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事实往往就是如此。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因为,真正决定穷富差距的是“思维”。想要摆脱“穷人思维”,建立“富人思维”,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
你穷,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你的想象力太穷。
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生买了件35000元的香奈儿上衣,洗过之后掉了色,忿忿不平地追问客服。
客服说,不好意思,我们的产品从来不考虑洗涤,这产品设计师根本没考虑要洗,一般都是穿几次就要丢掉。
网友一阵惊呼: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真的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吗?不,恰恰相反,是我们的想象,限制了我们的贫穷。
咪蒙之前在一篇文章里写道:据说,我们25岁的时候挣多少钱,5岁的时候就决定了。从小就养成的思维方式,影响了我们的收入、花呗以及白条……
当初,王健林给了王思聪5个亿,结果他赚了40亿。我和朋友也探讨过这个问题:给你五个亿,你会拿来干什么?
朋友玩笑般地说,什么,给了我五个亿我还用干什么吗,当然是什么都不干了啊!
几年后,看到我和朋友的状况,这才深刻意识到了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的差距。
什么是穷人思维?穷人和富人,在思维上有什么根本的差距?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个穷人,在佛祖面前痛哭流涕,诉说生活的艰苦。
他抱怨: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为什么富人天天悠闲自在,而穷人就天天吃苦受累?
佛祖问:“要怎样你才觉得公平哪?”穷人说:“要让富人和我一样穷,干一样的活。”
佛祖同意了,他把一位富人变成了和穷人一样穷的人。并给了他们每人一座煤山,每天挖出来的煤可以卖掉,限期一个月之内挖光。
穷人和富人一起开挖。
穷人习惯做苦力活,很快就挖了一车煤,卖了钱。然后,他把这些钱全买了好吃的。
富人没干过重活,到傍晚才勉强挖了一车,换来的钱他只买了几个馒头,其余的钱都留了起来。
第二天,穷人早早起来开始挖煤。富人却去雇佣了两个人帮他挖煤,自己在一边监督。
只一上午的功夫,富人就指挥两个人挖出了几车煤去。富人把煤卖了,又雇了几个苦力......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穷人只挖了煤山的一角,每天赚来的钱都买了好吃好喝,基本没有剩余。
而富人早就指挥工人挖光了煤山,赚了不少的钱,他用这些钱投资做起了买卖,很快又成了富人。
看完这个故事,试问自己,你是故事中的穷人还是富人?
电影《1942》里,张国立演的地主在逃荒路上说了一句话:“我知道咋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不出十年,你 大 爷我还是东家,那时候咱再回来……”
事实往往就是如此。起点相似的人,思维不同,结果也不同。因为,真正决定穷富差距的是“思维”。想要摆脱“穷人思维”,建立“富人思维”,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区别在于:
穷人为钱工作,富人让钱为自己工作。
在同样的条件下,穷人会不停地打工赚钱,然后消费掉。接着又去为钱工作,慢慢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而富人刚开始也会努力工作,但在钱不多的时候,就懂得节俭,然后用节省下来的钱去帮自己赚钱,从而产生一个滚雪球的效应......
这也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的根本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穷人”思维,逐渐建立“富人”思维?
对待股市中的投资风险,可以说只要涉身股市,就会有切身的体会,区别就在于有些投资者,能够在碰壁以后,及时总结。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特点,制订出投资策略和战术纪律。在具体实施时,牢牢把握,从而避免了风险。而有些投资者,往往在得意之时,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赚了想赚得更多,赔了想尽快的把本钱扳回来,从而常常让自己的收益变为风险。由此可见,投资有风险,虽然是一句人人皆知的老话,但我们真正要时刻挂在心上,还需要铁一样的纪律,还需要我们对投资股票有一个平和的心态,这样才能有效的规避风险,也才有可能化险为“益”。
投资固然有风险,但不投资肯定是没有收益的。对我们工薪族来说,只要心态平,运用一定的风险控制方法,那么会在风险市场上才能化“险”为“益”,找到自己的奶酪。根据我的实际情况,我就为自己制订了“小富即安,绝不眼红他人赚大钱”策略。在具体操作时,以上下10%为盈亏平衡点。这样的策略,虽然赚不到大钱,但能够保证少亏或者不亏,我感到是一种比较适合我的投资方法。
炒股中只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盘高位的时不会盲目看高而多一份警惕,在大盘大跌的时多一份理性面主动持股和积极介入,才能在个股盘整的时多一份耐心主动坚守,才能克服恐惧,贪婪和急功近利。
因为有了一颗平常心,才能会更多的认识到股市的风险,从而会积极进取努力学习提高自已的水平,才能会更珍惜每一次机会而不是盲目攀比急躁漂浮,才能会认真对付每一次失误总结经验而把坏事变成好事,从而会一步一个脚炒好每一只股票。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那时他不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杨百万原名叫杨怀定。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干“第二职业”赚外快积累了两三万元余款。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公安局还请他“谈话”。这件事深深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那是1988年2月。辞职后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
4月的一天,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三年期国库券。“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800元。很快,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前往全国其他省市,在当地银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然后再带回上海,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银行,赚取差价。
为了赶时间,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没有睡觉。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转身投入炒股。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一年后,“电真空”跌到了375元,他又买了回来。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杨百万的“绝招”就是全部卖光,远离熊市,“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的四年大熊,我一直远离,直到2005年1月份,虽然四年的时间我每天还要去股市上班。”
还有好多我们不认识的隐士在股市赚钱了,我这里就不一一例举了,按二八理论计算的话也有很多了,我始终认为要靠提升自己的能力赚钱,不能埋怨所在的行业,那是无能者找的借口。
提到MACD,大家最熟悉的用法就是“金叉买死叉卖”,但是股市真的只是金叉买死叉卖那样简单?若这样迟早亏得分文不剩!
MACD指标是股票技术分析中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由两条曲线和一组红绿柱线组成。两条曲线中波动变化大的是DIF线,通常为白线或红线,相对平稳的是DEA线(MACD线),通常为黄线。当DIF线上穿DEA线时,这种技术形态叫做MACD金叉,通常为买入信号。
但是,但是如果机械的按照金叉买入死叉卖出的标准来操作,一定会被市场无情的消灭掉,所以实际应用中也要参考其他标准。
MACD零轴上方(多头市场)-------只买第一个金叉;不买第二个金叉;不卖死叉。
零轴上方的第一个金叉往往是第三浪的开始.那么为什么不买第二个金叉呢? 因为后面的行情是无法确定的.第二个金叉一般都是第五浪的开始(三浪延长除外),而五浪相对复杂些,可能是衰竭浪,也可能是延长浪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我们将三浪行情(ABC调整)错判断成五浪行情了。
结果判断错误,但因为只买第一个金叉,买点很好,即使看错,也可以赚些小钱。
很多时候我们是看对行情但没赚钱或赔了钱,那是因为买点不对的原因.而掌握好了MACD的有效买点,可以做到看错也能赚小钱,看对能赚大钱。
可能有的朋友现在开始着急了,“我们该如何判断到底是真金叉还是假金叉?”那么接下来,如果你想能及时规避这些假金叉,那么必须要按照下面方式严格执行。
与上面那只股票的截图一样,又是两个假金叉。
1.根据四个假金叉在MACD指标中所处的位置我们惊奇的发现,所有假金叉都在0轴线以下没有突破0轴
2根据金叉形成的先后顺序我们发现,每一个假金叉都是macd由0轴线上方下穿后形成的第一个金叉
MACD背离:
MACD指标的背离就是指MACD指标的图形的走势正好和K线图的走势方向正好相反。MACD指标的背离有顶背离和底背离两种。
顶背离:当价格持续升高,而MACD指标走出一波比一波低的走势时,意谓着顶背离出现,预示着价格将可能在不久之后出现转头下行。
背离几种用法:
【注意识别假背离:】
通常假背离往往具有以下特征:
1、某一时间周期背离,其他时间并不背离,比如日线图背离,而周线或月线图并不背离;
2、没有进入指标高位区域就出现背离,我们所说的用背离确定顶部和底部,技术指标在高于80或低于20背离,比较有效,最好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钝化。而在20-80之间往往是强势调整的特点而不是背离,后市很可能继续上涨或下跌;
3、某一指标背离而其他指标并没有背离,各种技术指标在背离时候往往由于其指标设计上的不同,背离时间也不同,在背离时候KDJ最为敏感,RSI次之,MACD最弱。单一指标背离的指标意义不强,若各种指标都出现背离,这是股价见顶或见低的可能性较大。
交易之道,始于认知,终于顺势!
始于认知。对市场的认知,需要不断地理解进化,为什么?根源在于我们对市场本体认知的局限使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学习、不断地加强对市场的认识,正确理解市场的运行逻辑,而后,钻研适合自己风格的方法,不断地打磨,加减,盈利方法才能成型。如若长期没有盈利方法,而又执念于自己的观点,无异于作茧自缚。穷尽此路而不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此时必须拿出不断否定自己的勇气,清空自己——转变思维——重新认识市场——建立新的认知——寻找本质逻辑——钻研新的方法!谦虚学习,不断进化,如履薄冰!
投资者,被股票市场的高回报所吸引,前仆后继地来掘金,都自认不比别人差,自认战胜市场,期待自己能像大成者一样创造财富神话。不知者无畏,大战几个回合,便伤痕累累。殊不知大成者都自认并不比别人聪明,敬畏市场,战战兢兢。来到股票市场,就必须向市场交学费,投入学习认知市场的成本(金钱、思想、时间、人和),而后再从市场获取属于自己的那一瓢,舍去得到,取舍有道。人生亦须交学费,有句话说:说来混迟早要还的!不要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愿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终有回报。愿每个努力学习认知的现在,会有一个水到渠成的未来!
终于顺势。势,乃股票价格的运行轨迹以及演变趋向、惯性。
博大精深的易经,便是阐述总结事物运行规律,并预期未来事态演变发展趋向的经典,未来事态的演变发展就是趋势的运行轨迹。个人看来,易经其实就是势的学问,并包含两个特征:启动和趋向。势一旦启动,便可被人类用来预知未来趋向,反映在股票上,便是顺势而为。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宇宙的一切运行都有其自身的运行轨迹,人类必须遵守事物本体的运行规律,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故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其胡乱作为,不如顺势而为。
以上从交易哲学的角度剖析了顺势的交易理念。关于股票的势,当天有当天的势,波段有波段的势,长期有长期的势。关键在于自己的风格匹配。做日内方向突破,就要顺日线级别的势,做日线级别,就要顺波段的势,甚至更大的势。如果各级别趋势趋于一致,则会形成共振,容易引爆大行情。所以,交易当有大格局,着眼于大势,把握好当下。
交易方法,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交易系统:进场信号、离场信号、止损、止盈、资金管理、品种机会选择、交易执行等,每一步都要做到有逻辑可依,不可凭空臆想随意决定。
交易的成功,无条件的要求投资者在等待机会出现前有无比的耐心,当机会出现时又要有超常的细心,来辨别机会的真假和机会的大小,一旦确认机会,还要拿出异常果断的决心,义无反顾的进场参与,以及在出现预期不符时,敢于改变自己认知、挥刀斩向自己的狠心!
来源:浮云江山