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学者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经治疗后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患者,如果停用抗心衰药物,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风险仍较高。

近日,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学者发表在Circulation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经治疗后射血分数改善的心衰患者,如果停用抗心衰药物,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风险仍较高。这项研究纳入瑞典心力衰竭登记处8728例心衰患者,中位年龄70岁,女性占29.9%,患者经抗心衰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从最初的不到40%改善到≥40%。其中分别有96%、94%和46%的患者接受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RASi)/血管紧张素受体-肾上腺素抑制剂(ARNi)、β受体阻滞剂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治疗;心衰改善后,RASi/ARNi的停药率为4.4%,β受体阻滞剂为3.3%,MRA为17.2%。随访1年,有786(9.0%)发生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其中230例(2.6%)发生心血管死亡,669例(7.7%)发生心衰再住院。研究显示,停用RASi/ARNi或MRA的患者,在停药后1年内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风险增加了36%~38%。β受体阻滞剂停药与高血压状态(高血压患者风险更高)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存在显著相互关系,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50% 者相比,改善至40%~49%的患者,停药后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风险较高。
图1 在总人群与加权人群中心血管死亡或心衰再住院累积发生率的Kaplan-Meier 曲线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提示了日常临床实践中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即使心衰患者的症状和泵功能有所改善,坚持抗心衰药物治疗也会有重要获益。研究支持目前继续使用RASi/ARNi和MRA治疗的建议,此外也提出了对于某些心功能恢复良好患者β受体阻滞剂考虑停用的可能性。不过该研究为观察性研究,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确切结论,也未能完全排除残留混杂因素的影响。研究者表示,将进一步开展研究来证实这一结果,以明确抗心衰药物如何影响心功能改善的患者,并制定何时或是否停药的指导方针,以便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疗策略。来源:Basile C, Lindberg F, Benson L, et al. Withdrawal of Guideline-Directed Med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nd Improved Ejection Fraction. Circulation. 2025 Apr;151(13):931-945.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本刊联系电话:010-68331974
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