气迷雾”的场景:当浓烟封锁逃生通道,是盲目穿越危险冲出去,还是科学地固守待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可能救命的选择题。
火灾中“烟气迷雾”的场景:当浓烟封锁逃生通道,是盲目穿越危险冲出去,还是科学地固守待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可能救命的选择题。
案例:浙江嘉兴
2025年9月,浙江嘉兴乐安里小区一场突发火灾,让6楼谢某一家5口的“教科书式操作”成为全网热议的安全范本。当时4楼住户因厨房油锅起火,浓烟迅速蔓延至6楼,谢某闻到刺鼻烟味后,开门瞬间发现楼道已烟气腾腾、火光闪烁——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没有选择盲目冲下楼,而是用90秒完成了一套标准的“固守待援”操作,最终带领全家安全脱险。
谢某的逃生三连招
▼▼▼
第一招: 关房门=隔火墙
立即退回室内并紧闭房门,形成物理屏障阻断火焰蔓延
第二招:湿毛巾堵缝=防烟盾
用湿毛巾严密封堵门缝,防止有毒浓烟渗透
第三招:阳台=救生舱
带领家人撤至阳台开窗呼救,既避开烟气又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
而上海的一对老夫妻
没有这么幸运
案例:浙江嘉兴
2025年4月19日凌晨,上海市普陀区一小区一楼楼梯间发生火灾。火灾发生后,居住在5楼的两位老人试图沿楼梯逃生,据邻居描述,两位老人逃到2楼时,就已经被烧伤得很严重了,最终通过2楼窗口爬到了1楼进户门的遮雨棚上。消防员到场后及时救下两位老人,遗憾的是两人身体均被大面积烧伤,生命垂危。
老夫妻错误的逃生轨迹
▼▼▼
× 未判火情盲目开门
发现浓烟后未先触摸门板温度,直接打开房门让浓烟涌入
×无防烟措施冲楼道
未用湿毛巾捂口鼻、未低姿前进,暴露在高浓度有毒气体中
× 坚持沿楼梯硬闯
在楼下起火的情况下强行下楼,错失固守待援的黄金时间
火灾发生时
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到底该立刻逃生还是固守待援?
错误选择可能致命
记住这几个判断要点
关键时刻能救命!
家中失火的情况下
如果着火点不在逃生必经之路上,且无有毒烟气侵袭的风险,建议向室外逃生,带上房门避免烟气扩散,并及时拨打119报警求助。
如果着火点处于逃生必经之路上,可逃至不受有毒烟气侵袭的房间,立即关闭房门防止烟气侵入,并及时拨打119报警,同时打开窗户通风换气,有条件的情况下打湿衣物堵住门缝,降低有毒烟气对人体的伤害,为救援争取时间。
有一种逃生方式叫“关好房门”!
当起火点在其他房间或者楼层
可以用手触摸一下门把手
如果门锁的温度已经很高
或者烟雾从门缝中往里钻
则说明外面的火已经很大
应关好房门,退守在房间内
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
有条件的用湿毛巾、被单等织物
封堵门缝泼水降温
固守待援,不是待着不动
!开窗求救:让救援人员快速定位!
科学选址:优先选择 有阳台、无遮挡、面向街道 的窗户,避免躲在卫生间、衣柜等隐蔽空间。
求救技巧:
白天:挥舞鲜艳衣物(如红色、黄色T恤),或在窗口悬挂明显标志物(如床单打结);若有镜子,可反射阳光向救援人员示意。
夜间:用手电筒或手机闪光灯规律性闪烁。
!立即报警:冷静!精准传递关键信息!
报警模板:
“119吗?我在 XX市XX区XX路XX小区X号楼X单元X楼X号(精确到门牌号),卧室/客厅起火,燃烧物质是家具/电器/煤气,火势已蔓延到半个房间,目前 3人 被困在(具体的房间),联系电话 138XXXXXXX!”
⚠️ 关键提醒:
保持电话畅通:报警后立即将手机调至最大音量,消防员可能会回电确认位置。
补充环境特征:若小区有明显标志物(如超市、广告牌),可补充说明:“楼下有XX超市,我在超市正上方的X楼。”
无手机时:敲击暖气管、水管等金属物(声音传播更远),或向楼下抛掷写有求救信息的纸条(用鲜艳笔书写)。
火场逃生没有“标准答案”
但科学应对能大幅提升生还可能!
转发此文
和家人、朋友一起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愿所有人用不到这份指南
但一定要知道!
来源:上海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